“这款益生菌吃了可以杀肠子里的菌”“喝磁疗石泡的水可以净化身体里的有毒有害物质”……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进入数字化快车道,一些兜售保健品的直播间已经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记者在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以“直播+老年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投诉近千条。

记者发现,不少直播间通过中医养生保健、食疗调理等内容“拿捏”老年群体的同时,往往打着养生科普的幌子,售卖所谓保健品,并宣称可实现“修复大脑细胞”“高血压停药”“让白发变黑发”等功能,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在这些养生直播间里,主播通常以身着白大褂、冠以“专家”头衔的方式滔滔不绝地讲述养生常识。在直播一段时间后,主播便将话题引导到所要出售的产品,包括羊奶粉、益生菌、鱼油、蜂胶软胶囊等。这类直播间主打的特色是养生健康,实际上其售卖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很多产品在市面上从未见过或听说过。让老人子女难维权的是,这些产品如果不经过专业鉴定,难以判断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
“洗脑”的养生直播暗藏虚假宣传隐患,也成了儿女们的心病。“我母亲每天中午准时看直播间的养生课,甚至还做笔记,后来陆续买了熊胆粉、鱼油等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已在直播间消费了8000多元,劝说也无济于事。”黄女士表示,自己因母亲痴迷养生直播而苦恼不已。“早上吃三粒,晚上吃两粒,您心律不齐的症状一定会大大改善。”在黄女士展示的视频中,一名自称“养生专家”的人在直播间里如此宣传产品功效。然而,在收到货后黄女士发现,这些保健品由小厂家生产,没有生产批准文号,有的连生产日期都没有。
据了解,很多直播间售卖的所谓“养生产品”往往质量低劣,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一些产品根本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老年人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却是“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可能延误了正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养生直播间还破坏社会信任,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利益,也败坏了整个网络直播行业的声誉。
面对风靡各大直播平台的养生直播,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如何避免风险?如果发现直播带货的商家不具有合法生产销售许可证,或购买的产品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陶冶律师表示,在网购时,一定不要脱离平台,点击外部链接购买。作为子女,可以为老人们在平台上充分核实商家证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等)的情况,如果某些直播间以“名医”“教授”等身份推销的,也可以核实一下专家的身份情况。另外,购买时需要注意区分药品(批文号为“国药准字”),保健品(批文号为“国食健字”)和普通食品(没有“国食健字”)批文。如果商家存在无证经营等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平台投诉,如平台不处理的,可以向12315平台或属地市场监管局投诉,提供证据要求查处。如果购买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或者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的,消费者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要求退一赔十。
江苏经济报记者 沈玉青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