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市将科普工作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贡献了强有力的科普力量。全市科技馆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科普需求。
日前最新数据显示
全年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
到科技馆参观近30万人次
科技馆成为公众假期热门打卡点
积极推动科普基地建设
我市积极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对标省科协有关要求,2024年创建科普教育基地2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3家。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宣传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根据基地自身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科普需求,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的科普活动,打通服务科普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科普教育基地16个、市科普教育基地65个,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6家,中小学校园科学馆(室)9家,省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3个,县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12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5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9个,建成广东省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及站点2个。
此外,全市所有镇(街)、行政村实现“粤智助”设备投放全覆盖,社区覆盖率达65.4%,为镇区居民提供便利科普阅读和政务办理服务。2024年,推荐了河源高级中学等20家单位参与遴选广东首批科技普法公益驿站创建;河源高级中学和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被确定为首批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另外,在省直部门纵向帮扶东源县2024年重点项目支持下,依托广东晟源永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政府+企业”共建共管模式设立了河源市磁学科普中心。
多举措壮大科普人才
我市鼓励和支持医护人员、在校教师、高新技术人员等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扩大科普人才队伍,优化科普人才队伍结构,推动河职院科协、高新区科协、科技专家工作站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普教育资源,培养和造就实用型科普人才,为我市“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支撑。2024年以来,市医学会、计算机学会、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100多个社会组织,开展了科技咨询、实用技术培训和讲座等科技志愿服务200多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卫生学校等70多个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了水、机器人、恐龙、卫生健康等相关知识科普展览、讲座、培训1700多场,提升了群众科学生产生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公民的科学素质。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积极培养青年大学生科普志愿者。2024年,利用暑假返乡发展了1700余名大学生深入到村(社区)报到,投身于志愿科普和义务支教等活动中;借助“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力量开展科普宣传服务,2024年引进超过500支青年大学生组成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引导超5000名青年大学生(包括100名硕博研究生)参与种养技术提升、文旅宣介、乡村治理等工作。我市还组建了一支由市、县(区)两级179名专业心理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服务队伍,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服务。
创新方式助力“百千万工程”
我市立足科普为民,对已建成开放的市科技馆、东源县科技馆、和平县科技馆、紫金县科技馆进行升级完善,更新一批展教设施设备;推动连平县科技馆和龙川县科技馆建设,目前已进入布展阶段;新建开放6个乡镇(校园)科技馆,其中紫金县实现乡镇(校园)科技馆全覆盖,全市科技馆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科普需求。据统计,全年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到科技馆参观近30万人次,科技馆成为公众假期打卡点。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落实科普工作机制,持续创新科普方式方法,围绕我市各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加强科普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推动线上与线下科普活动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构建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推动科普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科普公平普惠、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我市还将持续推动我市科技馆体系和科普教育阵地建设,推动科技馆资源与各部门、各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共营,提高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基层阵地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志愿活动,助力我市“百千万工程”。
全媒体记者| 张涛
编辑| 邹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