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7万卖162套房,百万公顷长白山森林养不起的森工集团

7637万卖162套房,百万公顷长白山森林养不起的森工集团
2019年12月23日 09:25 猫财经

2019年的年关不好过,不但上市公司在年底扎堆卖房,就连已经退休的马云一天都能接到4个朋友借钱的电话。

不过世事总有例外,比如吉林森工(600189.SH)就以豪掷7637.05万买下162套房产和30个车位为2019年画上了句号。据其12月20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拟购置的这批房产中包括了156套公寓和6处门市房,房产均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

只不过,上交所的问询函也在次日接踵而至。在问询函中,上交所质疑的这次交易的必要性,资金来源以及交易对价的公允性,最后更是直接指出吉林森工的这次交易涉嫌向控股股东输送资金。

据吉林森工此前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这次房产交易的对手方分别为吉林省天汇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汇公司)和吉林省吉森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吉森房产)。天眼查显示,这两间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母公司均为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者正是吉林森工的控股股东。

不仅如此,天汇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竟然为0元,而吉森房产的营业收入为40.89万元,二者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614.39万元和-2206.13万元。也就是说,这两家房地产公司今年一套房子都没卖出去,就等着吉林森工在年底帮他们“开张”。

同时,据吉林森工此前的公告,控股股东森工集团已经身陷债务危机,其所持有的吉林森工35.73%的股份已经全部被质押及冻结,其中2.66%的股份已经被司法拍卖。吉林森工在此时大笔购入同一集团内公司的房产,难免受到向股东输血的质疑。

依山傍水好生意

吉林森工的控股股东森工集团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老牌国企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吉林省采伐公司。1993年采伐公司组建为国有独资企业中国吉林森林工业总公司,是国家首批57户大型试点企业集团。2006年公司又改制为吉林省国资委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为目前的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四大森工集团之一。

不仅历史悠久,森工集团还掌握着吉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吉林省长白山区122.41万公顷的林地。据森工集团的融资募集说明书,森工集团在长白山区的施业区面积达129.36万公顷,施业区内森林覆盖率90%以上,辖区内有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区内树木繁盛,盛产红松、椴木、柞木等商品木材,活立木总蓄积1.8亿立方米,林区内有近4000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就包括人参、天麻、灵芝等珍贵药材。

依托长白山区宝贵的森林资源,森工集团一度发展出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公开资料显示,森工集团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0家,其中包括了长白山区的八大林业局,临江林业局、三岔子林业局、湾沟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泉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白石山林业局和红石林业局,以及木材进出口、天然矿泉饮品、金铁矿业、种植业、酒店管理、财务等多家子公司。围绕着一片长白山的自然馈赠,森工集团形成了森林资源经营、林木精深加工、森林矿业、森林食品医药、森林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体系。

2015年,森工集团的收入为77.38亿元,净利润7.8亿元。主营收入中47.37%来自于林木精深加工业务,15.07%来自于森林资源经营业务,即木材、锯材、森林种植产品和养殖产品,12.71%来自房地产业务,即棚户区改造业务。

而上市公司吉林森工,原本经营的是集团内的人造板、林化产品、纸类产品、木材产品、进口木材贸易及定制家居的业务。2015年,吉林森工的原木生产业务收入为2.9亿元,人造板产品业务收入为8.8亿元。

木材是资源类紧缺产品,我国森林资源归国家所有,森林采伐实行限额制度,仅有国务院和各省、市、县林业部门有权审批采伐限额。因此木材生产的利润十分丰厚,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森工集团整体的森林资源经营板块毛利率为53.62%,而吉林森工的木材产品毛利率为52%。

仅凭着靠山吃山,森工集团原本就可以过得“丰衣足食”。然而,2015年的一纸禁令,让这个庞大的企业及其近4万名职工一道陷入了困境。

禁伐百万公顷,

森工集中资源保上市公司

2015年,根据领导人“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的指示,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扎实做好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内蒙古、 吉林、 长白山森工集团公司从 2015年 4 月1 日起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下属各林业局第一季度的采伐量、 出材量一律不得超过2015 年采伐蓄积、木材产量的 70%。”

据森工集团的融资券募集说明书,集团施业范围内的122.48万公顷林地中,101.93万公顷为天然林,仅有20.55万公顷的人工林。于是,森工集团可以采伐的森林面积顿时骤减83.2%。2016年,森工集团的木材产量由停伐前的每年51.72万立方米降至11.77万立方米,仅相当于停伐前的22.8%。

此前,森林资源经营和林木精深加工业务是森工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2015年这两项业务的毛利额占比分别为35.84%和34.34%,而停伐后森林资源经营业务的利润占比仅剩4.62%。2016年,森工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6.96亿元,总体亏损17.32亿元,并且在此后连年亏损。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森工集团的亏损额分别为12.42亿元、7.91亿元和5.68亿元。

在停伐之前,森工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就高达81.77%,整体负债额高达279.78亿元,每年的利息支出就高达11.65亿元。当集团整体开始出现亏损后,资产负债率更是很快攀升至86.93%,截止今年前三季度,森工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为86.73%。

很快地,森工集团的资金开始捉襟见肘起来。2017年10月10日,由于子公司债务逾期,森工集团所持有的19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被辽宁省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两年。此时的森工集团尚持有吉林森工42.57%的股份,冻结的股份占吉林森工总股本的6.12%。

2018年4月,由于担保的子公司中盐银港人造板有限公司、湖北吉象人造板林业制品有限公司未能支付融资租赁合同租金,森工集团又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冻结了1600万股吉林森工的股份。

2018年6月、8月、11月,均出现了森工集团所持有股份遭司法冻结的公告。截止今年9月7日,森工集团所持有的吉林森工股份已被冻结1.93亿股,占其所持有的吉林森工股份的75.56%,森工集团对吉林森工的持股比也降至35.73%。另外,其债券评级机构中诚信发布公告称,森工集团近年来持续亏损,盈利和获现能力较差,短期流动性压力较大,已将森工集团的信用评级从第一次发行债券的AA级下调至BB+级。

尽管整体出现了严重的亏损,森工集团却将旗下最优质的资产并入了上市公司吉林森工。2017年,吉林森工启动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重大资产重组,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了森工集团、睿德嘉信、泉阳林业局,合计持有的泉阳泉75.45%股权。

自从并入上市公司后,泉阳泉矿泉水业务分别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为吉林森工带来了10.26亿元、15.46亿元和7.31亿元的收入。近年来,矿泉水和绿化工程业务让被人造板业务拖累的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分别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了4587.5万元、7195.1万元和1.4亿元的经营利润,摆脱了对政府补助的依赖。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原本吉林森工曾在2018年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了4.2亿元资金,原计划将其中的2.14亿元用于建设长白山天泉20万吨含气矿泉水生产项目和靖宇海源40万吨矿泉水建设项目。今年6月15日,吉林森工发布的公告却显示,这两个项目的建设款项一分未动,并将终止项目计划,募集资金将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时间仅过去半年,我们便看到这其中的7637.05万被用在了购买自家房产上。

青山绿水背后的负担

事实上,受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影响的不止有森工集团,还有在长白山工作、生活的普通百姓。

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的相关研究中曾经提到,随着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全面停止,森工集团的木材采运业将会消失,随之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安置将出现困难。这部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单一,转岗分流难度较大。

据森工集团的公开资料,集团内大专学历及以下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8.49%,36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占比为78.34%,生产人员占比为80.37%,该数据符合林业局对木材采运业人员的描述。另一个对长白山森工集团的研究则表明,原本林区在岗职工的收入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木材生产采用计件工资,全面停伐后,职工收入受影响较大。

据森工集团在2015年发布的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截至2014年9月末,森工集团共有从业人员3.9万人,而到了2016年9月末,该数字便下降至3.7万人,两年间有两千名职工离开了岗位。

林业政策在倒逼企业转型,但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三岔子林业局的相关研究指出,森工集团近几年发展的绿化苗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建筑地产和金融服务等产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现阶段还不足以支撑森工林区经济转型。

另外,森工集团原本的营业外负担就很沉重。集团公告显示,截止2015年末,森工集团共有离、退休人员37110人,累计完成6.7万户林业棚户区改造,共投入22.8亿元改造林区供热、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森工集团作为企业,还承担了长白山林区的部分社会职能,森工集团的资金困难,还关系到林区的环卫绿化、医疗卫生、离退休管理、市政管理等社会公益性支出及营林防火等林业基础性建设。

天然林的全面商业性停伐,标志着我国林业由单一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开发林区多种资源的转变。无论森工集团面临的资金困境,还是林业职工的收入难题,都可看做产业升级转型途中的阵痛。当祖国的自然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只希望长白山下的人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