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圈:中国“双循环”的核心引擎

成渝经济圈:中国“双循环”的核心引擎
2020年09月14日 19:48 光祥财经

                   文/邹光祥

新形势下,中国开启“双循环”之路!

寻找与国际接轨和“双循环”的突破口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光祥财经认为,成渝经济圈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和“双循环”的核心引擎。

通过成渝经济圈打通中国与东南亚、东亚和欧亚大陆的连接通道是破解中国发展瓶颈的不二选择。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将加快调整,未来全球化将更多地呈现区域化特征。依托成渝的综合优势,在我国西部打造一个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并以此为支点打通泛亚战略通道、构造稳定的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应对全球变局、落实中央区域发展战略新布局的重要举措。

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最高决策者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由“成渝经济走廊”到“成渝经济区”,再到“成渝城市群”,以及现在的“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体现了中央顶层设计对川渝地区发展的战略重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促进新形势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与世界联通的重要桥梁。

九个月过去,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到了需要落地执行的时刻!

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化新趋势的必然选择。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推动形成了密切联系而又功能各异的北美、欧洲和东亚三个重要的生产分工网络。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尽管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仍然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广泛的分工体系,但另一方面,在缺乏有效的全球治理下,各国特别是各大国为保证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将更加注重本土供应和生产能力建设,构建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产业链。因此,在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化将更多地呈现区域化特征,全球可能呈现北美、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四大区域分工体系,区域经济中心将发挥更多跨国配置资源、促进国际分工的作用。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是适应全球新变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是谋得战略主动、确保战略安全的必要举措。东南亚、南亚国家是与我国山水相依的重要邻邦,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资源能源丰富。以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区域经济中心为着力点,打通泛亚战略通道,加深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构造稳定的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形成对这一地区发展更大的影响力,对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至关重要。

打造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中心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布局、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在过去几十年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产业网络,逐渐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区域中心,既推动了自身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其区位条件、要素禀赋结构和发展基础的制约,对外开放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延缓了西部的现代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部缺少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经济中心。在西部打造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利用好东南亚、南亚的市场和资源,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形成更强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在全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

光祥财经认为,成渝经济圈是继上海自贸、雄安新区和海南自由港之后,中国又一重大的国家战略。对成渝经济圈的重磅政策支持将使川渝两地的上市公司直接受益。尤其是基础设施,首推渝开发、重庆路桥、重庆港口、四川路桥、成都路桥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