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城市|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武汉为什么能?

读懂城市|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武汉为什么能?
2024年12月03日 21:35 扎客传媒

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武汉为什么能?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适逢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衡量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看的不只是总量更是结构,经济产业的含 " 新 " 量越发重要。这里的 " 新 ",既是产业结构之 " 新 ",也是科技产业创新之 " 新 ",更是新质生产力之 " 新 "。

武汉黄鹤楼耸立在长江边。 视觉中国 图

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科教大市和工业大市,近年来,武汉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和时代需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既是武汉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一跃,也是 2 万亿之上重塑新时代武汉之 " 重 " 的必然选择,更是一座超大城市肩负国家使命、参与国际竞争义不容辞的责任。

01

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武汉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14720.98 亿元,同比增长 5.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当前,国际环境日益严峻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兴与传统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经济运行出现分化,一些地方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

作为 GDP 总量超过 2 万亿的经济大市,武汉近年来经济一直稳中有进,不仅顶住了传统动能放缓带来的挑战,而且进中提质,经济含 " 新 " 量不断提升,迸发出更强的增长动能。

这背后,正是武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结果,也是持续 " 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 的努力。

这一变化,既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也体现在投资结构的变化上。

从产业来看,武汉今年增长最快的当属工业,其中最大的贡献主力又集中于高技术制造业。

武汉神龙汽车制造车间生产繁忙。视觉中国 图

数据显示,武汉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0.6%,增速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24.1 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的高增长,往往都是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力的体现,也是实体经济稳中向好的标志。今年以来,武汉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平板电脑、集成电路圆片等主要工业品的两位数增长,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这些工业品,几乎都属于武汉重点打造的五大优势产业的范畴,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产业规模超过 1.6 万亿,占了武汉工业的半壁江山,这些产业的拔节生长,势必带动武汉工业整体的高速增长。

从投资来看,由于大环境变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普遍放缓,武汉也不例外,但制造业投资一路上扬的走势,有效对冲了房地产大变局带来的压力。前三季度,武汉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17.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22.2%。

在过去房地产和基建一路高歌之际,做大投资规模并不难,但随着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自上而下的硬约束,促进有效投资变成新的宏观政策导向,投资的结构和成色决定了未来发展的空间。

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正是有效投资的主体,其中既有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的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更有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持续落地。

在刚过去的三季度,武汉共有 261 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 1988.7 亿元,而产业项目占比超过一半,涉及网络安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体现出鲜明的产业转型升级导向。

根据年初规划,武汉将 300 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 个 10 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开工列入 " 年度奋斗目标 "。目前,包括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华星光电第 6 代 OLED 扩产项目、光迅科技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采埃孚汽车系统项目等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项目已经落地。

投资是产业的先导,也是企业 " 用脚投票 " 的过程。

一个项目从动工到建成再到贡献产值,往往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当期就能通过有效投资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今年的高投资在未来又将转化为新的工业增长空间,而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布局,又不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

与项目本身相比,无数企业纷纷扎根武汉,从世界 500 强企业到国内龙头企业再到本土科技企业,甚至连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纷纷奔赴武汉招商引才,正是看重武汉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也看到一座超大城市凭借科技创新更进一步的可能。

随着 10 亿级乃至百亿级大项目持续落地,随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沙成塔,武汉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

02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武汉有何优势?

作为数一数二的教育大市和工业大市,武汉素以 " 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 而著称,在一系列关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不断取得零的突破,无论是颠覆式创新、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创新,都有着关键的一席之地。

今年 6 月,202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这是继 2020 年度之后我国再次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项。湖北牵头或主持完成项目共 19 个,相比上一届翻倍,总量超过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位居全国第二,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样花落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

李德仁院士获 202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视觉中国 图

这些奖项绝大多数来自武汉,涵盖从基础研究到科技产业创新的方方面面,涉及光电子、新型显示、北斗、新型储能个优势主导产业,且形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一般而言,高校、科研院所擅长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国有企业侧重于 " 大国重器 ",而民营企业更侧重于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但在武汉,不同创新主体跨领域协同创新已成趋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深度融合,从而让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梯队中的位置不断上升。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 2024 年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武汉位居全球第 13 位、全国第 5 位,相比 2018 年上升 30 位;而在《自然》杂志发布的 "2023 自然指数 - 科研城市 " 中,武汉更是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相比 2018 年提升 9 位。

全球科技集群侧重于 PCT 专利和科技成果,全球科研城市聚焦于高质量科研产出,武汉在全球两大科技榜单双双跃升,凸显了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全方位突破,这与武汉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持续汇聚不无关系。

武汉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武汉拥有高校 92 所、在校大学生近 130 万人、国家级创新平台 155 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 34 家、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载体 500 多个,无论是人才总量、人才密度还是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数量,都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科教人才汇聚,创新资源集聚,只能说明拥有较强的创新禀赋,而要将这些资源禀赋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进而蜕变成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动力,则离不开科技企业、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力。

当前,我国构建了 " 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制造业 " 单项冠军 " 企业—科技领军企业 " 的梯度培育之路,武汉在每一个链条上都有无数代表企业。

数据显示,武汉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 1.53 万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数量达 348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2 家,独角兽企业 7 家。这些企业正在成为武汉科技产业创新的主力,2023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武汉就有 6 家专精特新企业跻身其中。

龙头企业不断涌现的背后,与武汉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带来的支撑不无关系。以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为指引,武汉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形成齐头并进、携手发展的新格局。

千亿级产业,是衡量一座城市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共有 60 多座城市涌现出 100 多个制造业千亿级产业,武汉共有 5 个产业迈向千亿级,其中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三大支柱产业正在向着万亿级迈进。

与这些产业相比,武汉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准千亿级产业:未来产业。根据规划,武汉正在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锚定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新型储能等 13 个细分领域冲刺千亿规模。

如果说钢铁、石化等传统千亿级产业的存在,奠定了武汉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地位,那么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乃至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崛起,为武汉剑指制造强市和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协同合作,千亿级产业万亿级产业争相崛起,从 0 到 1 的基础创新与从 1 到 100 的产业创新携手共进,共同奏响武汉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最强音。

03

" 核心技术研发攻关 ",武汉不再是跟随者,摇身一变为引领者。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武汉从一开始就被赋予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 " 汇聚地 " 的战略使命,担起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突破核心领域 " 卡脖子 " 限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航母出海、北斗组网、" 天眼 " 巡空、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无数关乎大国重器的 " 现代工业明珠 " 被中国一一摘下,背后多数都不乏武汉力量的贡献。

作为现代工业和尖端科技的集大成者,国产大飞机 C919 的突破,堪称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的代表之作,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 200 多家企业、36 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研制。

其中,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为代表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以武汉航达航空、航宇嘉泰、武汉航空仪表为代表的众多武汉企业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在国际博弈和科技产业竞争最为白热化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卫星通信等领域,武汉先后实现多个 " 零 " 的突破,不仅实现了国产技术的自主可控,众多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首台核心部件 100%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到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 PET-CT、全球首创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再到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中国第一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 武汉在众多核心技术上 " 捅破天 ",争抢全球话语权。

这其中,国产存储芯片的突围之路颇具代表性。长期以来,存储芯片几乎都为欧美日韩所垄断,而随着 2016 年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的设立,先是实现国内高端存储芯片零的突破,完成国产替代,随后更跻身全球首家量产 232 层 NAND 闪存的厂商,实现技术领先。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内,科技公司员工在产线上生产、测试各种规格的光模块产品。视觉中国 图

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竞争力与日俱增,武汉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等五大 " 国 " 字号产业基地,拿下武汉光电子信息集群、" 武襄十随 " 汽车集群等两大 " 国 " 字头先进制造业集群。

核心科技的持续突围,既是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也与武汉近年来推动的一系列重磅科技举措不无关系。

去年初,武汉出台规划,紧扣 " 国家所需、武汉所能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去年以 " 揭榜挂帅 " 的方式实施 10 个科技重大专项,今年进一步提出实施 29 个省 " 尖刀 " 技术攻关工程和 23 个市科技重大专项,突破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计算平台等 10 项关键核心技术。

同时,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武汉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2022 年 4 月,作为武汉科技体制改革 " 试验田 " 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行,着力打通创新的 " 最先一公里 " 与科技成果转化的 " 最后一公里 ";今年 2 月,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正式挂牌,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集中有利要素和资源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

体制机制改革 " 保驾护航 ",核心技术攻关乘风破浪,武汉从实现国产自主替代到引领全球科技竞争,从破解 " 卡脖子 " 限制到核心科技策源,每一次突破,惠及的不只是自身,更关乎未来大国博弈和科技竞争的格局。

04

" 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 ",武汉何为?

在国家对于城市的诸多战略定位中,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科创中心无疑是含金量最高的两个,既是城市地位和综合能级的体现,也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

如果说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家城镇体系的金字塔尖城市,那么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就是全国科创体系的中心城市。

目前,全国共有 9 个国家中心城市,8 个地区获批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或科技创新中心,而武汉集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一体,城市能级和科创能级之高可见一斑。

作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因其 " 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 ",自然而然成为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多个重大国家战略的汇聚之地。

武汉汉口西北湖 CBD 建筑夜景。视觉中国 图

作为第 5 个获批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打造 " 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 " 的创新增长极和科技策源地。

对于武汉来说,在科创 " 双中心 " 中,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桂冠已经拿下,唯一欠缺的只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全国只有 4 地获批建设国际科学中心,仅有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 3 地集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一体,而武汉正是下一个科创 " 双中心 " 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与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着眼于科技产业创新不同的是,国家科学中心更聚焦于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更为密切,更需要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室等为核心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支撑。

几年前,武汉一度面临大科学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区域不够集聚的短板。但近年来,武汉以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主体,先后布局了脉冲强磁场、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等 10 多个大科学装置,实现国家实验室零的突破,且获批建设 21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 8 家湖北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作为中西部地区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市、科教大市和制造强市,武汉或将从中受益。

随着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的陆续建成,在 "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 等战略助力之下,武汉离国家科学中心只有一步之遥,未来有望成为集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科学中心为一体的领跑者。

科技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擎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大旗,武汉势必不断向上突破。

来源:澎湃湖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