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共谋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描绘未来画卷

直面挑战共谋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描绘未来画卷
2025年03月28日 15:03 人大重阳

图片来源/新华社

椰风海韵,碧波荡漾,三月的海南春意盎然,喜迎八方来客。

3月25日,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举行。多位亚洲国家领导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00名代表参加年会。

未来四天,参会嘉宾将以发展为主线,聚焦全球和区域发展的突出挑战,围绕广泛的议题展开讨论,启发思考,探索答案,凝聚发展共识。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亚洲对世界经济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有望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亚洲:充满希望的未来

两份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的发布拉开博鳌亚洲论坛的序幕,描绘了亚洲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现状与前景。

3月25日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旗舰报告称,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东盟继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在经济增长、货物与服务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也孕育着新的潜力和空间,成为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基石。预计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将增至4.5%,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增至48.6%。中国、印度、越南、菲律宾、蒙古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仍将保持5%以上的较高增速。

另一份旗舰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称,绿色转型已成为亚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布会后,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晓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绿色经济转型正受到强劲的市场驱动,企业、消费者和政策共同塑造着变革步伐,其中,私营部门发挥着引领作用,消费需求与金融支持、碳定价与市场激励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绿色技术研发的先锋,中日韩三国的低碳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近三分之二,这意味着亚洲不仅在资金投入上表现突出,在技术创新上也正在重塑全球格局。

两份旗舰报告的发布奠定了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基调。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说,希望通过年会,向国际社会传递保持信心、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强烈信号。亚洲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展现出光明前景。世界有理由对亚洲的未来充满希望,亚洲也有理由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改革激发增长潜能

中国作为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对亚洲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与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三位嘉宾的对话,吸引了众多观众,现场的座椅不得不一加再加。

彭森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重新步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稳定回升态势已经确立,是不可逆的,但要实现2035年GDP总量翻一番,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而改革开放仍然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投资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的过程中,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黄奇帆表示,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但中国还将保持更高水平开放、更深层次开放、更宽领域开放。开放的目的是从过去的引进外资、开展进出口贸易,转向以要素流量为主、更关注营商环境,促使中国各个区域营商环境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在高端对话之后举行的“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分论坛上,来自政界和学界的嘉宾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这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区域和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表示,海南省正加紧落实封关运作方案,加紧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底如期顺利实现封关运作。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与中国内地超大规模市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未来的海南,开放水平更高、政策力度更大、辐射范围更广、营商环境更优、经营主体活力更足、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

吴晓求表示,影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是信心,而信心来源于完善的法治,同时,还要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如果能做到这两条,中国经济就充满了希望。”他强调,一定要深刻理解制度的作用比政策重要,政策只是短期调节,制度包括法治建设才是让经济长期稳定的机制。

世界:合作共赢应对挑战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深刻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给世界稳定和经济复苏带来更大冲击,世界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国际社会的担忧和焦虑情绪进一步上升,亟需凝聚共识,应对挑战。

张军透露,年会的讨论将围绕把握大势、促进增长、塑造未来、发掘动力四大主要方向的议题展开,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倡导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

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今年年会的主题紧扣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和各类挑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今年年会设置了50多场活动,包括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分论坛、圆桌会。

张军说,论坛有一些宏观议题,比如,重建信任、加强全球治理、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全球南方”与现代化、加强文明对话、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共同经济安全等,旨在弘扬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把握正确方向,营造有利环境,谋求共同发展。还有一些议题则聚焦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比如,应对气候变化、亚洲能源转型、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促进人人健康、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数字能力建设、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等。希望通过讨论找准问题、探寻答案,促进务实合作,防范化解风险,分享成功经验。

3月末的海南,迎来博鳌时刻。直面问题,迎接挑战,携手应对,与会嘉宾将在四天里共绘亚洲发展新画卷。

(本文转自3月26日中国经济时报,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