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特殊时期“赊”政策,只要留得市场在,不怕不还债

【观察】特殊时期“赊”政策,只要留得市场在,不怕不还债
2020年03月29日 18:21 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1600字,读完共需2分钟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28日观察者网,原标题为《“赊”、“赊”、“赊” ——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已经让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许多被“感染”的症状:全身乏力(发展动力不足)、呼吸不畅(流动性弱、缺乏食欲嗅觉变差、资金供应紧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G20开会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团结抗疫,并答应提供高达5万亿美元的支持抗疫计划,几乎各个国家还有各自的出资计划,用于支持各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并尽快恢复经济的正常秩序。

股票市场受到鼓舞,有涨有跌,既没有狂欢也没有萎靡,市场在疫情蔓延的风雨中飘摇。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样的会议建议主要意义是象征性的为主,因为如何落实这五万亿美元,仅仅制定这个计划就不是一个省心省力省时的活儿,期间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讨论加磨嘴皮才能达成协议,各家份额多少、何时投入等等。等都弄明白了,说不定“黄花菜也凉了”。真可能全球疫情开始缓和时,许多国家的承诺的钱还没有出库呢!

所以,发声明容易,定计划难。

中国不能等其它国家行动时,才采取符合自己国情需要的金融支持政策,我们不能指望国际社会会帮助中国克服困难,必须依靠自力更生,才有可能度过当前的难关,争取早一点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中国式支持。

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国内企业的特殊需求,正在充分调动中国企业的积极性,为复工复产、城市复活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期望达到解放企业手足,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除了减租减息之外,中国不妨主动采取财政宽松政策,在目前已经对有关税务减免的基础上,继续大胆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支持个人消费,支持企业发展经济活动,实行”消费有奖,生产有奖”的”双奖励”政策,可以收到立杆见影之效。

1、给个人发放“抗疫消费补贴”,或是消费劵、消费卡。鼓励、允许个人消费的积极性,推动消费升级,催生和释放新兴消费力量,特别是生命保障与养老养生系统的消费,可以较快提高市场活跃度,刺激市场体系的应急反应,也能够形成一大批新的产业,是有利国家,有利企业,有利个人的一举三得之策。

目前国家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发放补贴,会刺激市场需求。这些市场需求会转化成订单,回到中国企业的工厂生产线上。这样中国的企业依靠内销与出口,基本可以安全度过这次疫情危机,不会遭受特别大的损失。

2、中国金融要实现半年内有效的特殊政策就是一个“赊”字,对有真正市场需求,真正贸易活动,真正交易记录的企业实现“赊账”、“赊债”、“赊贷”的政策,帮助企业共度眼前难关。这个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先救命,后要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换成银行界就是:留得市场在,不怕不还债。

不少企业始终面临资金困难,局面很难短时间得到解决。加上有的地方机构,在执行中央政策时故意有“踩空现象”,让企业空欢喜。例如,政府决定减免企业水电租金等,却被当地主管机构半路拦截,“劫了皇粮”,企业和百姓未曾得到半点优惠。

为了让最大多数企业享受到中央的优惠政策,可以进一步明确“赊账”的具体措施,如资格、资质以及“赊后”的解决方案等。

目前国际疫情防控遇到物资供应紧急的状态,中国的企业要尽一切可能充实到这个产业链供应链之中,为中国和世界巨大的需求加大投入。

美国已经让通用这样的大厂转产生产呼吸机等,中国的企业应当具有更快的转型能力,应当研究发明新的、更实用的医疗救治设备,支持国际抗疫消费。

对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适当采取“三赊”政策,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再让这些发展中国家慢慢还款或易货贸易,做到双赢。

如果说中国的疫情防控是对中国治理能力的有一次“大考”的话,那么这次应对全球蔓延的疫情防控,对中国的治理能力就是一次“殿试”!中国的考场,中国的表现和治理能力的考试获得世界各国赞许。现在进行中的支持全球疫情防控,挽救更多人民的生命,是一场更严格、更重要的“考试”,如果经过世界这个大舞台,大考场的考试成功,经过这场联合国级别的“殿试”,中国将获得世界各国的真正尊重,中国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最闪亮的明星。

人大重阳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你“在看”我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