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刘志勤:必须夺得“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双胜利

【观察】刘志勤:必须夺得“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双胜利
2020年05月29日 17:47 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1500读完共需2分钟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26日观察者网。

2020年是中国的新纪元,这一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中国的“三大攻坚战”将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脱贫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中的核心之战,重中之重,中国政府给予从未有过的重视,集中全国精兵强将,集中“火力”,必须夺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

中国的脱贫攻坚必须取得“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双胜利,因为只有获得“精神脱贫”,我们的“物质脱贫”才能保持永久,才能获得历史的检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物质脱贫”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但它绝不是一个“钱袋子”和“米袋子”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技术,教育,健康和信息时代的方方面面。很多同志可能并不十分清楚“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困”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属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需要纠正。

  目前中国还有551万人处于“深度贫困”之中,何谓“深度贫困”?很多人没有“深度”理解,他们的处境大大超出我们可以接受的对所谓“贫困”的认知,这些长年,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的群众,对“贫困”和“富裕”几乎麻木,毫无感性的认识,他们对时代的巨大变革毫不知情,他们的意识深处依然是祖辈留下的那些“贫瘠”的故事,也缺乏改变眼下生活状态的冲动,甚至对改变后的“富裕”,存在某种恐惧和不安,所以不少人坚决不愿意搬离故居,而住进新盖好新楼里去,这个变化对他们而言,是颠覆性的,也可能是“恐惧症”的原因。因为他们在“精神”上,还没有接受现实对他们的吸引力,他们从精神深处就对陌生的新生活存在抵触和排斥。

  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对仍在贫困中的群众加强“精神脱贫”的工作,做好做细,会更有利于“脱贫攻坚”的顺利进行。

  “精神脱贫”的主要内容是对这些群众加强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文化教育、信息服务等领域,使他们在精神上尽快、尽多的了解,接近现今的社会实际,让他们逐步接受现代化社会的气息,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较快的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文明。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的“脱贫”,因为“精神脱贫”了,人们才可能确保“物资脱贫”的可持续性。

中国城市化的变革历史也证明了“精神脱贫”对“物质脱贫”的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镇居民似乎也属于“贫困”人群。由于城市居民在“精神”上十分开放,对改革自身的“贫穷”状态有着巨大的动力,所以能够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热情和力量,投身到改革自己命运的潮流之中。如果没有当年的“精神脱贫”的推动,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对于农村中还存在的特困人员,在解决他们“物质脱贫”同时,一定要给他们的“精神”输入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观,由此可以产生内生动力,这种动力的存在,不仅可以让他们比较迅速的融入新的生活中来,而且可以激活他们自身求变的欲望和积极性,能够保持“脱贫”的状态,这可以确保避免出现突发事件时的“返贫”、“再贫”的现象。

中国历来重视“精神”因素和“精神”力量在推动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在“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充分尊重和发挥“精神”力量的转化,当“精神”这个战略高地被占领了,从思想精神上真正想脱贫了,具备脱贫的技术、文化和知识时,“物质脱贫”就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战术目标了。

  中国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建设成“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步。中国将可能向全世界提供“脱贫”的经验和方法,帮助联合国能够按时按质量的完成《2030 发展议程》中确定的进入“无贫”时代的新世界。

人大重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