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在哪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力?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蔡彤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柏瑞山在《金融博览-财富》2024年9月下半月刊发表评论文章。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8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明确、精准和有力的部署,从政策导向、体制机制、配套措施等层面多措并举保障政策落实。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遵循政策导向,助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的工作重点。
1
●●●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难点
其实,自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来,国内服务消费增速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45.6%,同比增长9.2%。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进程表明,服务消费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将快速发展,在达到1.5万美元时将成为主导性消费。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2023年达12681美元,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进入服务消费快速发展并成为主导性消费的过渡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服务消费的高质量发展仍需克服一些难点。
一是服务消费日益分层,消费需求多元。从供给端来看,城乡间和地区间的服务消费供给存在明显分层,导致城乡居民间的服务消费能力差距拉大,不同区域间的服务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从需求端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严重影响服务消费的扩容提质,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收入阶层间的服务消费需求进一步分化。
二是供需市场存在结构性错配,难以实现有效供给。一方面,部分地区的家政、养老和托育等服务业的中高端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服务业的产品创新不足,市场的同质化程度高,且数字化服务产业的规模偏小,服务业态低端供给过剩。
三是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消费环境仍需优化。伴随着数字技术在服务消费领域的逐步应用,消费者的数据安全和权益保护问题趋于复杂化,需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的法律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2
●●●《意见》的三大“亮点”
回顾历史,我国此前共出现过两轮促进消费的高规格政策:一是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二是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与以往相比,此次《意见》的主要“亮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01 目标更明确
本轮政策的总体要求与以往保持一致,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面对服务消费分层明显、消费需求多元等问题,《意见》在以往“释放消费潜力”和“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的目标基础上,明确提出“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对服务消费主体的积极回应。
国际经验表明,服务消费的主体往往是中等收入群体,他们有较强的边际消费倾向,易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当前,我国新型服务消费的主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和新中产,其更偏好个性、便捷和智能的服务和产品。因此,《意见》提出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丰富影片供给,提升网络文学、网络表演和网络游戏质量的具体目标,并鼓励音乐、演出和赛事等业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02 抓手更精准
面对供需结构适配度不高、市场难以实现有效供给的问题,《意见》从供给端更精准发力,把服务消费分类为基础型、改善型和新型,以应对供给不均和不足的问题。
其一,从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来看,《意见》提出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服务,增加家政服务供给,优化养老、托育、助餐等服务设施布局。
其二,从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来看,《意见》鼓励剧本娱乐、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增加体育消费场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推广智能安防、智慧停车、智能门禁等新模式。
其三,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来看,《意见》布局数字化进程下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提高低碳技术应用下家装、出行、快递等领域绿色化水平,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
03 举措更有力
消费环境的优化,需要以法律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为基础。对此,相较于2022年的政策,《意见》的举措凸显了长效化和具体化的特点。
一方面,继续以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和完善服务消费标准为基点,推动法律监管体系的机制化。在2022年“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的目标下,《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和探索恶意索赔处置工作机制的举措。同时,《意见》还要求加强服务消费领域认证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意见》首次提出依托信息公示系统,上线“信誉信息”板块,引导诚信合规经营的新目标。
3
●●●多措并举,落实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其实,《意见》的落实,是对扩大内需战略的贯彻,是2022年消费促进政策的延续,是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任务的落实执行,需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
具体来看,下一阶段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从政策导向上,应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为目标。
一是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和丰富农村生活服务供给。二是打造创新动能足的服务消费品牌,支持中华老字号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对特色传统品牌的创新培育。三是依托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办好国际性的服务贸易展会。
第二,在体制机制上,完善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
《意见》指出,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谋划,制定专项政策举措。具体来看,由商务部统筹构建“1+N”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协调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围绕服务消费的关键领域,从要素保障、扩大开放、环境优化等层面出台具体性和针对性的实施政策。
例如,支持投资符合条件的文旅项目,补齐通景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推动家政职业化发展;加强乡镇(街道)区域的养老服务中心、机构和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老年用品的应用;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出更多精品演艺项目;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
第三,从配套措施上,应重点加强财税金融支持。
《意见》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应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消费领域,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落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通过减免担保费率、提高担保额度、优化担保流程等方式,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满足企业大额融资需求,提高担保效率和服务水平;金融机构作为资金配置的重要枢纽,应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贷款产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供给。
4
●●●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如何“助力”?
为落实中央决策,助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金融机构应从四个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01 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满足多元化需求
面对服务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推出针对旅游、餐饮、康养等行业的专项贷款产品,降低服务消费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精准的信用评估和融资服务,缓解其资金压力。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积极探索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等新型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宽服务消费领域的融资渠道。
02 借力金融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金融机构应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放款速度,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利用金融科技促进普惠性金融服务发展,使得更多长尾客群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现全方位的金融知识理解和智能问答应用,使金融机构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提升服务满意度。
03促进数字金融发展,赋能服务消费
一方面,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支付清算系统、征信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降低服务成本,促进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推动金融业态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例如,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零售企业、旅游公司等消费场景提供者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04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投资与消费以及各类型消费之间的关系,实施信贷倾斜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金融机构应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服务业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加强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等机制建设,促进产融结合,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