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新年专家智库强国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华顿经济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华顿版2025年世界百强大学排行榜”。
中国百强论坛主席、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华理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对榜单进行解读并以“百强大学+百强企业:协同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为题发表演讲。
沈晗耀指出,TIMES、QS和USNews是世界三大主流大学排行榜,三者的评价体系均旨在全面评估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TIME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知识转移和国际展望等;USNews排名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全球研究声誉、区域研究声誉、论文引用数、学生满意度等;QS排名的特色之一是包含全球雇主声誉指标,可进一步检验大学的就业水平。华顿版排名是在上述三大榜单基础上,加入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排行榜,以1:1:1:1的权重进行排名,更全面地展现世界大学的综合实力,同时更侧重大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沈晗耀认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世界百强大学,百强大学的研究成果则在一步步引领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自然指数是大学和社会各界都应该重点关注的指标。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于2014年推出的科研评价指数,其依托于全球顶级期刊(2014年11月开始选定68种,现收录期刊总数增至145种)上全球各大学、科研院所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
此次上榜的百强大学由全球15个国家的大学组成。其中,美国的大学数量最多,共37所,占比接近40%;中国的大学数量位居第二,共16所,包含香港的5所大学在内;英国的大学数量排第三,共11所;德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有6所大学上榜;其余10个国家均不超过3所大学上榜。
从百强大学所在的大洲分布来看,欧洲共有8个国家的31所大学上榜;亚洲共有5个国家的23所大学上榜;北美洲虽然上榜大学仅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但是数量却占到了40%;大洋洲有6所上榜大学,均来自澳大利亚。
美国的上榜大学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在百强大学排行榜中占据前列,前10名百强大学中就有5所来自美国,分别是排名第1的哈佛大学、排名第2的麻省理工学院、排名第4的斯坦福大学、排名第7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排名第9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充分显示美国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领先地位。
排行榜前10名中,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位列第3和第5,显示出英国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入前十,分列第6和第8位,同样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第10位是属于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全国人口不到600万,国土面积没有北京通州区大,但是却孕育出两所顶尖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分列世界百强大学排行榜第13位和第24位。此外,中国香港地区人口也仅有700多万,却有5所大学上榜,显示出亚洲高等教育的崛起。
中国大陆除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第26位)、上海交通大学(第28位)、复旦大学(第31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50位)、南京大学(第60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73位)、武汉大学与中山大学(并列第90位)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第94位)也纷纷进入了百强榜单,此外,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第34位)、香港中文大学(第43位)、香港城市大学(第56位)、香港科技大学(第61位)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第67位)这5所大学也在榜单上,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百强大学在Nature Index排行榜上的表现显著提升。2024年的Nature Index排行榜中,中国共有7所百强大学进入榜单前10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3,北京大学排名第4,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5,浙江大学排名第6,南京大学排名第8,清华大学排名第9,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10,显示出中国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强大实力,尤其是在高质量(但非最高)论文产出方面表现出色。
沈晗耀特别指出,在当今世界格局下,谁能够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在科创产业化进程中抢占先机,谁就有机会成为世界的中心与引领者。硅谷是最为成功的世界级科创产业化中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汇聚了一流研发型大学、第三类金融资本、科创产业化园区以及由偶像权威主导的公司机制这四大核心要素,进而带动了斯坦福大学校园周边区域的蓬勃经济发展态势。除了硅谷这一科创典范之外,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波士顿地区,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处之地,均具备转型跃升为世界级科创中心的潜力与条件。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若要达成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紧紧抓住此次新质生产力引发的产业革命浪潮,以此为契机一举跻身世界经济中心之列。在深入剖析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格局后,沈晗耀提出应当在国内着力打造三大世界级科创产业化中心,即京津冀科创中心、长三角科创中心以及粤港澳科创中心。第一,在经济规模方面,这三个地区的GDP总量颇为可观,京津冀地区为10.4万亿,长三角地区为30.51万亿,约4万多亿美元,与全球第三、第四大经济体德国、日本经济规模相当;粤港澳地区超14万亿,并且均设有证券交易所,在金融资源整合与资本运作方面具备天然优势。第二,在科研实力方面,京津冀地区占有3席即清华、北大、中科院大学,还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占有5席即浙大、交大、复旦、南大、中科大。粤港澳地区则占有6席即中山大学和港大、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均具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底蕴与创新潜力,足以支撑其成为世界级科创中心的坚实基石。
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沈晗耀特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充分发挥百强大学和百强企业的协同作用,共同组织全球百强科创大赛,并组建全球科创交易转化系统,以集聚全球顶级科创成果、项目及人才资源。二是以百强企业为主力,组建数千亿级的百强科创产业化系列基金,如产业基金、基建基金、科创基金、并购基金等,为科创产业化全程提供专业化的资金支持。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在三大世界级科创中心园区,实行高于自贸区标准的自由科创区政策,为科创产业化提供世界一流的产业生态和制度环境。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编辑:胡闻哲
责编:顾舒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