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型保险就一定比不返还的要好吗

返还型保险就一定比不返还的要好吗
2018年07月16日 11:33 7分钟理财

寿险是以人死亡才给钱的保险,目前市场上有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呢?

保额固定的定期寿险:保险期间内死亡给保险金,没死,保费也不退,由于保障期限并非终身,这个保险期限内,可能死亡也可能依旧活得好好地,发生风险也是概率事件,保费便宜。

保额逐年递减的定期寿险:同样是保险期间内死亡给付保险金,没死保费不退,但这类定期寿险,保额会随着房贷余额递减而逐年递减。

终身寿险:保障终身,只要生存,合同一直有效,直至人死亡,才给保险金,由于人终有一死,是必然事件,保费较贵。

在大多数人心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健康,寿命不说活到退休60周岁,起码也能活够80周岁,买定期寿险有些亏,保费不退,于是把眼光完全集中在终身寿险上,但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举个例子:

1、保额固定的定期寿险(消费型)

来自广州30周岁的王先生,以等额本金方式贷款150万买房结婚,30年还清,考虑自驾车上下班,过劳死也时有发生,为自己购买保障至60周岁的定期寿险150万,保障期内保额不变,30年交清,每年保费3045元

如此,还贷期间,一旦出现如下情况:

1、因意外导致死亡,无论是意外发生之日起180天内死亡还是180天后死亡;

2、因工作劳累,猝死

3、因疾病导致的死亡

受益人都能拿到保险公司赔付的150万,用于偿还贷款,避免房贷断供而让银行收回房屋,通过法院以低于市场价拍卖形式收回贷出去的本金。

因为贷款每月都会偿还本金,赔付150万,远多于未偿还给银行的本金,剩余的部分给孩子读书也好,赡养父母也罢,可用来继续维持生活。

30年累积所交保费30×3045=91350元,仅为150万的6.09%,杠杆非常高。

如果贷款还清,自己也没出险,合同终止,保费不退。

2、逐年递减的定期寿险(消费型)

王先生觉得预算有限,于是我们给他推荐可一款保额递减的定期寿险,首年保额150万,此后,每年保额递减5万,保障期30年,需要交25年,每年保费1512.5元。

由于选择等额本金贷款,每年偿还的本金累积5万元,与该定期寿险每年保额递减一致,如此还贷期间,一旦王先生猝死、疾病死亡或是意外死亡,受益人拿到的钱刚好可用来偿还贷款本金,不多不少。房子保住了,但家庭失去王先生这个经济支柱,未来家庭的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家庭必要支出开销仍需要筹集。

25年累积所交保费,25×1512.5元=37812.5元,仅为150万的2.52%,由于保额逐年递减,适合预算不多,房贷压力大的人群。

3、保障终身的终身寿险(储蓄型)

王先生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如果按照第一个方案执行,30年内万一不出险,交了9万就打水漂了,感觉太亏了,期望购买终身寿险。

方案一中,定寿产品在目前市场上性价是相对较高的,但定期寿险保险期间终止后如果未出险,合同终止,保费也不返还。

但同样是150万保额,购买保障终身的终身寿险,需要每年支出多少钱?

我们算一笔账:

同样是150万的保额,王先生需要为自己的本次购买决策,年交保费16050元,30年交。

30年所交保费累积48.15万,相当于150万的32.1%,杠杆功能大大降低。

保费高出不少,但王先生考虑受益人一定能拿到这笔钱,咬咬牙,也对自己做的这个决策不后悔。

但7分钟理财是一家咨询公司,作为咨询规划师,特别是站在财务角度综合考虑他的保费支出情况、风险敞口,为了避免他作出错误的决策,我们给他下列参考。

假定,王先生不幸在80周岁身故,那么最后这个保障终身的终身寿险的年化收益率(按复利计算)为3.15%,高于银行一年期定期滚存,但仍低于大多数金融产品。假定每年的通货膨胀是3%,真实到手的收益率在0.15%左右。

若王先生不选择第三种方案而是买定投余,假定王先生寿命为80周岁,选择第一种方案买定期寿险,每年节省的13005元用于基金定投或者其他稳健投资,若每年平均投资回报率在6%,30年后,王先生账户上有110.2845万元可供自由支配。

考虑60周岁退休,每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从6%下调至4%(复利计息),直至王先生80周岁死亡,20期间,账户从110.2845万也增至241.6469万,可供自由支配。

而假定王先生寿命60周岁,选择买第一种方案买定期寿险,条件不变情况下,王先生账户上不仅有110.2845万元可投自由支配,同时保险公司也会得到保险公司150万的保额赔付,那么家人可拿到260.2845万元。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何种保险?大家再思考一下,哪一种方案更适合自己呢?

保费不退,觉得亏,是否对这观点有所改变了呢?

不过,终身寿险还是有特定的适用人群,咱们下期再讲。

7分钟理财原创,版权所有,谢绝非授权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