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难点与建议

中小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难点与建议
2023年09月14日 15:45 银行家杂志

作为我国多层次商业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银行具有紧密的政府资源优势、密切的地缘优势、灵活的组织优势、敏捷的创新优势,契合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有利于弥补其他金融机构在供给方面的不足。其中,政府股东资源为中小银行承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可以发挥其政务金融资源禀赋;中小银行长期扎根地方,对地方科创企业经营状况、资信能力了解充分,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中小银行机制灵活,决策层级少,对科创企业需求的反应迅速;中小银行产品创新敏捷,可以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稳定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持续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服务,既是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科创金融服务战略部署的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

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的难点

商业银行的授信模式与科创企业的估值之间匹配程度低。银行侧重于资产抵押类的传统信贷投放,基于历史授信、供应链授信等传统模式较为关注企业规模,且流程多、审批杂、周期长。而科创企业围绕技术研发和技术人才搭建发展框架,企业价值基于业绩成长或自由现金流,银行传统授信与科创企业估值方式的差异导致供需两侧的互斥,银行供给的服务难以匹配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银行风控手段的单一滞后与科创企业的快速变化之间难以匹配。传统银行服务的企业大多是成熟期企业,政策、市场、客户、技术较为稳定,通过封闭化还款等手段可以把控风险,而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的科创企业,缺少信用、经营、风险方面的记录,缺少必要的增信措施,银行自身的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弱,数据安全、技术漏洞多发,前、中、后台企业数据共享不畅问题,使得商业银行授信管理面临较大的压力,难以为较高风险的科创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产品和服务。

银行的风险分散模式与科创企业的较低成本需求之间不匹配。银行缺乏基于投行逻辑的信贷投资体系,主要依靠与政府及市场专业机构等多部门进行业务协同的风险分担机制,更偏重风险的外部消散。但企业担保机构与财政的风险资金补偿成本会提高信贷资金成本,且大数据涉企政务信息的整合度及开放度方面有严格限制,这些都会增加科创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难以形成对科创企业的有效金融支持。

银行单调化的产品服务与科创企业综合化的需求之间不匹配。部分银行针对科创企业基础研究、应用研发、研产一体化等科研项目创设研发贷、专利贷等,根据科创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开展投贷联动、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但缺乏针对客群及其成长阶段的分类产品服务体系,影响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

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的实践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从组织架构重构、尽调审批模式、风险分散管理、资源协同配置、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为科创金融发展开辟出若干路径。例如,在组织架构重构方面,中国工商银行构建了“1+1+9+N”(省分行科创金融发展委员会+科创金融服务中心+9家新市场特色支行+N家先行先试支行)专属专营机制,发挥特色化经营优势,赋能科创企业,为重点科研项目的落地提供综合化金融支持,为科研人才的金融需求提供专属化的金融服务。在尽调审批模式方面,中国建设银行打造了“企业经营+技术+团队”一体化的分析体系,构建了智能化、综合化、撮合化的管理平台,有效对接科创企业的项目。在风险分散管理方面,郑州银行引入风险分担机制,一方面,与各地政府积极对接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如果项目出险,企业所在地政府可与郑州银行按比例承担;另一方面,引入地方政府担保公司,尝试运用担保机制化解部分风险。在资源协同配置方面,中原银行建立政府、保险、担保、基金等机构的合作机制,形成对投资科创企业的风险分担与收益分享机制,缓释投融资风险。在考核评价方面,兴业银行在鼓励试错、允许试错的基础上,提高不良容忍率,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在产品创新方面,中国银行打造了“商行+多元化金融”“贷款+直接投资”“融资+融智”等多种服务模式,推出知识产权质押、“专精特新”贷等系列产品,大力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

一些银行基于投行逻辑探索信贷投资决策能力的提升路径。例如,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注重投研一体化,审贷专员各聚焦一两个重点行业,通过加强行业研究,理解风险要点,提升行业认知水平,实现信用授信占比提高,有力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上海农商银行重视行业研究,一方面,注重科创企业的先导研究,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不断增强对行业发展的认知能力和科创企业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持能力;另一方面,依据核心技术、专利转化、人才流动等,建立科创企业评价体系,增强科创金融的有效供给能力。此外,一些银行从激励角度提升发展能力与信心。例如,南京银行上海分行通过差异化授信和容错机制,在完善科创企业白名单的基础上,落实尽职免责,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增强发展动能。上海银行对满足授信标准的科创企业、对符合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相关企业分别给予70%、50%的经济资本调整系数,并通过评审、考核,鼓励引导资源倾斜,以自身能力的成长全方位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中小银行发展科创金融的建议

为增强科创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中小银行需要从授信策略、服务机制、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外部合作、风险分担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提高内生发展能力。

授信策略

以投行逻辑建立基于未来授信模式的服务策略,在研究层面建立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评价模型,研判科创企业的成长性,通过综合化的信贷支持,分享其成长收益和投资收益。

在宏观层面,要对我国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进行分析预判,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与产业发展方向,为顺应产业周期提供依据。在中观层面,要从行业供需判断行业景气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根据行业外部政策变化、内部供给变化分析供给情况,依据下游开工、库存状况预判需求情况,结合供需关系研判行业景气程度与维系时间。在微观层面,要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产品价格、主营产品成本角度分析企业利润增长的确定性,按照自由现金流等方法予以估值,在合理估值范围内实施投资,并增强融智等综合服务,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见图1)。

图1 基于跨维度的科创金融服务模式

服务机制

建立研究、差异化授信、贷后动态管理的专班服务机制,围绕科创企业需求“痛点”,做深做透科创金融服务。

研究专班。宏观层面依托外部专家、中观层面借助行业专家、微观层面凭借内部专家,共同完成方案评价。在构建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对科创企业分层聚类、全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创新产品,形成内涵式发展能力。基于跨维度的科创金融服务方案,在宏观层面,借助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特聘专家、特聘导师等力量,结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研判,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进行预判,形成宏观指导意见;在中观层面,依据行业专家力量,通过对深耕行业的技术专家、营销专家访谈,行业上下游企业调研等方式,形成访谈结论;在微观方面,凭借内部智库与跨条线业务专家,对企业成长性进行分析,并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制定投资决策方案。

差异化授信专班。总行层面组织审批专班,制定特定的审批流程,授权下放授信审批和产品创新权限,单列信贷规模。根据模型评价情况,客群部门牵头,审批、投行、研究规划办等相关部门配合组建敏捷小组,针对特定客户制定服务方案,在传统授信、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板块开展综合化合作,从授信额度、利率成本等多方面给予科创企业灵活支持,和企业共成长,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分行层面,依托于地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成立科创专审团队,负责科创企业授信审批,打破传统审批困境。同时,结合科创企业分布规律,在合适的地区优先设立科创部或专职团队,优先服务重点地区的科创企业,或对优势产业地区给予差异化策略安排,包括机制、产品、额度、利率等,以调动分行服务的积极性。

贷后动态管理专班。组织力量持续跟踪相关产业政策、市场景气趋势、客户需求反馈、技术发展前沿问题等,对发展拐点进行预判,建立资产管理预案,确保资产安全。

产品创新

一方面,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例如,解决初创期科创企业缺信用的投贷联动模式、解决成长期科创企业缺信息的网格化模式、解决成熟期科创企业缺产品的全周期金融服务试点模式;另一方面,为不同客群的科创企业提供精准性创新产品。聚焦国家战略,全力支持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在传统“商行”服务基础上为科创企业提供专属化服务,开发科技企业专属的信贷产品,或者为科创企业提供“投行类”服务,通过围绕成长性为企业提供综合化的信贷资金、发债、并购贷款、理财资金对接投行项目等支持,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营销模式

围绕营销线索、客群分层、产品对接等方面,对服务模式进行安排,形成完善的服务链条。

营销线索。一是“自上而下”的线索。根据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获取营销线索。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消费的重要性,可以挖掘必消品类科创企业的投资机会,例如,农业领域的种子、植物提取物等企业的投资机会,电力领域的特高压、氢储能等投资线索;二是“自下而上”的线索,从科技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园区的企业交流会等获取营销线索,或依据行业类别进行分析,识别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逐季度降低的行业投资机会,然后结合宏观政策导向,找到相应的投资线索。

客群分层。从科创企业初创、成长、成熟阶段以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维度,对服务企业进行分类,结合科创企业发展阶段特点、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分门别类制定专属化服务方案,提升服务精准性。

外部合作

支持科创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与政府、同业机构、第三方机构合作,形成生态圈。一是加强银行内部协同联动,拓宽科创企业客户获取渠道,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增强客户黏性;二是加强银政合作,对科创企业提供风险补偿或贴息,拓展科创企业服务覆盖面,增强发展动力;三是加强同业合作,借助同业机构的信息和专业优势,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风险分担

中小银行需通过政府风险补充基金、银保合作、强化中介力量等,实现风险分担,扩大服务边界。一是创新政府财政引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科创企业融资项目提供风险补偿或贴息,通过政府资金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达到改进服务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双赢”目标。二是发挥保险功能作用,积极主动与科技企业对接,开发“政银保”合作产品,推广“保险+融资”联动机制。切实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和技术市场,吸引知识产权管理、技术交易、保险中介服务、信用管理、风险分担等机构共同发展,为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借助外脑提供便利,满足科创金融对专业化中介服务的需求,解决科创企业评级难、资产价值评估难、项目评审难等问题。

保障机制

从资源配置、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做好保障,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源配置。一是通过考核导向强化资源配置,提升科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通过提高科创企业信贷占比、融资覆盖率、首贷覆盖面等指标权重支持金融资源向科创企业倾斜。提高贷款不良容忍度,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解决对科创企业“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的问题。二是建立总分支协同、跨部门协调的机制,共同推动业务落地,在业务承做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发展人才。三是以科技服务业务为导向,加强科技资源支撑,通过推进线上化的贷款产品和风控模型建设,实现高效便捷的流程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激励机制。根据《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对科技企业执行差异化的“三查”标准:贷前调查可不完全以企业历史业绩和担保条件作为放贷标准,提高企业股权投资可获得性、研发能力、技术优势、团队稳定性与市场前景等要素的权重;贷时审查可配置专职审查人和审批人,建立单独的审批通道,优化审批流程;贷后检查可参考外部合作投资机构掌握的信息,关注企业成长性和后续融资进度,统筹考虑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在增强银行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创新审批机制,提升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践行中小银行的责任担当。

技术支撑。一是推进科创金融数字化建设,运用金融科技对科创企业画像,了解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二是运用金融科技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三是增强科创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完善针对科创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和批量授信审批机制。

作者:刘娟中原银行行长助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