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彩虹二路高架桥顺利完成第二次塔梁转体!

咸阳彩虹二路高架桥顺利完成第二次塔梁转体!
2024年06月13日 10:06 咸阳微生活

“各小组请注意,经测量监控,梁体达到设定位置,转体成功完成!”

6月13日(今天)凌晨3点45分,全国单体最大转体吨位跨越铁路的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咸阳彩虹二路高架桥采用平转法施工历时105分钟,顺时针转体93°实现精准对位顺利完成第二次塔梁转体。

咸阳彩虹二路高架桥项目,北起玉泉西路,南至宝泉路,上跨徐兰高铁、陇海铁路。线路全长885米,主塔为A字形桥塔,塔高84.778米。

为什么要进行转体施工?

“这座桥紧邻9条铁路线,平均每4分钟即通过一趟列车,为降低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我们会同设计单位、业内专家多次进行方案论证,创造性地采用‘独塔单转+塔梁共转’二次转体工法,使施工区域始终与既有铁路保持一定距离,从根本上规避了作业风险,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铁十七局彩虹二路高架桥工程项目经理张相伟介绍。

怎样“转身”?

咸阳彩虹二路高架桥继2023年12月19日首次转体后,这次转体重量约5万吨,比首次转体重了一倍多。作为全国单体最大转体吨位跨越铁路的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在转体吨位大、转体结构重心高、基座转盘横桥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如何让如此重量的塔梁共同“转身”?

张相伟说,此次塔梁共转,技术团队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模拟试验和数据分析,在桥墩上下承台之间预先设置球铰,通过千斤顶发力,牵引钢绞线拉动承台转动。

此次转体,还开创性地采用直径7.78米、自重近150吨、设计承载力为8万吨转体测力盆式支座,配合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等先进设备,通过高清视频微距监控,将支座水平高差精度控制在0.5毫米内。并采取设置三向预应力体系、采用盆式平角支座、增加测力功能等措施,确保支座转盘上部结构刚度满足“二次转体”承载力,同时兼顾地表沉降影响,为国内外复杂城市环境下大跨度桥梁转体系统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转体前

转体后

“这次成功转体,标志着我市南北通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咸阳市住建局道路桥梁建设科科长习渊说,下一步将加快转体桥梁与引桥的合龙施工进度,确保7月底实现主桥建成通车。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冯晓琬/文 王晓田/图 侯景文/视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