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为高质量发展“山河图”着笔增色

中国铁路为高质量发展“山河图”着笔增色
2024年03月15日 11:46 时刻讯点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芳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用一组数据说明了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向更高水平现代化迈进的基础和条件——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铁路网覆盖99.5%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7.2%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有力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新华每日电讯)

一百年前,中国“地无寸铁”。而今,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即将达到16.5万公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铁路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质量推进铁路建设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追赶到领跑,织就一张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为群众出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服务群众为圆心,当好国计民生“火车头”。在“十三五”的基础上,中国铁路淡然面对过去的成绩,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毅然迎接“十四五”新发展目标。2024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客货运输产品供给,增开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增加县城站客车停靠,继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推进旅游列车市场化经营,帮助更多的景区打破远途客源市场的交通瓶颈,让景区周边各行各业经济动起来;推动普速客站改造升级,梯次升级普速客车车底,改善铁路12306购票体验,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更好地满足十四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铁路发展的蓝图规划中可以看出一份为民情怀始终温热。速度与温度,成为中国铁路交通均衡发展的双重维度。

以科技创新为半径,拓展铁路运输“服务圈”。一趟趟高铁列车搭载着旅客,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目的地,不是同城,又似同城。铁路交通网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渠道。2023年,发达完善铁路网越织越密,全国铁路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这是“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又有22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一些县市一步跨入“高铁时代”。一个个简洁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建设者通过科技攻关,持续攻克铁路建设的工程难点,克服高原、高寒等恶劣的地理条件,打通堵点、连通断点,从而让铁路延伸到更多国土,织密完善铁路网布局,让更多的人乘坐火车到达更多的地方。

以互利互惠为周长,助力国内外经济发展“双循环”。跨山海之远,走共赢之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比如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86万标箱、同比增长14%,运输能力不断攀升,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国际黄金大通道。站在中欧班列高质量新的发展起点上,各省区市发挥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23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8107.9亿元,实现区域整体生产效率提升和产业链韧性增强。在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带动下,重庆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重要生产基地,从内陆型经济悄然向开放型经济转变。中国铁路用两条钢轨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将各类资源禀赋转化为地区发展动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征程上,中国铁路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中央领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以铁路为轴、以服务为线、以不断创新为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磅礴力量。(张佳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