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五千年的传承之中更有诸多传统手工艺流传下来,这些手工艺在手工艺人之间代代相传,其中蕴含着同样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古人深情,视死如生。先秦时期,王侯将相会用活人殉葬,秦以后觉得太残忍,用陶器作为陪葬。唐朝开始按照墓主人生前的样子烧制唐三彩。宋代以后,由于大量烧制唐三彩浪费钱,改用纸扎。也不随逝者埋掉,而是烧掉。
一般人们所认为的纸扎含义是狭义上的,即丧俗纸扎,这种纸扎主要用于祭祀以及丧俗活动中,包括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纸品,而且这些纸扎一般用来焚烧,也不会有人注意它们是否精致。
广义上的纸扎不仅仅用于祭祀或者丧葬,还有很多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物品,其中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以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
纸扎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纸扎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群众的祭祀有很大关系,在封建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死后会进入冥界,而在冥界生活也需要器物以供使用。
上古时期,封建贵族死亡后,往往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家具器皿甚至仆从陪葬,而这种殡葬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展,逐渐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就有了用纸做成各种生活所需用品——包含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死者下葬时一同烧掉,以供死者在冥界使用,也就是纸扎。目前人们对于古代丧葬制度的了解,大多数来源于文献和实地考古发掘,考古发掘的成果以及有关史料表明,唐宋之前,在墓葬中出现的绝大部分俑和明器都是用不易腐烂的硬质材料制成。石、玉、青铜这些容易保存的材料能够穿越时间的禁锢,在几千年后仍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但是用硬质材料制作殉葬品的习俗在宋代发生了改变,这是源于当时佛、道文化对民众的影响,人们开始相信焚香、烧纸、焚烧纸人纸马这种方式能够让纸钱与各种纸扎器具随灵魂升天。最初人们使用的冥器基本上是各种方便取得的生活日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冥器的内容和范围越来越宽广。到了宋代,纸冥器开始流行起来,人们用竹篾、芦苇、高粱秸将各种生前没有办法全部置办的家具、房产、器皿、人物全部准备好,为死者焚烧。如今的纸扎种类多样,颜色丰富,也是几千年间逐渐发展而来的。
纸扎的出现,其实是给了民众祭祀和祭奠逝者的一种念想,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祭祀信仰心理以及悼念逝者的精神需要。到了现代,即使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也会在祭奠死者时烧一些纸钱以及纸做的生活用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纸扎的意义
纸扎的存在其实有着两种意义,一方面人们用制作和使用纸扎的方式寄托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手工纸扎技术也逐渐的发展成为一门艺术。
纸扎是人类安慰悲伤、调解消极情绪的方式,人类需要用供奉先人、举办仪式的方式来悼念先人,这是他们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的相处中创造出的控制情绪的方式,而纸扎作为祭祀和供奉中很重要的道具,在几千年间有了不小的改变和长远的发展。
迷信的古代人类创造出了一整套鬼神之说,用来解释生活中很多不能够用现有的知识来解释的事情。而鬼神既然存在,就必然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地点,丧葬仪式就是两者之间产生关联的重要途径,人们创造出祭祀的方法,并使用纸扎作为对鬼怪的供奉,本质上是这种迷信观念之下的行为。
到了鬼神之说逐渐不为大众所认同,纸扎艺术更加偏向于成为人们对于逝者可能拥有美好生活的期望,而且隐藏在其祭祀功能之后的艺术价值也显露了出来。
宋至明清丧事期间,人们为了取悦鬼魂,曾经非常流行在祭祀或下葬时搭台演戏,乐队鸣奏。并且在棺罩上扎制戏出,主题通常为人或动物,他们希望这种方式能够让鬼魂庇佑死者家族。正是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丧葬用品在民俗艺术方面的发展没有停止,反而活跃向前,有了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手工制作的纸扎为了满足演出需要,做到了在实物基础之上缩小,但是各个方面都栩栩如生,可以说这些活动都促进了纸扎艺术性的延展。
凯布朗利博物馆与纸扎
法国巴黎的凯布朗利博物馆位于塞纳河畔、紧邻埃菲尔铁塔,这座博物馆于1996年开始建设,到2006年历时十年完工。
作为巴黎一座著名的“非西方艺术博物馆”,来自中国的纸扎是凯布朗利博物馆“极乐天堂”主题展览的主要展品,这些纯手工制作的人、车、马,肉眼看去栩栩如生,仅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就能够完成这些作品,就算不论它们背后的几千年文化,也绝对值得一看。这些特殊的展品确实在展览上大受欢迎,展出当天就获得了600万人的关注,这些来参观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东方艺术品之后,无不感叹于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浪漫。
如今的人们理智上明白人死如灯灭,不会有轮回转世的说法,但是在情感上仍然选择举办祭奠仪式来悼念死者,传统的纸扎在平常简易的祭祀活动中很少出现,也很少有人会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纸扎逐渐演变成了机器生产的各种纸质器物,和最开始的意义似乎有了很大的差别,但人们寄托在这些东西上的情感都是一致的,哪怕斯人已逝,也希望活着的人能够做些什么来寄托哀思。
一个普通的纸扎作品之中,既有手艺人代代相传代代精进的技术,也有传承多年的文化。例如山东曹县纸扎,虽然也制作纸人纸马、纸器纸物,以及纸扎的房子这些明器,但是最有特色的还是戏文,制作人将人物的头部用泥模印出,以彩纸作为衣饰,并在人物上加以彩绘,为其创造出独有的形象,而且这些形象都有固定的戏码,一般是两三人组成一出戏,受欢迎的戏如杨家将、水浒戏等。人物形象贴合角色,有设计好的动作、情节,而且人物之间彼此呼应。
这样的纸扎已经脱离丧葬活动独立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这正是纸扎在现代社会中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找到留存方法的正确途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