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枚印章被封存后,打开了什么?从1.0到7.0 滨海新区见证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09枚印章被封存后,打开了什么?从1.0到7.0 滨海新区见证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24年10月01日 07:19 天津广播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滨海新区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请听记者翟婧秋的报道:

(现场音:从这批公章我们可以看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推动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也为各地的行政审批改革作出了示范……)

在天安门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109枚审批印章,它们被整齐地封存在一个长方形的透明玻璃箱里,这也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4年5月20日,对滨海新区来说是划时代的。这一天,滨海新区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首个“行政审批局”,将原先分散在18个不同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并到一个部门,原有的109枚印章就此废弃。时任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张铁军说:

(录音:将原先18个局的审批用章归结为一个审批局的审批用章,一个章管全部的审批,形象的比喻就是将过去物理的叠加转变化学反应,这里边也存在着舍弃和解决了一些部门权力和利益问题。)

4个月后,在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办事大厅里,这109枚印章被贴上白色封条,永久封存在箱子里。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审批一室主任薄文福说:

(录音:改革之前,我们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要200多天,需盖几十、上百个章。这109枚印章封存之后就不要再开启,在“放管服”改革这条路上只能前行,不能走回头路。)

从109到1,这化繁为简的背后是“壮士断腕”的勇气,吹响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号角,这也被称为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1.0版本。

如今,在滨海新区,同样的工程建设项目,从落地到审批用时压缩到15天,且项目建设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拿证即办结。随后,根据企业和群众的需要,滨海新区又借助智慧服务平台,让极简化的在线“秒批秒办”成为可能。更为复杂的事项办理也在近两年被列入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办成一件事为一个场景,搭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

(建设现场音……)

在建的津潍高铁天津段长87公里,最近,项目需要实施三电迁改,涉及的管线多达876条,需要申请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和林木采伐许可。以往这是两个事项,需要按顺序办理,还需要两次踏勘、公示、审批。如今这项申请变得简单了许多。天津滨海新区城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前期业务部副部长张荣鑫仅一周多就拿到了批复手续:

(录音:对接我们占林占绿手续的时候,就会有专员一次性的告知我们整个办理的流程,跟我们去现场,会及时的沟通各个部门去现场勘探、这些审批方案的审核,都由专人来协调各个部门来进行审查,大大提高了效率。)

目前,滨海新区已经打造了13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场景,“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等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洪说:

(录音:最近我们印发了滨海新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行动方案,也是我们营商环境的7.0版,这个行动方案包括了6大行动和3张清单,对标着世行的指标体系,实现了一张清单管创新,一张清单抓落实,一张清单解难题,在我们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全方位得到了提升,来更好的服务企业和群众。)

请听编后话:滨海新区的109枚印章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其蕴含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经验及释放的红利,早已遍及全国各地。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各类行政审批大幅压缩,非行政许可审批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真正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