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扬言“说出身份吓死你”:面对公共规则个体应如何自处?

副教授扬言“说出身份吓死你”:面对公共规则个体应如何自处?
2024年06月22日 18:10 红网

□梁勇

余某外交豁免权事件一波未平,副教授扬言“说出身份吓死你”之事一波又起。 近日,网友爆料浙江某大学副教授杜某在标有禁止游泳标识的水库游泳,被劝阻上岸后称“说了我的身份你就吓死了”“农业农村厅某某是我朋友”。并对人说,水库禁止游泳的规定是错的,应该在有效的管理下开放。(6月22日 红网)

据报道,事发地是山塘水库,最近正值汛期,且该水库为当地饮用水备用水库。因此,水库管理方从安全与卫生的角度,禁止在水库游泳无疑是正确的,大家有责任遵守水库的有关规定。

杜某曾是高校教师,拥有副高职称,应该具有更高的素养和更强的规则意识。来到一地,还应主动尊重遵循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公共规则。而不能仗着自己的某个身份,滋生特权思想,大炫某种优越感,置公共规则于一旁而不顾。

联想到近日某国际组织工作人员余某违规停车宣称拥有“外交豁免权”一事,感觉确实有一部分人,拥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之后,就特权思想膨胀,滋生优越感,总想在规则之外寻求优待。这种心态和思维显然不符身份、不合时宜、有违公众通常认知,与时代格格不入,受到舆论质疑也就理所当然了。杜某余某们,虽然生活在新时代,但感觉思维还停留在遥远的过去,他们的表现就像挺起长矛挑战大风车的唐吉坷德,显得荒唐可笑。余某杜某们的特权思维,势必没有市场,最后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向公众公开道歉。

身居某一位置,拥有一定的身份,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比一般人更多,在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序良俗方面,理应走在前做表率。任何有损身份、有失形象、有害社会规则的言行都要三思而行,学会平等地接受约束、遵守规则,并在必要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余某和杜某因出位言行受到公众质疑与批评,引发了我们对于个体在公共规则面前应如何自处的思考。

要懂得敬畏公共规则。公共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石,它要求每个人,无论身份如何,都应平等遵守。特权思维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思维,遇事做到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所畏。

要评估率性而行后果。虽然每个人的言行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出位与放纵,尤其是无视公共规则的不当言行,经网络传播后,可能会进入公众审视批判的视野,给他人带来困扰,甚至让自己陷入困境。

要培养理性平和心态。在遇到问题时,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反应。学会用逻辑和理性去分析问题,而不是让情绪主导言行。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提升自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