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刘雅伦:杳湖山,挥之不去的乡愁

随笔丨刘雅伦:杳湖山,挥之不去的乡愁
2024年06月27日 09:41 红网

杳湖山,挥之不去的乡愁

文/刘雅伦

因山顶云雾缭绕、烟波漫缈,宛如仙境,故名杳雾山,又名杳湖山,是我永远怀念和眷恋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杳湖山海拔607米,位于祁东县步云桥镇偏僻山区的“边城”,山上有始建于500年前明朝嘉靖二十八年的道观,东接邵东,西连“生态明珠”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永州,北邻“百洞之乡”凤岐坪和邵阳,美丽而神秘。

杳湖山,2018年申为祁东县第一个省级湿地公园,2021年12月成立祁东县杳湖山湿地公园管理处,2023年评为国家级3A景区,辖区乔木堂、戽塘、圆山等10个村。

我的家乡坐落在杳湖山脚下,原名涧山村,现名戽塘村。

人文荟萃

天地人和,万物繁盛。在杳湖山锦绣风光中,蕴藏着流动的历史,奏响着文化底蕴的共鸣。

明代祁阳知县(1953年前祁东属祁阳县,1953年后成立祁东县)宁宗弟曾撰文写道:“祁邑杳湖,支出九嶷,东枕衡岳,西向湘山,南通熊岭,北接邵陵。其山岭有石壁千仞,形似龙头,足以俯视群峦者,此山之大几也。民或祷云雨,或祈嗣寿,焚香于龙头石上,靡不应验……”

从史载而知,杳湖山脉与湖湘及南岳衡山一脉相承,屹立群峦,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秀色迷人,有着厚重的文化,蕴育着神奇美丽的传说。

探幽揽胜杳湖山,参禅问道杳湖庵。杳湖道观史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距今约500年历史。

据传,古代时,游客从荷叶塘有座大型进门庙,直至山顶,沿途青石板蜿蜒山顶,一路山腰均建有大小不等石庙(道观)10多座,杳湖山顶道观规模庞大,占地十余亩,山门旁有四大金刚,三座圣殿,每栋石头砌成、盖铁瓦,金身塑的玄帝,喉管纯金打造,僧道辈出,香火鼎盛,晨钟暮鼓,游客慕名而来,重大节日高日达1000余游客,至今有增不减。

随时代变迁,杳湖道观几毁几建,山上对联“剑为降魔不去、帕因显道飞来”蕴涵着杳湖山传奇。

相传,明代成化年间,出生在杳湖山脚下的曾志秀,夫妻四十岁无儿女,去湖北武当山玄帝位前进香,早赐后嗣。其虔诚之心感动神灵,连得二子,后得四孙。

他年近古稀时,长途跋涉力不从心,在武当山玄帝前祷告,将一块罗帕系于玄帝菩萨手中的长剑柄上,祈帝飞降于家乡附近山上,以便就近建观供奉。不日,玄帝飞剑降帕于杳湖山上,曾志秀不顾年迈体弱,四处化缘,贱卖祖上七亩田地,经多方筹集,建杳湖山道观,在门前刻着“剑为降魔不去,帕因显道飞来”留存至今,杳湖山因此成为了祁邵永三地的旅游胜地。

据父辈称,杳湖山,原本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在上世纪60年代砍伐殆尽,庙宇毁于一旦。

上世纪80年代,几岁时,家父在杳湖山半山腰和山顶开荒土,种花生和红薯,本地勤劳的农民将杳湖山开荒拓土,春种红薯、夏摘黄花、秋收花生,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漫山遍野都是勃勃生机的庄稼,别有一番景象。

当时,不见昔日的庙宇,隐见残存庙宇的柱墩和石碑,青石板路依然完好。从数量和痕迹来追溯,不难看出当年庵堂的辉煌。

自从庙宇毁了之后,附近游客从未间断去山上观光,特别是重大节日,游客有增不减,于1984—1987年,附近老百姓自发筹钱,你捐一元,我捐二元自愿方式,记得父母听说捐款建庙宇,本来家里捉襟见肘,向邻居借钱捐款,经大家自发众筹,再建玄帝殿,于2000年后,附近百姓陆续在山顶原址筹建三座简易的道观,供游客歇息观光。

2016年5月,南岳南天门祖师殿主持曾明清道长,祖师殿与湖北武当山、杳湖山奉供是玄帝,曾明清缘为家乡,姚嘉玺不遗余力,在南岳四处筹资1000多万元重建,修旧如旧,重建杳湖山道观。

目前,一期建设完工,山顶上庙宇规模庞大,红墙碧瓦、大气凛然庄严肃穆,众神像雕刻精细气场宏大栩栩如生。

正在修旧修建钟楼和鼓楼,将重现“杳湖山的钟,马止町的风”(古代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的百姓,以杳湖山的钟声作为作息时间;马止町的风,释为官家嘴的风比较大,目前建成了风力发电场)晨钟暮鼓经声佛号。

杳湖山道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杳湖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共同绘就杳湖山水人文的亮丽底色。

风光如诗

欲览杳湖好风光,山峦叠翠群峰竞。杳湖山,因壮丽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和独特自然风光而备受游客青睐。

杳湖山坐北朝南,北面依水杨家台水库陡峭矗立,形如90°直角奇峰绝壁,鬼斧神工刀劈斧削。群山峰鳞次栉比,形似皇宫里的龙椅,寓有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

今年三月,在圆山村采访时,那天在夕阳映射下,从山侧面放眼望去,杳湖山与群山相连间,山势形如如来佛躺坐,右手有指点江山之势,奇观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从荷叶塘起,一条青石板路,从我家屋后,阶梯式的直通杳湖山顶。

相传,这条青石板路的石头,是一位神仙用“赶山鞭”赶来的,从山脚下蜿蜒至山顶达几公里。当时是农村唯一一条农村雨天泥泞地上鞋不占泥的一条路,不但是当地老百姓经济命脉,也是祁邵永周边远近闻名的游客之路。

杳湖山主峰腰上野狼岭两边奇形怪状石头,如虎似狼、骆驼、大象等形状各异。相传,南海观世音将石头化作各种动物赶去填东海,因这些石头跑的比较慢,赶到此处时歇息停留,便留此成了如此模样。

“杳湖山起云,田心町雨淋”。意解为远观杳湖云雾起,步云桥田心町就会下雨,是古代当地很早作为老百姓天气晴雨表,无不彰显杳湖山云雾的神奇和美妙。

小时候,每逢父母亲带我去山上种庄稼,叫我去山顶杳湖井舀口水喝。祖辈们说,杳湖井中之水喝了之后,有病治病,无病免灾,心旷神怡。

目前,此井自然枯竭,至今游客们记忆犹新,相传甚广。

指尖行云流水,时光穿针引线。儿时,家乡,属于丘陵地带,干旱走廊,气候四季分明,因处于山脚下,地势高于杨家台水库,庄稼常年靠杳湖山高山流水灌溉,一年四季静卧在绿水青山中,全村受到杳湖大山的庇护,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村民没有出外打工,与杳湖山同呼吸共命运。

原来家乡是“边城”贫穷落后的山冲。而今,我的家乡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杳湖山原来石板小径已变成硬化的盘山公路,游客驾车可直往山顶。

随着游人日益骤增,祁东县正在逐步完善杳湖山旅游交通路网,全力打造知名景区,开发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家门前水库依水修起了硬化路,全村户户通硬化路,菜园子建起漂亮的篱笆,每户屋前后修缮一新,旧貌换新颜,正在打造为祁东县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增强了村民归宿感、幸福感,正在凝聚起全村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家乡的变化,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当地人民群众感党恩之情溢于言表。

山水如画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滔滔碧水远,山水入画来,醉美在杳湖。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好山有好水,杨家台水库逶迤杳湖群山间,邵阳黄龙江、乔江及祁东县志冲三条山河流汇入,系湘江一级支流——祁水的源头,金龙岩、拱桥湾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闻名遐迩。

杨家台水库从绵延的山脉中蜿蜒山水相连,青山叠翠,澄澈碧透,水光山色相映成趣,编织成宏阔的水网,绵延数十公里,常年不断流入水渠,灌溉着当地老百姓心田,流进了人们的血脉,展示着杳湖山的灵动与秀逸。

山在云中飘,人在画中游。杳湖山,仰观则铺天盖地,俯视则呼啸奔腾。

站在杳湖山顶,向上仰望穹苍,是观日出看落霞的绝美去处;向下俯瞰,万里景象尽收眼底,群峰诸岭踩在脚下。

空中闻鸡鸣,山周围白雾茫茫,苍茫大地,山脉如巨龙,沟壑纵横,山峰嶙峋,形成的祁永邵山脉,透过云雾向远处蜿蜒数百里。

每逢春天放眼望去,杳湖山上野花绽放,暗香随风飘扬,绿草成荫,明山净水,梨花撩素颜,挑蕊舞红妆,春和景明,堪称人间世外桃花源。

儿时,晨夏早上五点被母亲叫醒,迎着晨曦,扛着扁担带上镰刀,随着母亲上山砍柴,一进山林,山里松树杉树茂盛,古藤缠绕,蜂蝶嬉戏,阳光从茂林中透射,打在青苔上,满溢着幽光,油画一般,宁静中漫溢着生机,大有“返景入映射,复照青苔上”之感。

杳湖山,常年雾绕蒙蒙,随处可见大树修竹,清泉小溪,石阶曲径,绿草润露珠溢彩,鸟语花香,芳草吐绿,花叶含魂,群峰挺拔、疏密相间、俊俏秀美的夺人眼球。

每当想起杳湖山水之间的指画,我家乡村的小路、田野、树林和农家小院,美不胜收,一望无际的田野,乡间的风景山水如画。

可见,有田有舍青石道,鸡鸭牛羊犬声声,乡村情炊烟烟袅袅,至今难以忘怀。

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特别是农村最温暖最安静的傍晚,每家厨窗冒出袅袅炊烟,人间烟火,最抚人心,成为了儿时难以磨灭的乡愁。

家乡最美的还有我家门前的水库,夏天,是我们儿时戏水消暑的去处,更是儿时水上乐园。

杳湖山,儿时孩子们的游乐园,杳湖山上有开阔的平地任由我们奔跑,山上野果,随着四季变换,供享回馈着我们,砍柴、扯猪草、种菜、放牛,山泉水、习习凉风、绿茵成林,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景致,梅开时暗香浮动,荷立时罗裙翩翩,雨落时竹语沙沙,雪停时荒寒入画。景色与山间、与生活融为一体,为家乡带来了无尽的诗意与生机,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慰藉与欢乐。

杳湖美,心儿醉,忘思归。生于此,长于此。春观花,夏看云,秋赏月,冬迎雪,四季如画,美不胜收。在我心中,家乡,杳湖山是座神仙的花园。

异乡漂泊,脑海和思绪,时刻魂牵梦绕,回荡在家乡那人、那山、那水、那执念间,平居人家用寻常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一瓦营设出儿时的生活场景,每秒定格在我心中。(文中图片为作者提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