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科技与文化交融,团圆与创新交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科技与文化交融,团圆与创新交织
2024年09月20日 18:40 红网

文/孙锦铭

又是一年月圆夜,9月17日20: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中秋晚会如约而至。这场晚会宛如一场绚丽多彩的奇幻之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视听盛宴,更是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典范,为全球华人带来了一场团圆与创新相互交织的双重盛宴。

文化交融,多元呈现:绽放传统魅力之花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的总台中秋晚会深挖传统文化的意蕴,在文化呈现上可谓是精耕细作。

主题鲜明,结构精巧:晚会以“月圆人团圆”为主题,以月为轴分为《月出》《月华》《月明》三个篇章。分别抒发月出皎兮的浪漫、月华如水的思念、月明千里的胸怀。每个篇章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向观众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结构不仅凸显了传统佳节的文化韵味,也寓意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多元文化元素,汇聚一堂:晚会中,敦煌艺术、皮影非遗、城市地标、古迹民俗、饮食文化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在《东北民谣》节目中,沈阳关氏皮影、二人转等地方文化的精彩呈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东北的黑土地上,感受着东北人文的独特魅力;而走进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等地标,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声。这些元素的融合,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包容。

古今结合,创新文化表达:除了对传统文化的直接呈现,晚会还大胆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如《念奴娇》将宋词与流行音乐相融合,既保留了宋词的文采和意境,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令人耳目一新;《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其经典的旋律,搭配上全新改编的歌词,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和动人,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创新传播:开启晚会新视界

今年的中秋晚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等现代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媒体直播,打破时空界限:晚会依托总台强大的全媒体矩阵,实现了多渠道、多平台的同步直播,让全球华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轻松便捷地观赏到这场文化盛宴。特别是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晚会突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与观众的距离被无限拉近。据统计,晚会直播当晚,光在央视综合频道的收视率峰值突破6%,彰显了其作为顶级流量平台的实力。

360°全景舞台,融合自然与科技:主舞台选在沈阳丁香湖畔,利用开阔的自然湖水,打造出一个令人惊艳的360°全景舞台。那轮贯穿全场的“圆月”,仿佛是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将现代科技与实景山水完美融合。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未来世界,亲身感受着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魅力。

AI技术加持,节目焕发生机:AI技术的应用为晚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北宋赵佶的《瑞鹤图》卷、清代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图》卷等文物通过AI技术以特殊形式“登上”舞台,古老的文物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展现了东方美学的意境与气质;与节目内容相得益彰,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领略到千年文脉的历久弥新。

情感共鸣,全球共赏:搭建团圆桥梁

中秋晚会作为中华儿女寄托思乡、团圆等情感的重要节日庆典,今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情感共鸣。

满月照片征集,传递同根同源之情:全球社交媒体征集而来的满月照片等互动环节,让全球华人共同参与到这场团圆盛宴中来。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月色之美,不仅展现了月亮的普遍性与独特性,更传递了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同心同愿的深厚情感。

全媒体覆盖,扩大传播影响力:晚会的播出平台涵盖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电视频道,以及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等广播频率,还有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这种全媒体矩阵的覆盖方式,使得晚会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影响力更加深远。在晚会播出期间,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持续攀升,多次登上热搜榜,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2024年总台中秋晚会以其科技与文化的完美交融、团圆与创新的双重盛宴,为全球华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收视率的一路飘红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充分证明了这场晚会的成功。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创新的活力,也传递了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同心同愿的深厚情感。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