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先老人今年74岁,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懂古建筑,爱上古建筑。为了普及古建知识,四年前,他开始自学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四年间,粉丝数量涨到上百万,视频总点击量已经突破2000万,他也被年轻粉丝亲切地称为“斗拱爷爷”(11月10日 央视新闻)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年轻人狂刷“斗拱爷爷”视频恶补知识点并非偶然的现象。互联网时代,许多大先生以真诚和幽默,在年轻人中火“出圈”。细数这些年,以有趣的语言传授古诗词文化魅力的戴建业教授、以无数个“张三”解析复杂法律条文的罗翔教授、以细腻的视角拆解两性关系的沈奕斐教授、发传单推销自己的社会学课程的陈志安教授、年轻人的心灵导师梁永安教授……他们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晦涩难懂的学术表达变得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因而得到了诸多年轻人的喜爱。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曾言,高校的教育不应该被局限在被“围墙”围起来的校园内,更应当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社会服务。学识渊博的大先生走出传统的学术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给大众“开课”,不仅彰显了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更为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轻人在全网掀起向大先生学习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社会学知识、古建筑知识的热潮,不仅仅是源于对大先生们的渊博学识与生动的授课方式的认可,更是因为当代年轻人在内心深处对于学术知识、传统文化是有学习的热情与渴望的。本质上,当代年轻人追捧大先生,一方面是出于对大先生的致敬和尊重,另一方面,是希望借此方式来提升自身修养,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然而,有些年轻人虽然感动于先生们的倾囊相授,崇拜于先生们风趣幽默的叙述,刷了一个又一个先生的视频,可对于先生们隐藏在风趣背后传达的宝贵知识和深刻的洞见却转头就忘,这显然有违于学者们走出“圈子”传授知识的初衷,怎么能称得上是对大先生们的致敬和尊重呢?
应当认识到,要想真正致敬大先生,尊重大先生们的成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唇齿间的赞美、收藏和转发上,更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这并不是要求年轻人成为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而是期望年轻人能够在“大先生”们的引领下,对各领域的知识抱有好奇与尊重,敢于探索未知,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积极的钻研,真正将大先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而言之,年轻人致敬大先生,要流于言,更要践于行。社会也应当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与社会深度互动融合,持续激发公众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