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恺菀(长沙理工大学)
在数字化时代,舆论的浪潮往往汹涌澎湃,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解读。11月29日,《再见爱人》最新一期的播出,将“李行亮叫麦琳心肝肝”这一细节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本应温馨的互动,却意外地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感和攻击。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又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尖锐和刻薄?
《再见爱人4》自播出以来,麦琳和李行亮夫妇的互动一直是网友热议的焦点。麦琳的一些行为,似乎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引发了无数网友的愤怒。他们带着善意进入舆论场,希望能够为李行亮讨回公道。然而,在最新一期中,李行亮的“自洽”行为,让网友们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愤怒,他们的情绪开始失控,攻击行为开始以“善意”为名而变得肆无忌惮。
在这场舆论风波中,麦琳对李行亮的爱呈现出一种错位的关怀,“你想要苹果,但我却觉得梨好”。这种给予,虽然出自善意,却未必是对方所期望的。同样,网友们对李行亮的善意也是错位的,“你想拥有一个完整的婚姻,但我觉得你应该拥有自尊”。当李行亮未能对这种善意做出正向的反馈时,网友们感到了一种被辜负的愤怒,这种愤怒与麦琳的情绪高度重合——“你辜负了我”。
麦琳情绪化的“话赶话”表达方式,不仅让人难以把握核心信息,同时也伤害了他人和自己。而原本以理性探讨和善意提醒为目的的网友们,逐渐被愤怒情绪所主导,情绪化的表达开始主导舆论,甚至有人开始攻击他人的外貌和家庭,使用侮辱性语言。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评论家,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当愤怒和情绪化的言论成为主流时,我们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衷?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进入舆论场是为了理性探讨,是出于善意,而不是为了攻击和伤害?
随着夫妻二人的和解,这场舆论风波也应该平息。我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他们的选择,但应该尊重他们基于自身成长过程中建立的价值体系所做出的决定。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即使这些价值观与我们不同。我们只需保持善意,用理性发表观点,而不是让自己变成“最不愿成为的人”。
在这个舆论场中,我们是否应该慢下来,多一些思考。不要让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手;不要在愤怒的情绪驱使下,失去理性和判断力;不要在追求正义的同时,伤害到无辜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不认同,但应该尊重。不要让愤怒和情绪化的言论主导我们的判断,更不应该让这些言论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请保持理性,守住善意,莫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