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21日讯(通讯员 何艳飞)祁阳市积极推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技术,让摩崖石刻“活”起来,实现了与古代文人“元结”的跨时空交流,为游客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元且充满趣味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保存了唐代至民国的505方石刻,其中23方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然而,因受时间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浯溪摩崖石刻出现风化,一些石刻字迹已难辨别清楚。2023年,“浯溪碑林——中国石碑石刻数字焕活计划”被纳入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之一重点推进。
2024年,依托数字技术,浯溪碑林景区的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诞生”。这个摩崖石刻专题数字体验馆,集展示、体验、研学于一体,不仅将刻痕深度在0.01毫米以上的摩崖石刻文字还原,还利用互动屏幕、全息投影等技术,以浯溪碑林505块石碑数字修复成果为基础,建成中国石碑石刻保护应用之数字底座。
走进博物馆,游客将依次穿越“何千万年”“石崖天齐”和“可磨可镌”三大展区。在这里,数字化的元结形象栩栩如生,可与1300多年后的游客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游客只需轻触交互触控台,便能轻松接入中国摩崖石刻数据库,一睹从浯溪延伸至全国各地的摩崖石刻分布盛况,近距离领略中国摩崖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保护浯溪摩崖石刻这一历史文化瑰宝,近年来祁阳先后组织实施了浯溪摩崖石刻抢救性保护工程(碑刻本体保护)、东崖区危崖加固工程、安全防范工程,并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数字化勘察和保护应用工程。今年5月,“数字浯溪”项目之《大唐中兴颂》数字化成果在深圳文博会上亮相,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浯溪摩崖石刻的保护开辟了新路径,更为全球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