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正在发生……

大变革,正在发生……
2024年02月17日 16:31 子木聊房

文/子木

歇了两天,开始复更,把手里的事儿再支棱起来。

昨天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闭门茶话会”,基本都是各行各业资深研究者,里面的内容很有意思,很多都跟大家有关系,下面简单讲讲。

首先聊到的就是AI,AI去年火了一年,刚刚,奥特曼公司又爆出最新消息,发布的人工智能SORA,将重新“编码“视频行业。

从发布的真实案例来看,效果已经达到了二线工业水准,按照AI夸张的学习能力,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实现一流工业水准,甚至120分钟一镜到底,影视制作成本将颠覆性地缩减。

也就是说,未来只要你说出一个画面一个故事一个人物,AI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帮你拍一部影视作品……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找几十人上百人声势浩大地去“拍”,也不需要什么摄影组演员组服装组化妆组司机灯光等等庞大复杂的关系网。

很多人都在担心,视频AI的出现,会不会让很多人失业……

答案是肯定的,但要明白一个逻辑是:

AI不能完全替代人,但能彻底替代工具人。

什么是工具人呢?

机械的、没有门槛的、没有思考的工作者。

比如过年回老家,一个朋友说,他们从一线城市招聘了一个懂AI的大学生,然后把他们公司宣传部门好几个老员工都劝退了。

之前这几个员工做设计和PPT都是套模板,会议记录和宣传文案都是从网上复制粘贴,但现在这个大学生噼里啪啦对着电脑一顿操作,半天时间精美的文案和报告都出来了,整体效率和成本革命性改变。

小县城都实现了AI普及,更不可思议2024年AI将以怎样的裂变速度,成为社会协作的主流生产方式。

当AI大规模应用时,“创意”将变得异常珍贵。

比如一部影视剧,之前最贵的可能是演员、场地、特效后期,但未来最贵的,用黑泽明大师的一句话说就是:

如果你真想拍电影,那就去写剧本吧。

只需要纸和铅笔,剩下的都交给AI,一个人就可以创造一部影视剧。

从文字、编程、图片、视频,未来还可能扩展到更多的表现内容,AI对整个社会协作的改变,是颠覆性的,这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一些人会失业,但同时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公司。

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历代更新交替。

对此,我非常建议大家,若想提高个人的自我竞争力,都要花时间去学学AI,网上有很多教程,我也在星球里也分享过方法。

未来年轻人在就业的时候,简历上出现“熟练应用AI”,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加分项。

第二个话题是车。

汽车市场在2024年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尤其“合资品牌”将大量摆烂、倒闭,被围剿。

一位研究者说,目前国内合资车的技术还维持在前5-10年的水准,而价格却因为要保持渠道分销商的利润,严重超过本身真实价值,意味着,相对于新能源很难再有竞争力。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A和B打架,一不小心把C带走了,新能源卷新能源,没想到直接把合资车带走了。

年前年后,很多合资品牌都做出降价促销,但基本都没什么效果,因为降来降去,性价比依然比不上新能源,成本决定市场。

前几天,比亚迪又宣布,秦PLUS7.98万元起,打响2024年价格战第一枪,而且价格下降,反而带来的是配置升级,更低的油耗、更大的空间,直击消费者内心。

每年过年,相对于买新能源还是燃油车,都会引来巨大的分歧,其实开过新能源车的就很难再去开燃油车,体验相差太大了。

而坚持燃油车的,基本都是没开过新能源车,或者对跑长途有强需求,或者对品牌、马达轰鸣声有特殊爱好的选手。

当然具体买什么,还要看个人需求,实用性、情怀、面子都是不同象限的需求,因人而异。

但大趋势,是新能源车壮大,吞噬燃油车,而且在中国式规模效应下,造车成本会大幅下降,厂商在如此内卷的环境下,会有更强的动力创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未来4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将对BBA产生巨大的威慑力。

第三个话题是社会效率。

一个研究中外竞争力关系的研究者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说:

中国社会的系统运作效率是全球最强的。

他调研了很多国家,发现大都出现了严重的效率衰败问题,比如德国,号称是工业王国,但从上到下,都在以极其傲慢抵消的方式运作的。

德国铁路动不动就晚点、取消,有时候甚至还开反,票还死贵,地铁也经常出现问题。

在德国你去找顾问或者看医生,没有预约,恕不接待,15分钟来算是客气的,30分钟算正常,但凡是客户晚点5分钟,就会被阴阳怪气。

德国卫生部门因此还在2018年特地出过一个改革方案,要保证所有公保病人,在一个月内看上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相当于国内的赤脚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看不明白的就只能转诊,转诊继续等,通常在3-4周左右。 

但即使如此,国内还有很多人再说,国外的月亮就是圆。

这两年,身边也不少人走了出去,通过聊天发现,富人可能在外面会更幸福,但对于中等以及偏下的收入群体,出去就是遭罪。

回归主题,为什么中外效率出现了这么大的差距,归根结底在于制度逻辑,以及劳动力供应和诉求。

前者不提,主要讲后者。

中国劳动力太充沛,工作却很少,人们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起早贪黑,无限循环,为了养家糊口,可以做一切被要求的事情,而且对于秩序和逻辑的遵守,不会产生任何异议。

这也导致,现在一线大企业在高待遇的条件上,尽情要求员工996,很多二线城市的企业甚至都不给员工上社保,大多要求上6天班。这是需要被纠正的。

但德国这些发达国家不同,高福利高待遇,他们对生存和财富的诉求不会那么激烈,更尊重内心的需求、更追求自由,今天的活儿不干,谁也不能逼着我干。

所以这位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珍惜现有的资源,这么好的人力和“听话”的协作系统,如果在未来二十年,中国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太可惜了。

最后是房子。

关于房地产的部分由我分享,我没准备稿件,临时定义为“尊重事实”。

其实这两年的楼市的故事,可以简单描述为:

一个人不想再干这份工作了,甚至极度厌烦,于是头也不回选择了“裸辞”,心里倒是很爽,但回到家里,傻眼了……上有70岁老母,下有2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都在眼巴巴看着他。

“房地产”这份工作再怎么不好,也可以养家糊口,如果不想做了,就一定要找到能替代它的新工作,否则受罪的并不是做出决策的这个人。

这就是去年再三提到的“先立后破”。

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新科技,甚至未来的AI,想短时间替代房地产,带动上千万的就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认清这个现实,就很好理解最近几个月频繁出台的政策手段了,放开限购+PSL也在所难免。

但中国楼市还有一个问题,要么大涨要么大跌,很难像其他国家一样,维持在一个理性合理的交易逻辑上,这是因为中国太缺乏可投资的成熟理财渠道。

这就意味着,政策一点燃房价,人们就挤着跑进楼市炒房,政策一掐灭房价,人们就开始散崩离析。所以如何让楼市形成一种稳态就是最大的考虑议题,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年里,出政策一点一点试探的根本原因。

房价是经济的结果,但不是经济的原因。

包括上面提到的AI、新能源汽车还有其他产业进行规模效应和效率协作,都会带来财富的附加值,人们有了钱,才会考虑升级自身的住房需求。

但很多地方搞不清楚逻辑,也忽略了自身的基因,强行用房价带动大量新地炒作,积累的原始资本又没有很好的驱动产业升级,最后鸡飞蛋打,一地狼藉,投资者也跟着遭殃。

其实年后这波救市逻辑,都是一样的,对于房地产,救项目不救老板,对于股市,救龙头企业不救垃圾股和投机者。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市场良性出清的一次好的契机。

如果“房价是经济的结果”成为共识,那么在2023年洗牌之后,新的游戏将会变得缓慢,但价值也会逐步被清晰的表现,对于新一轮投资者,也更应该擦亮眼睛去寻找拥有好的经济结果的地方,共谋发展。

这次回家乡过年,也发现,之前不愿意出去的都在拖家带口去更好的地方发展了,不过直接跳跃了三四线城市,去了二线城市,而发展不明白的,则都回了小县城。

大城市和小县城,是攻和守,反而中间的小城市则变成了“灯下黑”,这个话题也很有意思,找时间我会出主题文章去分析因果。

总之现阶段的楼市没有更多分享的内容,主要就是等,即将迎来的3月,是阳春还是寒冬,将影响着接下来整年的房地产运势,大家要多加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