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诗性的“慢”日子(图)

享受诗性的“慢”日子(图)
2024年06月17日 05:33 天津日报

  前些日子知道王慧骐又出新作,近日蒙赠新书,捧在手心尤觉珍重。这本书的独特魅力首先来自书名,作者不是如常地用书名概括书的内容,而是以文章为基础提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这其实回答了浸泡在喧哗、快节奏世界中大多数人的疑问,给出了疗救的建议:远名利、远浮躁、远忧伤,拾起自己最初想做的事情,慢慢做。一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话语,却犹如醍醐灌顶,令人不禁大声叫好。

  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他在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点滴小事中获得的美好。全书分三个专辑:城市的体温、在地图上回家、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收入82篇散文佳作。写城市,从温度变化的角度体验城市生活的亲情友情,体悟人间阴晴圆缺;写故乡的家,感受到今日故乡已不是昨日的故乡了,于是我们只好“在地图上回家”,“所有关于父母和我们之间发生的过往,都将在记忆深处一次次地复活和再现”,读来令人泪目。正如《序》里所说:人间至美,莫过于情。我从这些散文篇章中,寻觅到了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一个“情”字。

  最喜欢书中“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这一辑,描摹人物,叙写真情,信笔写来能让你看清人物的眉目,感悟到他们的心情,触摸到他们的爱恨。更重要的是,作者不满足于写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而是有所思,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出对于当今社会的深刻思考,回答人们的各种疑虑。

  作者写了一位痴迷拍摄鸟儿的老同学,天性乐观爱开玩笑。有幸的是,这位老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好同事。他退休后就不见了踪影,同事群里终日“潜水”,直到有一天清晨我在瘦西湖散步遇到他,穿一身脏兮兮的迷彩服,戴一顶阔檐遮阳帽,胸前抱着一个炮筒似的相机,面对我的一脸惊讶,他自嘲自己现在成了一个“鸟人”。我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心,正如王慧骐在书中所说:倘若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不急不躁的,把自己想做、能做的事儿坚持着做好,那这个喧哗的世界或许也就慢慢安静下来了。

  在人世间走一回,或是相伴而行,或是擦肩而过,哪怕只是多看了几眼的陌生人,都会成为王慧骐笔下的风景。王慧骐善于记录过往人生的雪泥鸿爪,文字平实简洁,就像与我们喝茶闲聊,娓娓道来,亲切感人。王慧骐的文字,犹如在一锅沸汤里汆入一把小青菜,有悦目赏心的感觉,更有灵魂深处的触碰,显现出没有技巧的圆熟和处处讲究的文字功力。

  高洪波先生评价这本书说:“老友王慧骐诗心童心并存,慢中觅趣,静里悟道,寻常生活中有点石成金之妙,纷纭嘈杂的市声中传递恬淡之韵,是一部难得的哲思充沛之作。”其实,我初次领教王慧骐的哲思是在多年前,那时,他是诗人王慧骐。记得我有一本《江苏散文诗选》,书里收录王慧骐诗作多篇,一次活动中学生寻找朗诵的材料,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其中一首。当舞台上一群年轻的嗓音朗诵起《听小提琴独奏》时,满场诗情荡漾,至今记得那一句“心是音乐的创造神”,相信所有人都会被这内在的哲理打动。如今读王慧骐的文字仍会处处感触到一种诗性的脉动,那是他安放在散文里时时跃动着的诗心。不仅仅只是一句“安静做最慢的事就好”,那些诗性的意象、诗性的表达,全书俯拾皆是。

  在当今这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里,真正静下心来,去关注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情,慢慢去做,享受成功之前的过程,享受诗性的“慢”日子,就像王慧骐所感悟的那样,安静地去做那些最慢的事情,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