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显身手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图)

“能人”显身手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图)
2024年06月27日 05:08 天津日报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村居是“百宝箱”,更是“人才库”,集众智、汇众力,各显身手的“能人”让乡村生活多姿多彩。

  近年来,西青区大寺镇坚持党建引领、村居搭台、“能人”唱戏、群众受益,通过整合村居资源联动各方力量,深入挖掘辖区内党员、乡贤、热心居民以及具有特长爱好的“能人”,激发“能人”效应,通过“能人”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形成让居民“入圈”、治理“破圈”、幸福“出圈”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全面挖“能人”

  增添乡村振兴新血液

  大寺镇坚持“村居摸排+居民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发掘了一批有热情、有能力、有担当、有号召力的乡村“能人”,他们中有宣讲理论政策的“宣讲能人”,有化解矛盾促和谐的“调解能人”,还有开展便民服务的“服务能人”。大寺镇通过“能人”参与基层治理,有效助力乡村人才储备和文化传承。

  入户走访是村居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挖掘“能人”的有效途径。龙顺园小区志愿者王守勇就是社区网格员在下户走访中发现的“服务能人”。

  王守勇为人热情,经营着一家车辆修理部。“听说最近宣传电动车不上楼,我想借这个机会,帮大伙儿检查一下电动车电池。”在与下户走访的网格员交谈中,王守勇主动提出帮忙排查电动车安全隐患。

  “太好了,王师傅。下礼拜我们就组织宣传活动,到时您来给大家检测吧!”社区网格员发现了“能人”,如获至宝。

  利用好“能人”的一技之长,大寺镇各村居立足居民需求和村居重点工作,把“能人”变成参与基层治理的骨干,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联系群众、凝聚人心,将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赋能乡村振兴。

  对口用“能人”

  赋能乡村振兴新内涵

  大寺镇立足“实践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突出实效性,紧贴基层党员群众实际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分门别类发挥“能人”优势,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矛盾调解、助老为老、文化娱乐、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推动移风易俗,以文化人,提振榜样力量,不断提升居民精神风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能。

  第一次走进门道口村村史馆的人,都会被纯手工打造的解放初期老村村貌沙盘所吸引。这件栩栩如生的作品正是出自“宣讲能人”张恩贵之手。

  身为人民教师的张恩贵,退休后回到村里,编写了24万字的村志并参与创建村史馆,手绘图纸、手工“复刻”老村风貌等工作。在村党组织的推荐下,张恩贵加入了大寺镇模范宣讲团,并以村史馆为阵地开展宣讲。

  “这三座沙盘体现了门道口村村容村貌的变迁,我给它们命名: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每次有人来访,张老师都会声情并茂地讲起家乡的变迁。

  在大寺镇,各村积极挖掘乡贤加入镇司法所的“调解能人”队伍,养老问题、房产纠纷、财产分割、夫妻纷争……这些都是“调解能人”的负责范围。“调解能人”王姐在福特纳湾社区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每次邻里间出现“摩擦”,王姐都会跟随社区人员一起上门调解。王姐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她通过换位思考的沟通方式,用“拉家常”的态度,巧妙化解了一次次邻里纠纷。

  龙顺园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空巢、独居老人。很多老人需要定期去医院拿药,但因腿脚不便,拿药成了一件难事。“助老能人”李佩琴主动承担起为独居老人定期拿药的任务。这项任务不仅要详细了解每位老人的疾病和所需药品数量、种类,还要记住不同老人的拿药周期,有时要跑三、五家医院才能拿齐所有的药。不仅如此,李佩琴还帮老人们代缴暖气费、代买水电燃气,成了社区老人的“贴心人”。

  在泉集里社区有一支“邻里十八匠”志愿服务队,“民生能人”李志耀是服务队的骨干,居民的家具、家电出现故障,只要联系李叔,他就带着工具赶来免费服务。社区还有一支“姐妹裁缝队”,队长付梅每天忙着踩缝纫机,为居民送来的衣物锁边、换拉链、改长短。赶上逢年过节,她还带领队员们为社区独居老人做靠垫、被褥。巧手的“民生能人”们聚在一起,邻里有事、邻里帮。

  大寺镇还有一位“文化能人”,津门掐丝粉彩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高洪艳,义务讲授非遗文化体验课,带着居民用掐丝技艺制作扇子、相框、纸巾盒等工艺品。今年,高洪艳把非遗工作室和非遗课堂搬进了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进学校、企业义务讲课,传播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激励引“能人”

  展现乡村振兴新作为

  党建引领、村居搭台、“能人”唱戏、群众受益。在实践中,大寺镇不断探索如何激发“能人”活力,努力形成“一人示范、带动一片、众人参与”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为了让更多村居“能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大寺镇着力打造“村居能人库”,支持“能人”组建志愿服务队,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项目和“志愿服务六个一批”等选树活动为抓手,推动村居强化品牌意识,激励引导各类“能人”,发挥“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创立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近年来,大寺镇涌现出以“宣讲能人”为主力的“模范宣讲团”,以“民生能人”为主力的“六格六管服务队”“邻里十八匠服务队”,以“服务能人”为主力的“姐妹裁缝队”“裁剪时光工作室”,以“调解能人”为主力的“王姐工作室”,以“巧手能人”为主力的“春之家手工坊”“静待花开手工坊”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及多个志愿服务项目,丰富了基层公共服务供给。

  每月一期的“文明市集”活动,还有“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展示活动,大寺镇积极向村居“能人”们发出邀请,为他们提供展示舞台,居民们可以在“文明市集”上享受到“能人”们提供的义务剪发、手工教授、法律咨询、电动车电池检测等服务。

  同时,大寺镇积极关注各类赛事,支持“文化能人”到更大的舞台展示风采。“天津好人”刘桂英带领的王村舞蹈队、王冬梅带领的纳湾舞社代表队屡次在市、区级广场舞大赛中斩获佳绩。此外,为支持“姐妹裁缝队”“巧娘手工坊”等“手工艺能人”队伍的发展,大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探索与区域内制衣类企业达成群团共建合作,为培育“能人”队伍品牌提供资源支持。

  一次宣讲、一场活动的影响可能是微弱的,但长久坚持、点滴积累定能形成“能人效应”。大寺镇积极利用镇级微信公众号“活力大寺”实时推送“能人”活动动态,并鼓励各村居以图片、短视频、微宣讲等形式宣传村居“能人”,使“能人”在群众中有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居民了解“能人”,吸引更多居民成为“能人”,共同加入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大寺镇还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挖掘、孵化村居“能人”资源,探索“能人”运作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的新城镇建设,聚势启航促进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