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中青校媒(北京)2024年会暨第十七届学生主席团换届大会

预告 | 中青校媒(北京)2024年会暨第十七届学生主席团换届大会
2024年05月24日 11:41 青年观察家

时光作渡,笔墨成书又是岁月一载

又是青春依旧校媒,可亲又可爱的字眼

陪伴我们走过又一个春夏秋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人文楼勤学厅

5月24日(周五)下午

一场属于我们的校媒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开拓创新,交流共享

中青校媒(北京)2024年会

暨第十七届学生主席团换届大会

期待您的到来!

中青校媒(北京)作为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青年报社北京记者站和中青校媒的指导下开展活动。中青校媒是中国青年报社2008年牵头发起的高校校园媒体交流合作平台。该平台致力于引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既脚踏实地追求向上向善好活法,也仰望星空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挺鹰担当。

5月24日,中青校媒(北京)通过召开2024年第十七届学生主席团换届大会,进一步了解全市高校会员媒体发展脉络的同时,也为全市多所高校的百余家会员媒体搭建相互学习、深入交流的平台,为中青校媒(北京)下一年度工作的更好开展夯实基础。

 年会概况

年会主题

开拓创新,交流共享

中青校媒(北京)2024年会

暨第十七届学生主席团换届大会

活动单位

指导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北京记者站 中青校媒

主办单位

中青校媒(北京)

承办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

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24日(周五)

活动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人文楼勤学厅

特邀嘉宾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北京记者站站长

中青校媒(北京)秘书长

刘世昕

北二外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俊伟

北二外党委宣传部

马宪超

北二外党委宣传部

唐恩思

中国青年报社校园部记者

罗希

中国青年报社校园部记者

王军利

中青校媒(北京)历届及现任成员

中青校媒(北京)第十三届执行主席

胡珺山

校媒代表

中青校媒(北京)第十六届主席团

中青校媒(北京)第十六届主任及部员代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东方新闻社成员

会员媒体代表

中青校媒(北京)会员媒体指导老师、学生代表

以及广大热爱新闻事业的校园媒体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在原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基础上于1964年10月成立的,是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先后隶属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领导。2000年2月,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2022年3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

点击查看 10语种深情演绎《但愿人长久》)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先生都曾在学校弘文励教。从二外走出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中联部原副部长刘洪才、徐绿平,外交部原副部长程国平,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信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江波,世界旅游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士军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

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现设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洲学院、欧洲学院、中东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政党外交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基础科学部、贯培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区域国别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现有各类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68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留学生1100余人、贯培生700余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近千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项目2人、翻译终身文化成就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海外引才专项、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深翻译家等各类省部级人才40余人。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行业导师等130余名,拥有外国专家50余名。

(点击查看 北二外宣传片《语化成蝶》)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打造区域国别、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两个校级科研平台。设有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区域国别高等研究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动漫文创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国红色旅游研究院、中华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近40个科研机构,其中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7个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翻译协会、北京漫画学会、北京旅游学会等重要学术组织,编辑出版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导刊》《跨文化研究》《阿拉伯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

学校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学校与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的19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合作科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年均赴外留学学生500余人,年均接收外国留学生1500余人次。学校与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巴拿马大学合作共建了6所孔子学院。

一甲子薪火传承风华正茂,新征程勇担使命再谱新篇。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己任,以“融中外、兼知行”为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强化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建成具有鲜明“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精彩流程剧透 

 出行指南 

建议乘坐地铁1号线,于“传媒大学地铁站”下车,行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门,刷身份证或填报身份证号进入。

门口设有会议易拉宝指示牌,便于您快速定位。进入校园后,您会立刻看到一座红楼,这便是人文楼。请从侧门(西配楼门)进入,并跟随指示牌前往位于一楼的勤学厅。

开拓创新 交流共享

这一次

中青校媒(北京)与你并肩

愿在未来的日子里

继续以专业的精神和热情的态度

书写更多的精彩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