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主变股东”润阳化债9亿,对赌要求在规定时间前上市

“债主变股东”润阳化债9亿,对赌要求在规定时间前上市
2025年02月28日 09:08 华夏能源网

处于舆论关注焦点的润阳股份,挥别通威股份后又有新的情缘故事发生。

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获悉,2月25日,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SZ:300724)与奥特维(SH:688516)双双公告称,拟以债权转股权方式向润阳股份增资,共涉债权9亿元。

对于正缺钱的润阳股份而言,债权变股权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债务压力,还能实现与设备企业的深度绑定,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润阳股份宣告重启上市计划。根据润阳股份与两家公司签订的协议,本次投资附带有对赌条款,润阳股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A股IPO上市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

一系列积极消息的传递,预示着润阳正从艰难谷底一点点爬出来。如果能摆脱困境并成功上市,这将是又一个涅槃重生的好故事。

卖货卖成了股东

捷佳伟创是TOPCon电池设备龙头企业,奥特维是光伏组件设备串焊机头部企业,与润阳股份均有深度合作。

受主产业链洗牌影响,这两家设备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客户欠款问题。2024年三季度末,捷佳伟创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高达51.87亿元,奥特维也达到25.57亿元,分别占到各自总资产的13.87%和17.47%。

而润阳股份就是欠款客户之一。截至2024年底,润阳及其子公司的对奥特维欠款1.8亿元,对捷佳伟创欠款7.2亿元。

根据投资协议,捷佳伟创将7.2亿元债权转为4050万股,奥特维则将1.8亿元债权转为1012.5万股。交易完成后,两家设备商将分别获得润阳股份8.09%和2.02%的股份,跻身润阳股份第四和第七大股东。

捷佳伟创公告的润阳股份前五大股东情况

据了解,此次债转股以润阳股份80亿元估值为基准,较此前通威股份收购时最高100亿元的估值缩水20%。

捷佳伟创和奥特维在公告中均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旨在尽快化解客户欠款问题,加快公司货款回收,降低公司坏账风险,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与客户的合作。

对于这两笔交易,很多业内人士给予了积极评价。在光伏行业陷入寒冬后,大量企业现金流吃紧。奥特维、捷佳伟创如果强行收债,万一导致润阳资金链断裂或破产,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通过债转股减负,既避免客户崩盘,为未来设备销售保留稳定客户,还有可能享有到上市之后的数倍投资收益。

为了确保投资收益,两家设备商都设置了保底协议,与悦达集团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书:润阳股份、润阳股份创始人陶龙忠、悦达集团及其控股公司承诺,润阳股份要在五年内完成IPO上市(A股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否则需要回购股份。

早在2023年8月,润阳股份IPO注册申请就已获证监会批准,即将登陆创业板。然而润阳股份却迟迟没有发行上市,最终因IPO注册批文失效而终止。对此,润阳股份最新表态说:公司从未放弃在资本市场上市的计划。

润阳困境正在好转

设备商“卖货卖成股东”虽然有几分无奈,但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即润阳股份的财务困局正在好转。

润阳股份是光伏电池片小龙头,在2020—2022年连续三年全球出货排名前三。

但受一体化扩张影响,润阳股份一直债务压力较大,2022年资产负债率达81.99%。在2023年以来的行业技术迭代中,拥有巨大PERC产能的润阳订单大减,2024年跌出电池片出货前五榜单。

同时,润阳股份业绩也开始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5.96亿元。另外受IPO失败影响,债务危机随之爆发。2024年中,润阳股份还曝出降薪裁员、多个基地停产甚至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负面消息。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润阳债务合计298.6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9.6%。

2024年8月,通威股份(SH:600438)一度宣布计划以不超过50亿的资金增资+现金收购方式并购润阳51%股权。但2025年2月14日,这一并购计划宣告终止(参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报道《情人节的伤心故事:“光伏史上最大并购案”缘何告吹?》)。

在去年10月,盐城国资旗下的江苏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完成了10亿元增资,其资金压力由此缓解。江苏悦达集团还给予了润阳股份订单支持,润阳股份旗下云南曲靖电池片基地和建湖电池片基地分别于2024年10月和12月复工复产。

2024年8月3日,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到润阳股份考察交流

“这次增资的主要原因,是继悦达成为大股东增资后,润阳的资金链夯实了,各基地也在复工复产。海外尤其是美国业务蒸蒸日上,市场整体还是看好润阳发展的。”近日,润阳股份方面对媒体做出如上答复。

国资接盘后,润阳股份于2024年9月发生管理层调整。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乃文兼任润阳股份董事长;陶龙忠的职务则由董事长调整为总经理;润阳股份总裁唐骏近日则被媒体确认已离职。

润阳股份这段曲折经历,为当前光伏债务重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即在地方政府协调下,通过“国资接盘+产业链债转股+绑定上市对赌”,稳定企业基本面,以未来前景化解短期风险。预计润阳股份会将这一化债模式复制到其他债权人身上,光伏行业企业亦可能借鉴使用。

只是短期财务危机虽得以缓解,企业完全实现困境反转还得看经营情况。当前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尚未结束,润阳股份要穿越周期,还有不少坎儿摆在前进路上。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