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舌、挖目、寸磔,与国俱亡的李若水有多壮烈?

割舌、挖目、寸磔,与国俱亡的李若水有多壮烈?
2024年06月26日 20:41 作家邓海春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后者死相凄惨但流芳百世,尽管并不知晓自己的举动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大宋灭亡的靖康二年(1127),被俘的李若水以自己的刚烈不屈,获得了“南朝一人”之美誉。

一、官家无能,败亡已定

为北宋灭亡埋下伏笔的正是有着“六贼”之称的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以及重用这些人的罪魁祸首——宋徽宗赵佶。作为“文化人”,宋徽宗对书法绘画的兴趣高于治国,蔡京则以书画达于禁中,又经常劝说宋徽宗身为皇帝就应当享乐,“陛下当享天下之奉”,凭借宋徽宗的欢心几度任相。

北宋的富庶是属于汴京里那些达官贵人的,老百姓们只有缴不完的苛捐杂税,就在蔡京和他的党羽们为赵佶粉饰着“太平天下”时,底层人民纷纷不堪重负起义反抗,其中最声势浩大的当属方腊起义了,虽然并未推翻宋王朝的统治,但沉重地打击了宋朝地主阶级在东南地区的黑暗统治。

而在北方与北宋、西夏并立的辽国虽然也是日薄西山,但在它手底下的女真族长完颜阿骨打正带领着部下走上崛起道路,其建立的金国更是在日后覆灭了大宋。介于辽夹在宋金之间,两国使臣频繁接触并达成“海上之盟”,约定共同灭辽,但短视的宋朝统治者却并未想起“唇亡齿寒”的典故。

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被扑灭,宣和六年(1124)辽天祚帝逃亡漠外,金国也兑现了盟约,将燕京及所属九州中的西部六州归宋,在宋徽宗的眼里,内忧外患都已解决,加上金国如此言而有信,自己自然可以继续享乐,可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大宋已经被金人视作粘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

二、积蠹已久,耿耿烈臣

宣和六年(1124),已经老到“目昏眊不能事事”的蔡京再度被宋徽宗起用为相,政令皆由其小儿子蔡眥执掌,可蔡眥也不是忧国忧民的好人,在家族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蔡眥和他的妻兄韩木吕恣意为奸,窃弄威权,遭到了蔡眥长兄蔡攸的攻击,并不是因为蔡攸心怀正义,而是他早已自立门户,和父亲互为政敌。

眼见朝堂如此混乱,刚到而立之年的太学博士李若水还天真地劝说尚书左丞李邦彦起来反抗,认为国朝艰难是因为“积蠹已久,致理惟难”,力荐李邦彦要礼贤下士,“置驿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可这番肺腑之言并未得到李邦彦的采纳,毕竟这位左丞也是阿谀顺承谄媚充位而已。

眼看右丞白时中早已沦为蔡京父子的发声筒,左丞李邦彦称病告退是因为不满上位的是蔡眥而不是自己,李若水打算自己上了。靖康元年(1126),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去世,刚继位的宋钦宗赵桓打算按照以往大臣去世后的待遇来安葬高俅,李若水直接开喷:“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虽然宋钦宗没有真的鞭尸,但也同意草草处理这位活跃在父亲身边的佞臣。

虽然是被父亲强行甩锅当了皇帝,但宋钦宗在即位之初还是有些收复故土安定国家的想法在的,金太祖、金太宗虽然都答应将朔、武、蔚三州归还于宋,但当时的主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不仅不答应,反而还想以此为借口攻伐富庶的大宋。为了拿回三镇,李若水自告奋勇前往,被宋钦宗予以厚望。

三、靖康之耻,凌迟不屈

李若水在云中与完颜宗翰达成合约后南归,没想到金兵不守信用,竟发兵攻宋,李若水向宋钦宗言明“言和议必不可谐,宜申饬守备”,但由于宋钦宗摇摆不定的性格加上投降派的大臣们煽风点火,导致错失了最好的反抗时机,金兵攻下开封外城,命宋徽宗赵佶到金营投降。

宋钦宗代父入金营,被百般羞辱不说,还签下种种亡国条约,可这样丝毫没有满足金人的胃口,又再度要求宋钦宗到金营商谈,直到这时,李若水等人都并未意识到金人是打算灭亡宋朝,甚至李若水力劝宋钦宗入金,“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哪成想这正中金人下怀,宋钦宗和李若水等人沦为阶下囚。

为了彻底屈服宋朝,金人又强迫宋徽宗入营,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已经懊悔不已的李若水死死抱住宋钦宗,还破口大骂金人都是狗辈。完颜宗翰非常欣赏这位忠烈之臣,打算收复李若水为自己所用,可就算许诺再好,李若水都未曾动摇,直言“忠臣事君,有死无二”

由于无法一口吞掉大宋,金人又提议另立新帝,完颜宗翰来询问李若水,又是被后者一顿痛骂,“汝为封豕长蛇,真一剧贼,灭亡无日矣”。但言语的激烈却无法阻止亡国的事实,金人先是破开李若水的嘴唇割下舌头,后又挖出他的怒目,断去他的手指,眼见李若水依然不肯屈服,最终将他凌迟处死,李若水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哪怕没有李若水劝宋钦宗入金营,北宋灭亡也不过是往后推延了几日,但能在如此年轻之时仍然抵住诱惑,不做亡国之臣,如李若水故事者又有几人?宋亡在际,有种师道、李纲、张叔夜等善战者谋勤王之法,有李若水、赵鼎等刚正者拒投降之策,可惜徽宗、钦宗宁愿相信手握屠刀的金人,也不愿为了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而顽强抵抗,与苟且偷生的他们相比,李若水那颗刚烈不屈的心如同明珠蒙尘,何其可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