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毛细通道进一步缩小到纳米/亚纳米尺度,如何描述这个尺寸下的毛细凝聚现象呢?
■ 视频链接:
https://v.douyin.com/2PcY9Vg/
本视频发布于2022年6月4日,点赞量已达1948
■ 精彩呈现: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徐若雅同学等人制作的动画视频《原子尺度下的毛细凝聚》入选了科技部的“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http://news.ustc.edu.cn/info/1055/78145.htm)。这个视频介绍的是科大工程学院王奉超教授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教授合作的成果——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的新理论,论文发表在《Nature》上。
我在2020年就介绍过这项工作,说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极限尺度下的毛细凝聚现象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微电子、制药、食品等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当时不少读者说看不懂,那么看了这个软萌的动画之后,你是不是就懂了呢?
· 以下为徐若雅动画的解说词·
你可能会注意到,水在玻璃杯壁处的液面要比中间略高一些,这是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对玻璃是浸润的,也就是说,水和玻璃接触时,接触角为锐角,水更倾向于在玻璃表面铺展开来;相对的,水对荷叶就是不浸润的,水落在荷叶上时,会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水珠。
对一杯水而言,弯曲界面的范围太小,几乎不会影响到水的性质,可以把水面当成平的来处理;但是当系统变小时,就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比如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浸润液体会在细管道内自发地向上爬升。钢笔的笔尖利用毛细作用引墨水。植物能生长也得益于毛细现象:土壤中的孔隙形成了天然的毛细管道,地下水顺着这些管道向上爬,才能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植物体内的导管也是毛细通道,将水逆着重力向上运输,让水参与植物的光和作用等生命活动。再比如,我们即将讨论的毛细凝聚现象。
在毛细作用下,水在玻璃管内爬升。玻璃管越细,水爬升越高。
水蒸气为什么会凝聚呢?我们可以简单认为,空气只能承载一定量的水蒸气,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到超过了一个临界点,多余的那部分只能从空气中跑出来,凝聚成水。我们可以用蒸气压表示气体的多少,水开始凝聚的临界压强叫做饱和蒸气压,我们说的相对湿度,就是当前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分压和饱和蒸气压的比值。
对小的通道,情况又有不同:受表面张力和弯曲界面的影响,水在小通道内会更容易凝聚:在分压没到饱和蒸气压的时候,水就凝聚了,这就是毛细凝聚现象。凝聚压强的变化被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后来被册封为开尔文勋爵)在150年前定量描述:知道通道的尺寸、液体和固体材料间的接触角,我们就能通过当前的温度、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系数等一系列常量算出新的凝聚压强。该理论后来被称为开尔文方程。这是一个描述宏观体系的方程,但是已经被证明可以精确描述尺寸在10纳米左右(约千分之一人类头发直径)的通道内的凝聚现象。
但毛细通道进一步缩小到纳米/亚纳米尺度,只有几个原子那么大,通道内可能只能容纳一两层水分子,“弯曲液面”不存在,没有曲率半径,开尔文方程就不适用了。如何描述这个尺寸下的毛细凝聚现象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中科大王奉超教授和2010年诺奖得主Andre Geim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用石墨烯搭建的纳米毛细通道里,测量了水的凝聚压强,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开尔文方程的新形式。
原子尺度下的物质难于直接观测,如何表征通道内是否发生凝聚呢?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由于通道上下表面的相互作用,通道内没有水的时候,通道上壁面是向内凹的。当凝聚发生时,水“填充”进通道内,把壁面“顶”起来,这样,通道壁面的“变形”就消失了。这个变形可以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湿度不同的氮气,记录通道壁面的变形情况,就可以测定水的凝聚情况。
为了解释实验现象,王奉超教授认为,石墨烯通道内的毛细凝聚主要是因为固体和液体界面的相互作用。他放弃了原开尔文方程中弯液面的曲率半径、接触角等在微观尺度下无法准确定义的概念,转而考虑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
传统的针对宏观体系的力学理论假定介质是连续的,因此固液界面能可以看成一个常数。但是微观尺度下,实验上已经观察到液体在固液交界处呈现明显的分层结构,连续介质假设未必仍然适用。王奉超教授研究揭示了固液界面能的尺寸效应,修正了经典的开尔文方程,建立了纳米限域毛细凝聚的新理论,对该极限尺度的最新实验结果及其力学机理进行了合理解释,阐述了固液界面力学作用在纳米/亚纳米尺度的毛细凝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该成果以Capillary condensation under atomic-scale confinement 为题于12月10日发表在 Nature 上。
毛细凝聚现象在在微电子、制药、食品和其他诸多行业中都非常重要。这次突破将加深我们对毛细凝聚现象机理的理解,进而可能在多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
“经典力学理论已经在宏观尺度上对固液体系给出了优美的描述,但在微观尺度上还缺乏普遍适用性;我们希望可以继续研究,对微观世界的固液界面现象也给出合理的解释。”王教授说。
■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责任编辑:KK.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