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不讲武德,都要成“大散户”了......

机构不讲武德,都要成“大散户”了......
2022年02月21日 12:00 理财巴士

在经过春节后几天的大幅波动,股市在上周终于平复了下来。

但小巴有时候回想一下那些大幅波动的场景,不免想起一直都有个说法,是说咱们A股波动那么大,急涨急跌,是因为散户占比太高,这种情况应该会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提高而减轻。

因为机构的投资行为通常更理性,注重长期价值投资,不像散户那样有高频的交易行为。这也是所谓的,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有重要意义。

那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现在咱们机构投资者的比例确实在大幅上升,从中基协的数据来看,截止2021年三季度,公募基金的规模有23万亿,比2019年的时候增长了83%,而私募基金也有19万亿之多了。

(来源:中基协)

但反观股市的波动情况,机构占比的提高貌似也没怎么降低波动,有时甚至是制造泡沫的强大推手,追涨杀跌。

就是一些机构也跟着散户化了。

比如抱团内卷。

抱团金融,抱团消费,抱团互联网,抱团科技......大家的信息渠道差不多,为了能够跟上涨幅,或者为了不至于因为差异太大而导致业绩大幅低于同类,于是配置变得越来越一致,都挤在那些核心资产赛道股上。

然后在这种路径依赖之下,新发行的产品很多也是倾向于买入原来旧产品的持仓,旧产品业绩更好之后,再发行更多新产品,这时候投资者们看着业绩那么好也喜欢追着买。

那么在不断的正反馈循环之下,当然就容易把抱团板块的股价推得很高了。

(来源:招商证券)

除了抱团之外,在发基金的时候为了聚集人气好卖,还喜欢各种蹭热点。

什么一带一路,VR,元宇宙,只要热点在,就可以成为爆款,吸引来一大波资金。

但当股价涨到高溢价,透支未来几年业绩,好故事难以撑下去了,开始有逃兵出现之后各路机构也集中的调仓换仓,那么砸起来的时候自然就很猛。

还有私募基金这边,最近不是有新闻刷屏,说上千只私募产品跌破0.8元的警戒线,这里面还包括上百只百亿私募。

如果跌破警戒线,临近0.7元清盘线的话,私募基金不仅不能趁低捡便宜货,反而得为了保护净值减仓杀跌。

有警戒线和清盘线的私募产品,一般都是设置这个点位的规则,大家都那么干的时候,趋于一致性的话,就会加剧市场波动。

现在也是引起了大家对私募这些事后风控规则,是否合理的讨论。

所以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整体影响下来,市场还是那样的暴涨暴跌,即便叫嚷着“挺起A股的脊梁”也没啥用。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机构散户化的现象呢?

很多行为扒到底,其实都是和利益相关,TA的屁股坐在哪里。

比如,无论是基金公司的收入,还是基金经理本身的收入,都和基金管理费挂钩,而管理费是按基金规模去提取的。

那么规模越大,自然管理费收入就越高,也就是说只要基金卖得好,基金是赚是亏人家都有钱入袋。

所以你说是不是往热点去蹭就好卖,追抱团题材就容易吸引更多人投资,然后把规模做大。

之前跌得猛的时候,多家基金公司还开启自购模式,给大家增强信心,但要按小巴来说,还不如在市场大热,基金规模水涨船高之时,提示风险并且在行动上给基金限购,要来得更有诚意。

当然,这种动作也会涉及到择时的问题。

除了管理费的诱惑之外,基金经理还有短期考核和排名的压力,而各种销售平台又有各种自定义的排名花样,你排名高,渠道在推广的时候也倾向于把更多资源分到给你,那这就容易让一些基金经理动作变形,做短周期的投资,大搞风格漂移。

说到销售平台,支付宝的基金销售榜单最近不就被吐槽。

原因是之前极具人气的,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最近突然在支付宝基金销售榜单上消失了,支付宝的解释是市场波动太大,医药基金也亏得猛,投资者们买得更多是那些偏稳健的固收+产品。

后来有投资者反驳说,这只基金依然位列其他平台的热销榜单,是不是支付宝觉得这只基舆论不好,所以手动撤下榜单?

于是支付宝再次出来回应道歉,说榜单改了规则,同期净赎回的产品不再进入榜单,但没及时更新同步页面,所以给大家造成了误解。

但要按小巴来说,无论规则怎么变,本身这种销量榜单的设置就有诱导小白追高入坑的问题,明摆着是互联网流量的运营打法。

在投资里面是不能这样跟风的,某款产品越受欢迎,特别是市场行情很好之时的权益类产品,跟着买入就越容易掉坑。

如果之前的热门没什么人关注了,反倒可能会是比较好的买入时机。

(仅展示,非推荐)

所以销售渠道这边如果总是倾向于卖好卖的基金,反过来也会促进基金经理的短期操作。

甚至有搞直播的基金公司人员表示,大家都是在用短期业绩拉流量,投资者在直播里也是聊没两句就拿你的业绩说事,所以有时候也很难不随大流。

当然,现在机制上已经有了一些改进,比如基金公司内部考核长周期业绩,还有基金投顾也开始做起来了。虽然咱们看好基金行业的发展,良心基金经理当然也是有,但不得不说,所谓“去散户化”还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成熟市场如美国,也是经历200多年发展,从散户为主到机构投资者为主,而且人家是大量的个人养老资金入市。也就是说,这里面大多是长线的钱,个人没法随意支取。

但咱们目前入市资金的钱,很多还都是中短周期,不少人还是用炒股的思路去炒基。

提升一点来说,不妨把“机构化”看作是一种思维。

如果机构追涨杀跌炒题材的话,那么显然是顶着机构帽子,做散户化的行为。而如果普通投资者愿意拉长自己投资的久期,做长期配置的话,即便力量再小,也起到了机构那样理性的“稳定器”作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