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大佬:2024还要磨底一年?

机构大佬:2024还要磨底一年?
2023年12月06日 12:00 大巴-理财巴士

最近,陆续有机构和大佬发布2024的展望和预测了。

小巴捋了一下,有3个点值得和大家聊聊。

1、关于中美

今年资金外流压力很大,A股被压制着起不来,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加息。

洪灏就提到,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汇率回报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波动非常剧烈,从去年底的7.3,涨到了今年1月的6.7,然后又一路跌回7.3的位置。

对于一个海外投资者来说,这里面就是10%-15%回报率的差异。

(美元对人民币走势 来源:百度股市通)

洪灏还爆料,香港的很多私行,甚至可以帮客户做人民币套利的结构性产品:

用2.5%、2.6%的利率把钱借过来,然后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再买美元资产,赚6个点无风险收益;

到期之后,人民币贬值了,再把人民币买回来,还一个2.5%、2.6%的利率就行。

为了提振经济,央行必须保持宽货币,但当汇率到了7.3附近的时候,又会出手干预,政策应对有迹可循,所以交易的价差在整个2023年非常稳定,幅度也很宽,收益妥妥的。

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一个松一个紧,相差度已经大到了历史最高,洪灏的看法是,达到极值的时候,就会均值反转。

(来源:思睿集团)

对于明年,可以看到机构的共识基本就是,美联储加息会告一段落,但降息时间说不准。

比如中信,预计美元周期的强弱转换将在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现,首次降息时点是在明年年中前后。

高盛则认为,首次降息会在明年四季度,而且和其他经济体相比,美国经济韧性看起来更强,如果其他大国没有实质性的意外上行,大家很难对美元长期走弱抱太大信心,所以倾向于认为,美元将会继续走强。

不过投资大佬张颖,给出了他实地考察美国之后,一些更微观的思考:

→美国的郑智分裂严重;

→很多美国公司没有解决人均效率恢复的问题,那些因为疫情远程办公的人,还没有回归办公室;

→在电动车、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向上,中国在全球有系统性优势,只因劳动力成本迁移到海外的,对中国先进制造产业链没什么威胁;

→“卡脖子”肯定会有,但硬脱钩不可能,未来会有一波中国公司全球化2.0,把中国优秀的制造能力外溢出去。

作为一个投资人,张颖也直说现在确实不是遍地黄金的时候了,但也正因为资金没那么充裕了,反而变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市场太过关注短期负面因素,忽略了一批优质上市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可以看到,张颖对咱们未来的发展,还是保持乐观的。

2、关于A股

估计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明年A股会怎么走的问题了。

作为外资机构代表的高盛,预计明年沪深300上涨15%,而且预计明年中国GDP同比增长4.8%,这个预测属于是比较乐观的了。

国内机构的看法,11月底开的分析师大会,半夏投资,也就是李蓓所在的那家公司,就已经做了个调研,结果显示:

大部分分析师认为,明年市场会在±15%以内窄幅震荡,市场风格依然是小盘优先。

李蓓自己更乐观,说当前是中长期和中短期共振的底部,而不仅仅是小周期底部,所以A股大概率有超越5年一遇级别的牛市。

洪灏则谨慎的给出了个区间,预计明年和今年类似,大概在3000点-3500点区间震荡。

理由是,汇率的影响会变小,经济和房地产的影响仍在,虽然财政发力会引发一些脉冲行情,但假设经济增长稳在5.5%左右的话,也和今年差不多,那么人的情绪可能也就支撑不了估值扩张。

(来源:思睿集团)

说得有理有据,但小巴还是要再次强调,预测归预测,不能完全以此来做行动依据。

比如有人会说,听洪灏这么个分析法,明年还是和今年一样,继续磨底,那我不如还是再等一年,等牛市开始起来了,再进场岂不更好?

但这其实是一句废话,如果真有人有那个本事,预测出牛市什么时候开始起来,那么多牛B大佬,还用得着在熊市里面买股票挨揍吗,他是不是傻?

牛市什么时候开始,是牛市到中后期,甚至已经结束了,大家回头一看才知道,那个位置就是牛市开始的地方,而不是预测来的。

但往往就是那些各种找预测,熊市不敢买,牛市涨起来就疯抢的人,成了接盘的韭菜。

到底股市明年是继续磨底,还是上涨15%就到3500点,谁也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对于普通人,完全不必靠这个来行动,只需要回到当下,确认是不是便宜,是不是底部区域,就够了。

3、关于分散配置

分散配置这个理念,咱们一直在倡导,这是普通人面对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策略。

而小巴发现,在个人的投资建议上,也有越来越多机构和大佬开始强调这个东西了:

高盛提到,2023年是现金主导,2024年更平衡的资产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每种资产类别都至少能防范一种关键的尾部风险,比如衰退风险上升,债表现会更好,而如果美联储降息的时间早于预期,股市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

张颖表示,要保护好自己的财富,不要把之前“时代红利”下赚到的钱,在今天用自己的“努力”和“真实能力”亏掉,尊重专业、尊重耐心、尊重分散式布局;

洪灏则说,操作上不可激进,全球配置、多资产配置很重要,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资金全押在房地产上了,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布局。

就如咱们之前所说,每一次社会问题爆发,总有人会成为代价被出清,家庭资产负债结构越不合理的普通人,抗打击能力越弱。

而科学的分散配置,就是在风险来临时能够“反脆弱”的一个简单有效策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