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新买断式逆回购,“放水的新时代”?

央行上新买断式逆回购,“放水的新时代”?
2024年11月11日 12:00 大巴-理财巴士

最近,央行推出了一个新的货币工具——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逆回购我们都知道,怎么理解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常见的逆回购,就是商业银行把手里的有价证券、国债等资产抵押给银行,从央行手里获得资金,到时间了连本带利还给央行,赎回资金抵押的资产。

商业银行拿资产出来抵押,找央行借钱,这就是质押式逆回购。

而买断式逆回购的最大区别是,资产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以前商业银行只是拿资产出来抵押,资产冻结在央行那里,买断式逆回购资产的所有权,直接到央行手里,央行可以把这些资产流入市场交易,只要保证商业银行到期来赎的时候,有资产可以赎回就行了。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拿到了大量商业银行手里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可以到二级市场里买卖。如果商业银行的质押到期,央行就要到二级市场买那些债券,还给商业银行。

央行在二级市场一买一卖,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就来了。

另外一个区别是在利率上,传统质押式逆回购是固定利率、数量招标,而买断式逆回购是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质押式逆回购,央行会事先决定好操作利率,利率是透明的;而买断式逆回购则是央行事先确定操作额度,参与的机构自行申报利率,以中标机构的操作利率为准。

(来源:中信建投)

比如10月,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期限为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买断式逆回购补充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短板。

央行常见的流动性投放工具,一般有: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还有降准。

一年以下一个月以上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比较欠缺,买断式逆回购刚好填补了这部分的空缺。

所以,买断式逆回购可以更加精细化管理市场的流动性,也是和发达国家接轨的一种表现。

海外发达国家央行回购主要以买断式为主,欧洲央行回购是完全的买断式,美国也是,日本是买断式和质押式并存。

当下这个节点推出买断式逆回购,也可以应对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有1.45万亿的1年期的MLF到期。

央妈开始给金融系统供水了,加上10万亿的传闻,之前有小伙伴发来消息,说担心新一轮的通胀。

小巴看了下,10万亿的说法,是9月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提出来的。

虽然后来又出来解释说,此前发言的重点并非“10万亿”,而是“为了稳定经济,有必要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但刺激经济的指向性很明显了。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出席世界银行组织年会,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候说:中国的经济刺激规模会“相当大”。

具体刺激的力度,我们放在下次再说,但对于担心通胀的问题,小巴的看法是:

我们依然在通缩的边缘,所以肯定需要刺激经济,温和的通胀也是要有的。

要知道,通缩比通胀更加危险。

通缩意味着经济不景气,大家不愿意或者根本没能力消费,产品卖不动,企业生存困难就会影响就业和税收。

每年还有上千万的大学生流入市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有1179万,再创新高。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就业数据也会很差。

所以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有利,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提高工资和收入水平,而经济增长,也是控制债务率的关键招数,所以大家不必谈通胀色变。

我们要提防的是恶性通胀,而不是温和通胀。

历史上我们曾经出现过长达十年的恶性通胀,但那时前有日本侵略,后有民国政府金圆券改革失败,金融秩序崩溃。

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也有强有力的政府,可以把控经济大局,相信大概率不会造成恶性通胀。

更何况,买断式逆回购并不是美国的QE。

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启量化宽松QE,降低长期利率,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定向输送流动性。

买断式逆回购是常规的货币操作,投放的也只是1年以内的流动性,到期后央行需要买回债券,还给商业银行。

当然,即便是温和的通胀,也会影响资产价格,相同货币的购买力会下降,对只会存银行的人不利,长期放银行里,肯定是跑不赢通胀的,看起来很安全,实际是本金不知不觉就被侵蚀。

所以要抵抗通胀的影响,还是得要持有权益类资产,当然为了控制整体波动,也是在资产配置的框架下去买,做好对冲,实现保值增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