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十年间】贵阳“母亲河”重现水清岸绿

【践行嘱托十年间】贵阳“母亲河”重现水清岸绿
2022年08月09日 09:24 贵阳网

“南明河越来越清澈,周围的风景越来越美,河边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今年82岁的刘秀珍是贵阳市一所小学的退休教师,作为土生土长的贵阳人,她见证了南明河的变化。

南明河被称为贵阳的“母亲河”,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全长219公里,其中贵阳市内185公里,中心城区段长约50公里。曾经,南明河中心城区段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一度成为黑臭河。

近年来,贵阳市高度重视南明河治理工作,制定《贵阳市南明河治理巩固提升工作方案》,精细化、长效化推进南明河各项管理工作;围绕南明河“除臭变清”工作目标,打响解决南明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战;严格推行河长制……

2012年,贵阳市启动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5年,成立由贵阳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南明河及阿哈水库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南明河综合治理;2017年,制定多项措施,陆续攻克困扰南明河久治但难以长清的历史顽疾,推进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贵阳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有效解决了南明河核心段淤积重、水变黑、臭味浓等突出问题,河流自净能力得到逐步恢复,“除臭”“变清”“景美”治理目标逐步实现。

在南明河边的活水景观公园,一大早就有不少市民前来锻炼身体。今年32岁的市民张菊说:“一到周末,我就喜欢带着孩子到这里来游玩,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地方。”这座绿树成荫、依河而建的活水景观公园下面,隐藏着一座再生水厂——青山再生水厂。

作为贵阳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青山再生水厂的核心污水处理系统深埋地下20多米,污水处理规模为每天5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IV类标准。如今,根据城市排水、功能分区与资源利用,南明河流域沿岸已建成34座再生水厂,其中有16座都是下沉式水厂。地下建厂、地上造园的模式实现了土地利用效能最大化,为同类型城市河流的治理贡献了“贵阳方案”。

为精细化、长效化推进南明河管理,贵阳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2019年10月,贵阳市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运行,包含贵阳河湖大数据系统和“贵阳河长”APP,覆盖全市30条重要河流,建有121个水雨情和视频监测站点、7个南明河主截污沟污水水质自动监测站、6个水旱灾害防御高清视频监控站点,实现对河流情况的实时监测。

“河水的流速、水位等信息,以及总磷、总氮等水质监测参数,都可以通过贵阳河湖大数据系统查看,这些指标都有清晰的记录。”市水务管理局河长制工作处工作人员说。

2021年以来,贵阳市通过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建设一个水务门户和一张水务动态监管图以及N个专项应用系统的“1+2+N”模式,探索智慧水务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河湖水库、污水处理厂等信息化、精准化、智慧化管理,进一步建设南明河精细化管理平台、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依托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贵阳市进一步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有效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了水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南明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重现在市民眼前。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韦鑫

编辑:赵子滟

审核:干江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