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 | 乌当区委书记、贵州乌当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鸣明:以改革新作为打开乌当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一把手访谈 | 乌当区委书记、贵州乌当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鸣明:以改革新作为打开乌当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2024年10月21日 21:40 贵阳网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了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吹响了全市上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乌当区委书记、贵州乌当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鸣明说,今年以来,乌当区立足“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农综改试验区”“全国绿色工业园区”等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8项年度改革要点落实,重点攻坚14项重大改革项目和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县一试点”建设,以试点改革新突破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医药制造向高附加值、大健康方向建圈延链,有计划地沿着振华系产品上下游发力,着力做强产业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确保全年健康医药产值达到73亿元。同时,发挥乌当广袤农村腹地优势,完善“一城两心三轴多点”总体布局,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功能衔接互补、要素优化配置,做优城区、做活城镇、做美乡村,闯出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围绕高标准创新深化改革。深入实施“教育强区”和“人才兴区”行动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七大工程”,深化乌当中学与贵阳一中联盟办学,加快中央民大附中贵阳小学建设和乌当五中建成投用,推进学龄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公办率达60%;大力开展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确保今年新增各类人才6000人以上;大力开展“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科技创新行动,全面构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平台、科技投入、科技人才“3+3”一体化配套服务体系,提升乌当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加强对在区央企国企、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精特新”等带动性强企业的扶持,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在2.1%以上,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高效能建设深化改革。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带动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完善文物保护、挖掘、利用、管理、转化“五环节”活化利用机制,深入挖掘“三线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加大“乌当故事”等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提升乌当文化的遗产传承力、品牌影响力、服务供给力。深入实施平安乌当、法治乌当和法治政府建设,系统防范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两拖欠”等各领域风险隐患,保持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围绕高品质生活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民生领域各项改革,实施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攻坚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岗位、学位、床位、车位”等急难愁盼,健全完善“一老一小、一低一弱”保障帮扶机制,推动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860个,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人左右,保持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快推进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县一试点”工作,加快省疾控中心、贵阳精康脑科医院等项目建设,推动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达5.5人、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保持在4.5个以上,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同时,抢抓银发经济发展机遇,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养老服务、医养融合、旅居养老等银发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

围绕高水平生态深化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深入打好“五场战役”,加快南明河(乌当段)等生态走廊建设,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8.9%以上,保持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管“6个100%”,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健全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制度体系,聚焦“增绿、降碳、节能、环保”,探索“生态+”复合产业模式,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大”绿色行动,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绿色服务业等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经济占比在50%以上,打造绿色发展乌当样板。

记者 黎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