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 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贵阳贵安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 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2022年04月13日 15:00 贵阳网

  “一圈两场三改”是贵阳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补齐民生短板的一项民生工程。今年,贵阳贵安计划开工建设67个15分钟生活圈,实施不少于2.5万个停车位的建设任务,改造或新建农贸市场52个、新建惠民生鲜超市25个,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6万户、老旧小区改造4万户、背街小巷改造500条。

  近日,记者从贵阳贵安“强民生”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一季度,贵阳贵安各个区市县的“一圈两场三改”建设项目基本上已经全部启动。眼下,贵阳贵安正全力推进实施“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全力让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乌当区:建好便民生活圈 提升群众幸福感

4月7日清晨,金江苑小区居民张贤忠把孙子送到距小区300米的新天二小上学后,很快就来到小区健身广场和伙伴们打门球。“小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健身就在家门口,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幸福。”张贤忠说,每天早上在小区锻炼身体已经成了他最开心的事。

环境优美的金江苑小区

“我们小区共有1700余户居民,老年人居多。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坝坝会上,我们征求了居民关于‘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的意见,接下来将逐一进行落实,比如在每一栋楼下增设晾衣竿,在小区内修建公厕等。”金江苑社区党委书记白伟光说。

金江苑小区所在的观溪北衙生活圈,作为乌当区特色引导型生活圈,规划面积2.91平方公里,涉及观溪路、龙广路、新创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和8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3.04万人。

“观溪北衙生活圈配建项目共27个,涉及农贸市场、停车场、学校、文保单位、‘三改’等,总投资约8亿元,包括新建北衙学校、北龙路应急通道、北衙生活垃圾投放点等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13个,进场实施项目9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项目6个。”乌当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黄明武说。

经过改造,观溪北衙生活圈的千禧苑小区焕然一新

谋划实施“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既是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直接体现,更是通过城市品质提升,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改善的迫切要求。

乌当区从发展的高度、治理的维度、民生的温度出发,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明确“15分钟生活圈”的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按照生活圈与街道办事处区划、城市更新单元、社区网格相结合的原则,乌当区以步行15分钟距离为半径,服务人口5——10万人,控制范围2——4平方公里划定生活圈,乌当区划定10个生活圈,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覆盖人口24.46万人,并同步开展停车场、农贸市场、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编制。2021年,乌当区启动实施观溪北衙、新天、保利公园3个生活圈建设;2022年实施新创、顺海、龙广、大坡4个生活圈建设;2023年实施高新、东风、后所3个生活圈建设。

云岩区: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日前,记者在云岩区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现场看到,塔吊、挖掘机忙碌不停,工人抓紧施工,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一直在加班加点的进行建设,现在围护桩施工已经完成171根,剩余61根。”云岩区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负责人陈伟说,自1月6日施工以来,项目方通过倒排工期、合理安排人员、增加施工设备等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云岩区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总停车位915个,其中室内停车位地下29个,地上886个。该项目所在地为云岩区老城区中心地段,周边聚集有学校、医院、老旧小区等,人流量大但停车位有限且无大型的停车场。长期以来,停车难、停车乱成为来往群众及辖区居民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这里的停车位缺口近1000个。”陈伟说,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31日建设完成,建成后将充分缓解贵医附院及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

加强停车场建设,不仅能满足群众的急需,还能改善城市运行秩序。除了建设停车场外,云岩区的部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停车场还错时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我们将争分夺秒,保质保量,加快推动停车场建设,推进全区停车场扩量提质,加快补齐停车供给短板,朝着新增停车位4800个的总体目标不断努力。同时,精心组织、合理部署,继续推进周边公共场所的停车场错时开放,以逐步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取得好成果。”云岩区停车场专项工作组工作人员说。

白云区:居民自治齐参与 共享美丽新家园

3月25日一大早,在白云区泉湖街道中航社区中航标小区(3117厂家属区),66岁的居民朱德玉戴着红袖标和队友一起,开始上午的第一趟小区义务巡逻。单元门是否关好、儿童活动设施是否有损坏、绿化花坛里是否有白色垃圾……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问题。

小区义务巡逻

自中航标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以来,朱德玉加入小区义务巡逻宣传小分队,小分队由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组成,每天都会在小区里开展义务监督、巡逻,宣传“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劝导居民共同爱护环境。

“去年,我们这个老小区经过提升改造,排水管道疏通了,活动设施丰富了,停车场也规划出来了,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住在这里几十年,也得发挥点作用,一起来管理维护我们的家园。”朱德玉说。

中航标小区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近年来,该小区逐渐出现了基础设施破损、墙面楼顶渗水、排水管网老化堵塞、停车配套不齐全等情况,给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开展以来,白云区着力补短板、提品质,结合辖区实际统筹安排,将群众整改呼声较高的中航标小区纳入2021年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并于去年7月下旬启动施工建设。屋顶防水改造、室外雨棚安装、内部道路及绿化提升改造……经过5个多月的建设,中航标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期于去年12月底竣工。

如今,走进提升改造后的中航标小区,绿意盎然、生气勃勃,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利用闲置空地规划出800个停车位,极大地满足了辖区居民的停车需求。门球场、篮球场、儿童活动乐园、老年活动室、休闲凉亭……小区功能配套愈发齐全。

中航标小区绿意盎然、路面干净整洁

“老旧小区三分在改、七分在管。”中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婷婷介绍,为确保改造后的小区设施设备维护到位、环境清洁到位、后续管理到位,今年初,泉湖街道建立了联动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由街道牵头、社区组织、厂区配合、物业管理、群众参与,修改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整改问题。

近年来,白云区聚焦城市品质提升这个关键,在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中,全力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既在“改”上发力,又在“管”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居民自治,着力提升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辖区各社区通过居委会推荐、居民自荐、社区活动等方式,让敢说话、爱奉献的老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代表,在民生项目监督、社区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中起到牵头带动作用,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互助合作,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共治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过程中,让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经开区:倾听民声改旧貌 聚焦民情添福祉

“三改”工作事关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布局。贵阳经开区将“三改”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通过统筹调度、精准施策,科学研判、整合实施,有效提升工作精准度,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同时,以“三改”为契机,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月31日,天气转冷又下起了雨,家住中曹社区B栋602的曹黔蓉却不再为出门发愁。“以前,西站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难走、臭味袭人。现在变成了水泥路面,还新划了停车线,车辆停整齐了,垃圾不见了。”对于现在的西站路,曹黔蓉十分满意。

西站路并不长,只有几百米,但长年存在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树木枯死、少数居民占地种菜等问题,周边群众苦不堪言。

初步改造完成的西站路

将西站路纳入今年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后,贵阳经开区立即组织开展行动:用汽车运送数十趟,将三大堆垃圾清理干净;把路边枯死的几棵大树连根拔起;规劝群众清理菜地;花大力气把曾经的石头路硬化成水泥路,全面完成背街小巷改造。正是经过这样“大刀阔斧”的行动,才有了西站路如今的容颜。

数据显示,今年,贵阳经开区预计投入4997.52万元,对20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目前,西站路后段、明河路、通河巷等11条背街小巷已启动建设,剩余9条道路预计在4月下旬开工建设。

“过去,全区的整改只要一个大方案即可,而现在对于每一条背街小巷都要有子方案,这样才能实现一街一治、一街一景。路面上的停车线、路边的公共厕所、路面污水、以后的长期管理,全部需要考虑在内,确保实现改造到位、长治久安。只有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充分吸纳群众反馈问题,才能真正结合当地实际对‘三改’工作不断优化调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贵阳经开区经济建设管理局城管处有关人员说。

南明区:发动居民参与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3月22日,记者从南明区获悉,该区今年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大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共同创造更有温度、更具品质、更加温暖的新生活。其中,在“三改”方面,今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23761户、老旧小区改造12461户、背街小巷改造110条。

今年,南明区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约23761户,主要沿南明河团坡桥——太慈桥区域,涉及西湖路、翠微巷、瑞花巷、遵义巷、南冲巷等10个棚户区改造综合整治项目。改造中将按照片区开发、整体提升,功能补齐、业态发展,社区共建、文化展示等思路,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充分挖掘人文资源,串联历史文化古迹,打造特色街区,彰显南明文化,推动滨河沿岸文旅商产业发展,重塑“一河两岸滨水绿廊”魅力形象。

计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2461户,涉及电池厂片区、东宝片区、大理石路片区、金地苑片区、军区片区、月亮岩教师新村片区等六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将积极发动居民参与,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同时以党建引领社区,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铁运巷整治前后对比

计划实施背街小巷改造110条,改造中将坚持听取群众意见,以“一街一策”精准推动,并通过管秩序、管卫生、管违建、管排水、管门头牌匾、管公共服务、管校园周边治理等“七个管”,结合小巷管家制度与义务监督员制度抓好常态长效化管理。

据了解,一直以来,南明区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项目带动,接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形象展现新容颜。到目前,共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65个、惠及群众39532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惠及群众24989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87条。

修文县:加快停车场建设 解决群众停车难题

万先生是修文县龙场街道的一位居民,一直以来,他最头疼的就是停车问题。“我家在县城老城区,周围没有停车场,路边的停车位又少,每次停车都要碰运气。”他说,一般情况下,每天他都要开车绕十几分钟才能找到车位,有时候车停得远,走路回家又要耽搁不少时间,这也是大多周边居民的“烦心事”。

修文县城中心区由于规划建设的历史问题,停车位稀缺,随着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停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居住在龙场街道文成路的居民杨先生说,周围的居民有数百户,但附近的车位只有30多个,每到下班,大家只能靠“抢”。

自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开展以来,修文县为了解决群众“停车难”的问题,加快了老城区停车场的扩量提质工作。

4月7日,在修文县委原址上建设的便民停车场投入使用。停车场共有210个停车位,路面全部铺设沥青,还配备了平价洗车场。停车场负责人说,停车场是县政府通过场地竞价招租的方式,确定了投资主体,并由他们来运营的。停车场的收费遵循平价原则,除第一小时3元以外,此后每小时仅收费一元,停24小时的价格不超过16元。

据介绍,修文县将打造三个15分钟生活圈:龙场生活圈、玩易窝生活圈和阳明洞生活圈。根据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的工作要求,停车场要素配置标准为0.8个车位每车。据修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科负责人林贤缘介绍,以前该县“停车难”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龙场生活圈,经过“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后,龙场生活圈现在有停车点位27处,停车位7345个,停车场配置现状指标为1.19个车位每车,已达到规范标准。考虑到龙场生活圈作为县城的中心区域,外来车辆较多,因此,修文县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的工作要求,规划到明年底,在该生活圈还将新增公共停车位1257个。项目实施后,龙场生活圈的公共停车点位将达到32处,停车位8602个,指标将达到1.39个车位每车。

民生温度,幸福刻度

除以上区县外,贵阳贵安其他地方都在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

为市民添便利,给幸福加砝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德政 综合整理

  编辑:宋德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