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米高原上 这座电力“天梯”点亮群山之巅

5000多米高原上 这座电力“天梯”点亮群山之巅
2024年05月23日 15:11 西安发布

说起昆仑山,似乎有很多的神话传说故事,险峻巍峨的群山和连绵的冰雪,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有一群国网建设人员,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正在建设一条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台记者近日跟随施工人员,到达了整个工程最难的第七标段,工人们是如何将70多米高的电力铁搭建在海拔5000多米的群山之巅呢?

在5000多米高原搭建电力“天梯”

正在实施爆破的,就是在新疆和田昆仑山腹地建设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七标段。这个标段是所有标段中难度最大,也是所有工程中的最后一个攻关任务,它的开挖成功,意味着离全线贯通更近了一步。

因为第七标段海拔高、气温低,基本都是冰川积雪,电力铁塔必须架设在固定的山体之上,才能稳定传输。而在这里搭建铁塔,首要任务就是要上到山顶。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安全总监 白建龙:去年的8月份,我们请的专业的登山团队来了,然后就探究7号标段怎么上。最后我们又开始研究根据地形,研究看怎么开始搭“天梯”。我们自己买了专业的登山装备,就跟登冰川一样的冰爪、冰镐。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王飞: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我们都是有半年的时间,才考虑定好了从这条方位去走。

选定好路线后,就要开始搭建“天梯”。这座天梯要在落差200米的高山搭建,平均海拔5340米,山体上都是坚硬的岩石和常年覆盖的积雪,时不时还会遇到雪崩、山洪等极端的地质条件,这也给建设人员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施工项目部安全总监 白建龙:这侧确实太难了,它根据地形、环境、海拔高度都是极难的。所以同等级的电压,等级220千伏来说,这是天花板级的,最难。

眼前这座高400多米,相当于130多层楼高的“天梯”,是建设人员用两个月时间,靠人力将80多吨重的钢管一根根背上去,再一级一级搭建起来的。

我们跟随建设人员在高海拔的地方采访,走路、说话都非常困难,而他们搭建“天梯”时,一边要克服高海拔的问题,一边还要每天负重20多公斤搭建“天梯”的施工材料往山上爬。

可艰苦的自然条件,并没有阻拦住他们的建设步伐,他们在悬崖峭壁间总共搭建了2000多级台阶,搭建好“天梯”后,还要将800多米长的爆破管道扛上去,艰难的施工环境一次又一次考验着建设人员。

探访群山之巅的输变电工程

5月11日早上八点多钟,昆仑山的日出缓缓升起,这时工人们已经赶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了山下的作业点,开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往上爬时,“天梯”下面都是被积雪覆盖住的悬崖,钢管搭建起来的梯子湿滑难走。建设人员必须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和足够多的耐心,在陡峭的“天梯”上一点点挪动。

400多米,如果按平地走路计算,不到十分钟就可以走完。可在“天梯”之上,记者跟随建设人员走了近一个小时,才走了五分之一的路程,而这时记者也已经有了严重的高反,不得不使用制氧机继续往上爬,对于体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考验。

由于安全原因,施工人员不让记者继续跟着往前走了,因为走过去要经过一条只能放下一只脚的悬崖边,此时我们的位置距离他们的施工点还有200多米。

记者在山顶调整了半个小时。而这时,施工人员已经开始了开挖作业,为爆破做准备。他们要在山顶的位置,开挖出四个平均直径1.6米、深7米的洞。

这座山上都是坚硬的岩石,钻洞难度大,大型的机械无法到达,只能依靠人力,最后再将铁塔一级一级搭建起来。建设人员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这项工作是搭建铁塔的第一项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只有基础牢固了,才能将铁塔稳定地搭建起来。

总台记者 张敏:这里我现在站的这个地方的海拔高度是5340米,相当于珠峰大本营的高度。在很多人看来,在这座山上架铁塔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电力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在崇山峻岭间要搭建起560座电力铁塔。

从海拔1300多米到5361米,这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穿戈壁、翻达坂、越高山,沿着喀拉喀什河,将电力能源送至大红柳滩镇。线路将于6月下旬贯通,通电后将改善和田地区墨玉县、和田县、皮山县等山区农牧民用电不稳定的问题,助力和田地区工业快速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