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易俗社送秦腔进社区

百年易俗社送秦腔进社区
2024年07月03日 08:36 西安发布
演出现场,演职人员为观众奉上精彩的秦腔《杨门女将》片段。 (记者 尚洪涛 实习生 李思雨 摄)

  7月1日晚,西安百年秦腔剧社易俗社全体演职人员,带着精心排演的秦腔晚会演出,走进陕煤实业集团煤机花园小区,为社区居民送上一台精彩的大戏。当晚演出期间突降阵雨,但雨水并未浇灭演员与观众们的热情,反而谱出一曲台上台下相守相望的“雨中情”。

  被誉为长在泥土里的百年剧社,西安易俗社多年来坚持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秦腔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将秦腔送到田间村口、街道社区、工厂军营等是易俗社这些年来一直默默践行的为民事业。

  虽然是基层演出,但服装、道具、舞台、演员阵容丝毫不含糊——记者在7月1日晚的演出现场看到,在当晚的“秦腔进社区”活动中,包括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惠敏莉在内,陈超武、李洪刚、韩利霞、温军海、屈鹏、朱海娥、李东峰等名家都来到现场,为社区居民带来拿手好戏。

  听闻小区里来了“名团名角”,天还没黑,煤机花园小区搭建起的临时舞台前已经围满了居民。有老人三五成群搬着小板凳早早“前排占位”,也有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孩子,兴致勃勃等候演出开始。

  而当夜幕正式降临,现场顿时被掌声和喝彩声环绕:荡气回肠的秦人铿锵中,《还我河山》《红旗颂》《绣红旗》《红灯记》《林海雪原》《西安事变》《党的女儿》……一曲曲秦腔经典将峥嵘岁月带到观众眼前;体现黄河儿女民族气节的《柳河湾的新娘》,助推乡村振兴的《劳模刘西有》,“梦桃精神·代代相传”的《织梦人》,根据易俗社历史创编的秦腔史诗《易俗社》以及眉户《新柜中缘》,你方唱罢我登台,现场精彩不断。

  演出正酣时,突然天降大雨,但是台上台下几乎没人离场——台上的演员依旧认真地唱着戏,不顾雨水打湿了衣服和头发;台下的观众也不肯离开,撑着伞或者用扇子遮挡着雨水,聚精会神地看着戏。他们之间,仿佛形成了一种彼此守候的默契。

  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感慨,近年来,易俗社的大量文化惠民演出都是在户外进行,可即便碰上酷暑、风雪、大雨等恶劣天气,观众依然前来捧场,“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热爱,就是传统戏曲发展的土壤,也是我们坚守传统戏曲的意义所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