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已至,循香觅古——陕西考古博物馆邀您共赏冬日香韵

初冬已至,循香觅古——陕西考古博物馆邀您共赏冬日香韵
2024年11月22日 16:55 西安发布

立冬已过,小雪当时

陕西考古博物馆邀您走进展厅

品冬日雅趣

炉存久远

香炉,在我国拥有极为深远的使用历史,燃香传统在我国已流行数千年。早在春秋战国时,贵族与富商便已有使用香炉燃香的习惯,不过彼时的香炉并不单纯只是一种单纯的享乐器具,辞源中对香炉一词的解释为:“用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也做‘熏炉’”,可见香炉不仅带有熏香功能,更能为寒冷的环境注入丝丝暖意。“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展现的则是静坐焚香的情景,文人雅士于冬日时节常常焚香自娱,既是精神上的放松,也带来身体上的温暖,更寄托了无限的思绪。

何以熏香

陈敬《香谱》中一引《香史》所书,有如下记载:“香不用罗,量其精粗,捣之使匀。太细则烟不永,太粗则气不和。若水麝(即麝香)、波律(即龙脑),须别器研之”此段记载说明,古人炮制合香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化利用香料的气味。在早期,香料一般会被制成香粉后使用,但不同的香料制粉工艺有细微差别,成品粉末的粗细上各不相同;如果香粉太细则不耐烧,太粗则会影响烟气的均匀与稳定;而且单纯焚烧一种香料的话,香气散发会比较快,气韵也过于单一。因此古人便想到用不同的香料以不同的比例制成合香香丸,在利用复合香气的同时尽量维持更持久的香韵,隔火熏香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隔火熏香法是我国古代熏香的经典方法之一,为唐代时初创,而后讲究的宋人更是提出“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的说法。其过程大体为,先将特制的炭块投置于香炉内,接着用香灰将炭块埋起,在香灰中戳出孔眼通风以保证炭块燃烧。香灰上置瓷质或是云母等薄且坚硬材料制成的“隔火”,接着将香丸或是香饼置于隔火之上,待香灰里的炭块慢烤将香料中的气味炙出,香味不焦不燥,徐徐轻烟腾升,显得妙趣横生,等香味散尽后再为更换香丸或香饼。所谓“红袖添香”就是形容闺阁女子用纤纤玉手拨弄香丸小心置于隔火片上的场景。

形色双胜

在香炉的诸多形态中,动物形香炉因其形态巧妙与祥瑞寓意在我国古代长盛不衰,其外观不仅取材于现实中的动物,更进一步发展到以现实动物为蓝本,将神话传说中的生物也塑造为炉,尤其以狻猊形象最受欢迎。传说狻猊为龙之九子之一,性喜烟火,因而常被置于炉上。唐代时尊崇瑞兽之风开始形成体系,对祥瑞有了具体的分类。欧阳询撰《艺文类聚》时专门设置“祥瑞部”解释其含义,瑞兽形象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宋代的动物形香炉设计则进一步受到文人审美影响,将祥瑞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形成“尚祥”之风,文人阶层赋予香炉以雅文化,让动物香炉从皇室与佛堂中走出,不仅塑造了文人雅士燕居焚香的生活美学,还将唐朝时一度代表威仪无双的狻猊发展成了宋代温顺可爱的样子,更贴近宋代上层贵族“以文治天下”的思想。

在扬之水《两宋香炉源流》一文中,对宋代香炉做了开敞式的香炉与封闭式的熏炉两种区分。动物形香炉大多数是封闭式结合动物造型的“熏炉”,在这种香炉中燃香时,香料一般多放置在动物肚腹位置之下,烟气上部位置溢出,因此多使用隔火熏香法,以最大程度激发出香料的气味并避免烟气过大。

除了造型以外,香炉的材质色彩也经历过不同的“流行趋势”,譬如宋人大都崇尚简洁,社会风气偏好淡雅色彩,材质如冰似玉、色泽油润朴实的青瓷香炉成为当时广受欢迎的品种,“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正是对青瓷色彩的形容。

馆藏精华

图一 狻猊出香

这件陕西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孟氏家族墓出土的青瓷狻猊出香熏炉(图一)正是宋代动物形香炉的代表之作;这件熏炉采取了经典的双层结构(图二),上半部分为一件狻猊形盖,狻猊端坐于上,内部中空,毛发卷曲灵动,一足轻微抬起前伸,似踩在宝珠之上;狻猊口部微微张开露出牙齿,显示出威武的气势,但是口中吐舌的模样又透露出些微活泼可爱的感觉;下半部分为须弥座形的炉身,采取了经典的莲花装饰,姿态高挑轻灵,这种须弥座造型拥有深厚的宗教渊源,显示出香炉这类器物在发展过程中与宗教传播的密切联系。香炉在使用时将香料置于底座中隔火熏蒸,袅袅轻烟缓缓上涌,从中空的狻猊腹内穿过,再从其口中漫出,犹如神兽复苏、吐纳云气,因此这件香炉有时也被称为“狻猊吐香”。

图二 双层结构示意

北宋孟氏家族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回村,该墓地内有5座北宋晚期墓葬,出土了耀州窑瓷器60余件,占据全部出土器物的40%以上,该熏炉便是其中精品之一。根据墓志可知,孟氏家族原本居住在河南,家族中有人曾在铜川为官,而铜川又是耀州窑所在地,所以墓葬里有耀州窑的瓷器就不足为怪了。

瑟瑟北风起,绵绵飞雪来

冬日静谧而漫长

正是品味文化、寻觅古意的好时节

陕西考古博物馆

静待您的到来

来源: 陕西考古博物馆 责编:杨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