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岁到新西兰,曾经不想做华人,拒绝说中文”,在新西兰28年,她变了

“我4岁到新西兰,曾经不想做华人,拒绝说中文”,在新西兰28年,她变了
2024年10月03日 12:40 发现新西兰

在新西兰的影视行业,华人的身影非常罕见。

即使入行了大多时候也处在边缘的位置,想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就更难了。

本期发现君采访了华人姑娘Julie Zhu(朱常榛)——新西兰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电影奖的获得者,行业的佼佼者。

Julie是电影制作人、摄影师、播客主持人,致力于将新西兰的移民故事带到大众的视野中。

而她作为一名在新西兰长大的华人,经历了无数挣扎和内心冲突,一度失衡走向极端,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她。

受访人:Julie Zhu

图片素材提供:Julie Zhu

采访、撰稿:十一

01

我生为华人,曾经不想做华人

在新西兰生活了近28年,Julie Zhu仍清晰记得小时候那种“厌恶当华人”的感觉。

这种感受伴随着她的整个成长过程,在方方面面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Julie于1993年出生在中国西安,“那是兵马俑的故乡,我通过维基百科知道的。”她说。

1997年,4岁的她随父母来到新西兰,在奥克兰东区长大。

在国内,虽然Julie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但是来到新西兰,他们的资质并不受到认可,所以只能从事着最基础的工作。

她很少见到父亲,为了养家,他总是打着好几份工。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重新开始,Julie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内心正经历一场变革。

到新西兰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Julie都在试图摆脱自己的种族身份。“那时候我生为华人,却不想做华人。

因为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做华人不好”的认知。

“我认为是媒体对华人的描绘,让我即使在特别小的年纪,就隐隐约约察觉到,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我一度非常厌恶自己的华人身份,这种感受最强烈的时候,我听到有人说China或者Chinese,都会不自觉感到尴尬。”

如果有人问她来自哪里,她会很不高兴。

“那时候我会想,‘我融入得很好,为什么你看不出来我来自新西兰?’”

另一方面,从小被人评价“你英语说得真好”,似乎一直在提醒她,“你是中国人,你在试图融入我们”,这让她离华人身份认同越来越远。

很快,她开始不再说中文,因为比起做华人,她更想做一个Kiwi。

02

从大学退学到尝试从政

大学是Julie最艰难的时期,因为不确定未来想要做什么,她尝试了很多不同的科目。

“大学第一年,我就从艺术学校退学了,感觉自己浪费了一年的生命。那一年我经常奔溃大哭。压力真的很大,尤其是如果你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你会觉得自己让家人失望了。”她说。

最终,Julie在2015年取得了奥克兰大学影视制作的学位,以及毛利语的学历。

她发现,华人和毛利人在文化上很相似,都一样尊老爱幼,有家族体系,重视食物和祭祀等。

但她也认为两个群体间对话严重不足,存在大量误解,“毛利人认为华人只关心自己,华人认为毛利人都是罪犯。”

2016年,Julie和其他5人组成了一个“亚裔支持毛利完全自治团体”(Asians Supporting Tino Rangatiratanga),支持新西兰毛利人的权利。

“我们作为移民,想真正把新西兰当成家,就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怎样让这里变得更好。”

2017年,24岁的Julie被选为奥克兰Botany选区的绿党候选人,竞选Howick议员席位和Botany分区地方委员会席位。

在各个领域探索的同时,Julie从没忘记初心,她热爱讲述故事,尤其关注边缘群体。

“我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讲故事就是其中一个办法。”

03

崭露头角多次获奖

24岁这一年,除了成为绿党候选人,她还首映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东方遇见东方》(East Meets East)。

短片以Julie的爷爷奶奶为蓝本,讲述了他们为了帮助抚养孙辈而搬到新西兰的故事,围绕着坐公交去亚洲超市买菜、为孩子做饭展开,关注新西兰的老年群体。

简介里这样写道:“看看这个群体吧,因为移民的身份,也因为年龄,他们不为人所知。他们没有融入新西兰社会,但他们也是华人,有自己的想法。”

接着,Julie联合导演和主持了RNZ系列播客《与我的移民父母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My Immigrant Parents)。

2022年,她执导的系列纪录片《外卖孩子》(Takeout Kids)上映,引起巨大反响,她也因此获得新西兰网络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图源:《外卖孩子》

2023年,她的短片《姥姥老了》在Show Me Shorts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西兰电影奖。

Julie的作品致力于窥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很少深入接触的移民世界。

说起制作《外卖孩子》记录片的初衷,她说:“在餐馆、超市、外卖店时,我总能看到在店里帮忙干活,或者写作业的孩子。我对他们很好奇,想知道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图源:《外卖孩子》

Julie聊到第一季里有一集,是关于一个来自中国广东台山的移民家庭。

当时,她和团队正在基督城寻找拍摄对象,她在地图上搜到了一家华人开的炸鱼薯条店,便驱车前往,进店询问16岁的华裔少年John Li是否愿意接受拍摄。

John Li在父母的店里帮忙 图源:《外卖孩子》

对方欣然同意了,Julie和团队跟拍5天,每天10个小时,最终出了10分钟的成片。

在评论区,有网友表达了对这一集的喜爱:

“当我看到John替爸爸理发的片段,完全被触动了。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来到新西兰,牺牲了很多。但仍然会被儿子做的一些小事感动。”

在呼吁大众关注移民群体的声音和故事的同时,Julie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慢慢发生变化。

04

和自己的华人身份和解

回想起来,Julie发现小时候不愿意做华人的自己,是为了寻求新西兰主流社会的认可。

评价一个移民“你的英语好得就像Kiwi”,就像是评价一名女性“你和男人一样优秀”。

“长大以后,到了大学,我了解了更多关于种族歧视、刻板印象、边缘群体的概念,才发现这种认可是多么的高高在上。那么,这个规则是谁制定的呢?”

后来Julie知道了一个词,叫做“内化种族主义”(Internalized Racism),它指的是一个人或群体在长期的种族歧视和偏见影响下,接受并内化这些负面观念,从而对自己或自己的族群产生负面看法和自我贬低的心理状态。

直到现在,Julie依然能感受到“内化种族主义”长期以来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当初不说中文的决定,让她失去了和家人用中文交流的能力。

成长过程中,Julie发现很多移民都和曾经的她一样,为了“成为Kiwi”,拒绝接受自己的身份。

后来她才意识到,Kiwi这个词关注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它局限在特定种族之间,将移民排除在外。

“在海外如果一个新西兰华人获奖了或者其他好事,他们就会说他是Kiwi;如果是不好的事,本地媒体会改口称他为Chinese。”

现在,Julie拥抱了自己的华人身份并对此感到骄傲,她不再寻求融入,她的目标变为“不做Kiwi”。

她在自己的Instagram主页放上了中文名字“朱常榛,她尽量开始说中文,为华人身份感到骄傲。

“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就好像是让他们(新西兰主流社会)赢了。”

ref:https://www.satellites.co.nz/archive/people/julie-zhu

https://www.rnz.co.nz/national/programmes/saturday/audio/2018830267/julie-zhu-the-tamariki-behind-the-takeaway-counter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