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N代如何变成热搜圣体?

综N代如何变成热搜圣体?
2024年05月14日 23:26 金牌经纪人官方微博

“我是中国歌手韩红,我请战”韩红主动请战上《歌手2024》的微博,彻底引“爆”话题。

从首期直播到现在,节目可谓是爆梗频出,那英成了“叶赫那拉是她的姓,对抗列强是她的命”的“叶赫那拉·英子”,二手玫瑰成了“为华语乐坛办葬礼”的“红白喜事代言人”,而内娱歌手和外国歌手的阵容,则被上升成为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荣誉之战

作为时隔多年回归的综N代,《歌手2024》在播出之前其实并不被看好,首发阵容上多位知名歌手“婉拒”,达不到观众想看到的咖位水平,而确定演出的歌手,很多人认为能力悬殊,相当于直接保送那英当“歌后”,没有太多看点。

没想到的是,无论是歌手人选还是直播赛制,都给了观众超出想象的观看体验,让收视率直飙成当晚第一,而在互联网上也不断涌现新梗,热度至今不减。这一次综N代“老瓶装新酒”,竟然是越品越有。

那英:先天综艺热搜圣体

爆款综艺少不了爆款选角,必须得承认,《歌手2024》在选角上确实很妙,虽然很多观众期待的歌手因为种种原因“婉拒”,但现在的首发阵容仍然很精彩,两位外国友人一个00后一个比那英还大几个月,台风松弛唱功惊人,海豚音轻轻松松,实在是实力强劲的对手。

中国歌手则是风格各异,除了大家以为是来争歌后的那英,其他人有流行有摇滚有走下沉市场的,很多网友直言,外国歌手是格莱美级别的,中国歌手则分别是金曲奖、草莓音乐节、星光大道、红白喜事级别的,主打的就是一个热闹。

其中的那英则是先天综艺热搜圣体。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学学英语开始打麻将,在《向往的生活》直言黄磊鸡爪子没入味,在《灿烂的花园》说要给张颂文小狗洗澡加绝育,在《歌手2024》又贡献了80%的热搜。

作为叶赫那拉家的后人,前一个著名人物是“我要洋人死”的慈禧,后一个则是以一己之力对打外国歌手的那英,网友调侃她们叶赫那拉家的宿命就是抵抗洋人,而那英则是又一个“五旬老太守国门”。

大家亲切地称呼那英为“英子”,告诉她56岁正是该闯的年纪,以她的口吻心疼她“早上说我是歌王,晚上让我当战狼”,帮助她从全互联网“摇人”,连她的专属机位都被逐帧截图,重复播放她听到外国歌手现场演唱的紧张表情,感叹“我们英子好像碎了”。

综艺节目的选角至关重要,不仅要看咖位和能力,还要看综艺感和现场碰撞出来的火花。而那英则是《歌手2024》选角上最对的一步棋,论专业能力,是华语乐坛TOP级,论国民度,内娱女歌手也几乎无出其右。观众本就是“慕强”的,而在竞技类综艺强者更会被偏爱。

那英虽然有这样的咖位,却不“端着”,论综艺感,她说话直接还接地气,够拼命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即使是和年轻观众与后辈歌手有所谓的“代沟”,也能转化成新梗让人哈哈一笑。拉近了观众和她的距离。

综艺是需要“天选之人”的,有这样一位实力强劲又“玩得起”的歌手,观众既认可她又敢去“玩梗”,能够盘活《歌手2024》也就不足为奇。

直播审判,燃起来了

《歌手2024》能够首播即爆,离不开“直播”这么有爆点的赛制。一方面,直播能够直观呈现歌手的状态和唱功。比如观众看到了那英上场之前有在发抖,也能听出来杨丞琳因为紧张嗓子没有放开,更能感受到外国歌手自在的舞台表现力。

观众苦假唱和修音久矣,在这些手段的“粉饰”下,歌手的水平并不能展现出明显差距,这就给很多唱功并不出众的歌手一些浑水摸鱼的可能性。而这部综艺采用直播赛制,参与的歌手主动撕开这种“体面”和“舒适”,堪称勇气可嘉,即使是排名在后的歌手,也不应该因为他们敢于直播上场这件事本身被指摘。

另一方面,直播能够让歌手和观众之间形成实时反馈,催化话题更利于传播。在外国歌手上场之前,舆论的风向还是保送那英当歌后,上场之后则变成了“英子,危”,担心决赛只有那英需要翻译。到了最后二手玫瑰上场,搭配他们比较抽象的曲风,已经有种在给“华语乐坛送葬”的感觉了。观众直观感受到了直播的不确定性,也由此创造了更多爆梗。

观众实时出梗,歌手也能实时反馈, 《歌手2024》赛后观众鼓励那英“叶赫那拉不能输”,她欲言又止一句“要不你上台试试”可以说是贴脸开大,而那英的反馈也带来了又一波话题。没有时间差,没有中间商,话题的发酵与传播更快、更强、更精准。

直播就像开盲盒,它既吸引着歌手不断挑战自我,也吸引着观众参与其中。所以在当下针对“直播”的舆情上,观众主动参与起了对歌手的“审判”,不仅对于参赛歌手审判唱功、音色、状态。对于那些“婉拒”的歌手,也好奇他们到底是不是因为恐惧直播才没有上场。甚至还提出了“可汗大点兵”的赛制,建议《歌手2024》做年综,把内娱歌手都公开点一遍,不上的默认唱功不好。

而在歌手角度,很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实力歌手在看到节目首播之后的影响力,也纷纷想要参与其中,从“应战”的韩红,再到往季选秀出身的竞技型选手,甚至还有音乐剧歌手,都被“直播”赛制调动起想要上场的情绪,直接“燃起来了”。

对于华语乐坛来说,这个节目可能还有更大的蝴蝶效应,当观众意识到从前对内娱歌手的过分宽容,当内娱歌手意识到不能在舒适圈里沉溺,或许能够进行一次集体的提升,为华语乐坛更新换代。

综N代如何盘活?

综N代焕新是最近常被提及的议题。站在制作的角度上,《歌手2024》给出了示例。首先就是永远不停止自我革新。上述提到的“直播”赛制,对于歌手来说固然可怕,对于制作单位来说也要比从前的录播形式耗费更大精力,既要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通力配合,还要保证音质的传递,相当是每周一次大考。而从首播呈现的效果来看,呈现出来开盲盒一般的感觉没有让观众失望。

而从话题的传播上,从前期预埋到后期发酵,这个节目也都有一手。从歌手、赛制、观众情绪上都抓住了话题。前期选角上用那英这个“先天综艺热搜圣体”稳住军心,又变成“直播”赛制,再引入国际歌手呈现节目质感,在音乐方面保持水准之外,还能够引发意想不到的新的“鲶鱼效应”。

近些年来综艺热衷于走向国际化,引入国际歌手让内娱歌手卷起来,这种赛制本身就能够拿捏内娱观众情绪。激发出集体荣誉感,让观众深度参与节目互动和话题发酵。

观众看到外娱和内娱歌手水平的参差之后,四处号召歌参与,互联网上只要是有实力的歌手评论区,都有网友们让他们“应战”的评论。包括正在四处巡演练兵的“国家队”凤凰传奇等,民族唱法歌手萨顶顶、阿兰等,还有“上错节目”正在隔壁《乘风》唱跳的尚雯婕、袁娅维,都恨不得让她们就地上场。

除此之外观众的玩梗可谓天马行空,比如可以请林俊杰,赢了就是华语歌手,输了是新加坡人,实在不行还能说是郭冬临戴假发假扮的。单依纯,赢了就说她是大学生,输了就说她还只是个大学生。甚至还有让关晓彤来的,因为她是能喊出哨声的瓜尔佳氏。还有让陈建斌来的,因为叶赫那拉氏快顶不住了,得爱新觉罗氏上了。

“摇人”玩梗以外,这种讨论还带动了往届歌手热度,这个舞台上曾经的神级现场被网友考古,往届歌手也纷纷回应观众的期待。不仅是这一部综艺,与其相关的人事物也被盘活。这就证明了当话题本身一直存在,那么针对话题的讨论就会持续发酵。

但调动观众情绪也是双刃剑,有些情绪是不可控的,对于现在的《歌手2024》来说,反倒是要在“情绪”上降温,接到歌手应战之后,官方发布声明回应“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明确态度平息风波。

总体来说,《歌手》系列回归,更刺激,采用直播模式提升竞技的紧张感,调动观众的新鲜感。更多元,外国选手比例增加,音乐类型涉猎更广,带来了更多音乐上的看点,更亲民,还利用中外歌手竞技调动观众集体情绪,让全民参与话题,当音乐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开到最大,热度开挂也就顺理成章。

毋庸置疑,《歌手2024》成为近期最热综艺节目,首播全网热搜1352个,微博主榜热搜142个,热搜第一34个,时至今日话题仍然在发酵之中。热度还延续到股市之中,带动芒果超媒股票半日大涨11.24%。它就像一颗石子被投掷在娱乐圈之中,泛起阵阵涟漪。

纵观节目后续发展,最应该做的还是如声明所说,回归于音乐本身。希望能够看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大魔王混战,而不是毫无悬念的输赢,情绪大于内容的中外大战。无论外在话题如何波澜起伏,如果节目质感下降,混淆核心概念,只会迎来下坡路。而在话题营销方面,制作团队也应该继续给公众留出参与的空间,及时根据话题调整营销策略,也要适时予以引导,避免后续发展不可控。希望这颗石子,能够给华语乐坛带来更大的蝴蝶效应。

结语

无论是华语乐坛的蝴蝶效应,还是观众爆梗不断,本质上都代表了这部节目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综N代虽然总被认为老瓶装新酒,但它本身所能够带动的观众基数有所保证,品牌IP屹立不倒,而对于节目本身的推陈出新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节目还是参与节目的人,都应该像《歌手2024》所传递的那样,跳出“舒适圈”,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应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