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之下,理想汽车偃旗息鼓?| 公司汇

调整之下,理想汽车偃旗息鼓?| 公司汇
2024年06月19日 14:31 ZMoney投资时报

今年前5个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14.12万辆,按一季报后新调整的全年销量目标来看,完成率为25.2%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董琳

调整,回归。一季度后,理想汽车(下称理想,LI. O,2015.HK)“改头换面”。

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曾给出10万—10.3万辆的销量预期,但实际交付量仅为8.04万辆。在此情况下,4月开始理想迅速作出一系列调整,包括下调交付指引及年销量目标,全系车型官方降价,组织架构调整、人员优化等。

从最新披露的销量数据来看,上述举措给理想带来了不俗反馈。5月单月,理想交付3.5万辆汽车,同、环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3.8%和35.8%,再次登顶新势力销冠。其中,理想L6为5月销量的增长贡献颇大,数据显示,理想L6自4月24日开启交付以来,共计交付超1.5万辆,创造了理想新车型交付的最快纪录。

不过从公司指引来看,理想接下来的路仍不好走。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汽车累计交付14.12万辆,按一季报后新调整的全年销量目标来看,完成率仅为25.2%。理想预计,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为10.5万—11万辆,同比增长21.3%—27.1%;收入总额为299亿—314亿元,同比增长4.2%—9.4%。4月和5月,理想汽车交付量合计为6.08万辆,也就是说,该公司在6月的交付量需达到4.42万辆,才能触及指引下限。

理想CFO李铁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也提到,第二季度将会是公司今年经历的最艰难的季度。同时因为放弃了3款纯电SUV的发布计划,下半年理想或将面临新品缺位、销量仍靠L系列支撑的艰难局面。

在二级市场,今年以来理想的股价走势与公司的业绩表现相一致。2月28日,理想汽车-W股价在触及182.90港元/股(不复权,下同)高点后震荡下跌。6月18日,理想港股股价盘中跌至年内最低点70.9港元/股,距年初高点已下挫60%。截至当日收盘,该股报71.15港元/股,当前市值为1510亿港元。

理想汽车-W近一年股价走势情况(港元/股)

数据来源:Wind

Q2毛利率或继续承压

理想创立于2015年,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整车,是国内成功将增程式电动车商业化的先驱。公司现有车型包括家庭科技旗舰MPV理想MEGA、家庭六座旗舰SUV理想L9、家庭六座豪华SUV理想L8、家庭五座旗舰SUV理想L7及家庭五座豪华SUV理想L6。

进入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愈发猛烈,“以战养战”的理想年内进行了多轮优惠促销。

今年1月,理想L7、L8、L9全系针对2023款推出优惠活动,不同车型版本降价3.3万—3.8万元。随后在3月中旬,理想再度降低L7和L8系列的入门门槛,推出了较PRO版本更低的AIR版本。与2023款相比,2024款L7和L8 Air的价格降低了1.8万元,并且额外提供了5000元的抵扣金。4月22日,理想再度官宣全系降价。其中2024款理想L9售价下调2万元;L7、L8售价下调1.8万—2万元;Mega售价下调3万元至52.98万元。

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严峻挑战后,理想将重心投放到“回归健康的增长”上。4月3日,理想发布内部全员公告对现行的矩阵型组织进行升级,这也是该公司继2022年底启动矩阵型组织升级后内部最大的一次调整。

据了解,此次组织变动主要集中在理想的CEO办公室,公司将原有涵盖品牌部、产品部、商业部、战略部、供应部的部门变更为“产品与战略群组”,改名后的新群组将设立“产品线”部门和“质量运营”部门,同时将弱化供应链和商业销售职能。理想方面表示,此次组织架构完成升级后,公司各团队的工作将更加聚焦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相应的,理想也启动了人员优化。此前,为了支撑8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公司原计划将门店数量从去年的467家扩充至800家,进行了大量人员的招聘、店面改造、建设新店面等工作。5月,有消息称,随着组织架构调整,理想预计人员优化的比例超过18%。根据年报数据,截至2023年末理想团队规模为3.16万人,相较上一年的1.94万人,同比增加超60%。按此计算,此次该公司裁员规模或将涉及5600人。

尽管理想方面未作出回应,但业内有分析认为,人员优化后,赔偿金或将让理想的行政费用增加,叠加4月理想全系降价,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第二季度的整体毛利。中金公司此前也预测,降价后理想单车收入预计下滑至28.5万—29万元(一季度约为30.22万元),预计单车成本为23万元左右,对应全年汽车毛利率为19%—20%。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理想的车辆毛利率一直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从年初到年末四个季度中,该公司车辆毛利率分别为19.8%、21.0%、21.2%、22.7%。但今年第一季度,这家新势力车企的车辆毛利率降至19.3%,综合毛利率也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3.5%降至20.6%,下滑近3个百分点。

增程之外优势不足

据悉,理想此次人员优化的重点区域为智能驾驶团队,缩减人数或为千人以内。另外,销售服务运营部门、招聘部门、Mega业务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人数。值得一提的是,6月5日有消息称,人员优化仅一个月,理想就因部分研发和测试工作无法进行,在尝试召回部分离职员工。

从理想调整后的战略来看,今年公司仍将聚焦L系列的增程产品,纯电SUV推迟到明年上半年发布。对此,理想董事长兼CEO李想解释称,调整产品节奏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理想自营超充桩数量并未达到可满足的规模,二是门店展位数量难以支持如此庞大的产品体系,否则容易出现增加产品数量却不增加销量的问题。

在技术路线上的“偏科”,或将让该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于他人。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同样主打增程但同时搭载了华为智能辅助系统的AITO问界以8.58万辆的销售成绩,首次超过理想,登上新势力季度榜冠军。因此,理想不得不在智驾领域加速追赶。

短期来看,业内第二梯队公布的全国道路通用的无图版城市NOA落地的时间表大部分规划为2024年。理想方面表示,在ADMax的3.0平台上,城市NOA已于5月开启千人规模的用户公测,公司预计在全国范围内泛化测试完成以后,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通过OTA升级到所有的ADMax车型上。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还将同步向测试用户推出通过300万Clips(预训练模型)训练出来的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的监督型自动驾驶体系。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将推出超过1000万Clips训练的监督型自动驾驶体系。

长远上看,理想在2023年9月组建了专门的自动驾驶团队,启动了“端到端”架构研究。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理想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表示,“理想对智驾核心的思路就是端到端+大模型,就是系统1+系统2的理念,我们认为这个方式是更接近于人类驾驶的、更有前途的智能驾驶方案。”

研发投入方面,理想已连续两个季度超过3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研发支出为30.49亿元,同比增加64.6%。同期小鹏汽车(XPEV.N,9868.HK)的研发开支为13.50亿元、蔚来(NIO.N,9866.HK)为28.64亿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