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天天说钱(ID:liuxb0929),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一大早,就看到了这样一条财经新闻:美国正成为中国石油的“第六大供应国”!
报道说:中国从美国的石油进口今年10月增长至约20.69万桶/日;基于六艘已经在中国港口卸货的船货,中国11月每日从美国进口大约24.2万桶;12月日进口量可能会升至37.9万桶。
这组枯燥的数字传递了什么信息?我的看法是:这说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巨量进口,正从“中国的麻烦”变成“中国的筹码”!
也就是说:石油、天然气正在进入买方市场的新时代,中国过去“最担心的事情”,正在变成“一张有用的好牌”!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中国近年来逐步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6年中国花费巨额美元进口的商品,第一是芯片(2300亿美元),第二就是石油(1150亿美元)。
目前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是34%(如果控制煤炭使用,还会上升)。按照传统的观点,这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死穴”,是“阿喀琉斯之踵”。
因为石油主要分布在中东,而中东历来是火药桶,是美国、俄罗斯战略博弈的场所。此外,中东的石油运输到中国,需要经过漫长的海上航线,尤其是要绕过印度半岛和马六甲海峡。如果发生战争,中国的石油供应线随时可能被人掐断。(下图:全球能源主要运输线)
石油、芯片和粮食(目前自给自足率不到87%),都是中国的战略软肋。
历史上,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曾至少主动发动过两次“石油危机”,分别在1973年和1978年,对全球经济(特别是美日欧)产生了巨大打击。只不过那时候中国尚未全面对外开放,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没有感受到。
在石油问题上,中国的国运一直比较好。几次石油危机,基本上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后来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时候,美国通过两次“海湾战争”管控了中东,让油价基本上平稳。只有2007年前后,油价让中国短暂感到过“很难受”。
随后,随着美国页岩油、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以及新能源技术的进步,石油、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开始终结。中国也在2007年那一轮油价大涨之后,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石油来源体系。
目前俄罗斯、沙特和非洲的安哥拉并列为中国石油进口的三大来源地,今年前10个月,中国平均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19万桶,从沙特、安哥拉每天各进口石油104万桶左右,其次是从伊朗、伊拉克和美国进口。此外,中国还从中亚、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
进入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随着特朗普成功访华,中国从美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量开始急剧增加。
此前,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较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但随着页岩油、页岩气和新能源技术的成熟,美国在天然气上已经完全自给自足并能出口,石油则有出有进。
美国之前一直禁止在近海开采石油、天然气,也不允许外国公司在美国本土开采石油资源。但此次特朗普访华,中美签署了13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大单,其中包括两个超级项目:
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签署框架协议,对后者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这是西弗吉尼亚州有史以来吸引的最大一笔投资。
2、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州天然气开发公司(AGDC)、中国石化、中投公司与中国银行签署一项协议,以促进阿拉斯加州的液化天然气开发。这项协议将涉及最多430亿美元的投资,建设期间将在美国创造最多1.2万个工作岗位。
由此可见,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的“巨大胃口”已经成为平衡中美贸易的“重要筹码”。美国正向中国打开能源合作的大门,这是史无前例的。
随着美国成为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国,以及中国“非洲战略”的巨大成功(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很多非洲国家,都可以给中国供应石油),出现了“石油输出国”竞相争夺中国这个“最大客户”的局面。
比如沙特,由于俄罗斯、安哥拉的竞争,沙特已经保不住“中国石油最大供应国”的地位,对此非常着急,这时候跟中国进行更深度的合作、给中国“更好的价格”、让沙特阿美在香港上市等,都成为可能。
总之,在2018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国正逐步在全球石油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这种发言权,将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