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 | 盘古智库举办“新大航海时代系列讲座”

神秘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 | 盘古智库举办“新大航海时代系列讲座”
2023年05月16日 14:30 盘古智库

中国芯片领域遭遇围堵,“纳米、制程、晶圆、光刻”等半导体行业内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成为社交媒体讨论的热点。

5月12日,盘古智库举办“新大航海时代系列讲座——神秘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邀请兰璞资本创始合伙人黄节博士担任主讲嘉宾。黄节博士详细介绍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阐述并分析了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点石成金”的过程。半导体的主要原材料是硅,1公斤高纯硅可以制成10-15片直径12英寸(300毫米)晶圆,一片晶圆可以切出450张Intel i7芯片,总价值135万元,每张芯片价值3000元,如果按照单位重量来衡量,芯片的价格比黄金还要高。

在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的晶体管密度每18至24个月翻一番,这是戈登·摩尔博士于1965年作出的极富产业洞察力的预测,即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本质上揭示了一种经济学规律,伴随着芯片内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几何级数的增长,晶体管的单位价格也在快速下降。五十多年来,摩尔定律一直左右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近年来摩尔定律的演进速度开始放缓,最新制程中的晶体管单位成本开始上升。

半导体产业由六大分支行业组成,包括设计公司、晶圆代工厂、封装测试厂、半导体材料厂、半导体设备公司、设计工具公司。在六大分支行业中,中国在设计和封装测试两个行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代工圆晶行业距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在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和设计工具三个行业则依赖进口。整体来看,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和IP密集的行业,迭代迅速,工艺和良率要求极具挑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化学、材料、精密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业基础的长期积累,是一个10年以上的马拉松长跑。

全球半导体产业经历过三次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美国转移到日本,第二次是转移到韩国,第三次是转移到台湾,三次转移都呈现出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径。面对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中国既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雄厚的经济实力、数量可观的工程师人才、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热情高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世界供应链转移、薄弱的高端工业基础、缺乏工业和工厂管理人才、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跑马拉松的准备等挑战。

本次活动参会嘉宾有:

易 鹏 盘古智库创始人、理事长

葛 颀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赫集团副总裁

高 鹏 盘古智库发起理事、蓝色光标创始人、英智传播董事长

易欢欢 盘古智库发起理事、易股天下董事长

王惠东 炎黄国芯副总裁

卢超群 每刻深思COO

朱晓暄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调研与协调处副处长

资卫民 盘古智库秘书长、智行科创CEO

王 岳 盘古智库秘书长

李而立 盘古智库副秘书长、国际合作部主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