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看国资系如何为民企发展赋能

强强联手,看国资系如何为民企发展赋能
2021年07月12日 22:02 智谷趋势

近日,国资“白衣骑士”又出现了!

据了解,广东省内一家地方国资平台出手,入股雪松国际信托(即中江信托),目前双方已签订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

对价高达百亿级。

又是一笔重磅交易。作为世界500强的民企雪松,终于卸下信托这个沉重包袱。而广东,则斩获一张沉甸甸的信托牌照,进一步提升金融竞争力。

这样的反向“混改”模式,再次形成了一种双赢格局。

未来,这样的“国进民进”场景,将会越来越频繁出现,不断改写中国经济的版图。

在雪松这场“交棒”之前,金融领域最广为人知的“国进民进”案例,当属民生证券。

2020年8月,东方国际、张江集团等10 家上海国资背景企业战略投资民生证券,使得这家三十年历史的老牌券商中,国资持股比例超过30%。

上海国资系一出手,就是惊天手笔。

甚至,民生证券做出了券商发展史上罕见的举动——总部搬迁,由北京迁入上海。

从高贵的金融决策中心北京那里斩获一子,这事儿相当不易。

要知道,优质企业、稀缺牌照,都是最抢手的资源,没有巨大的决心和投入,怎么可能“虎口夺食”。

此后,民生证券全力支持服务张江科学城,成为浦东新区发展的一张新“王牌”。

民生证券经营规模并不算大,年利润不过9.3亿,但作为金融券商,服务的却是一大批地方上市企业。2020年,民生证券保荐的IPO项目达到30家,数量在全国券商中排名第五。

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具有特殊的意义。

现在,上海国资系一年的营收高达3.8万亿元,位居全国之首,比今天的全球第一大企业沃尔玛还要高。

国有资本的进退平衡,为众多顶级民企赋予资本的强力加持。

跳出金融领域来看,国资系进入民企,扩张成功的案例就更多了。华为、万科、魅族等企业,都成为国资进入的选项。

最典型的是深圳国资委,在一系列投资并购后,它成了很多巨头背后的大金主:万科、恒大、平安、中集集团、国货航、怡亚通、天音控股等等……

深圳国资委主任余钢的态度,可以代表当下国资在投资时的基本原则:

坚持战略上匹配,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国资的战略布局;

坚持实现国资保值增值;

坚持合作共赢;

“国进民进”日益成为潮流,民企得到强力加持,渡过难关取得发展,而国资获得丰厚的资本回报,实现保值增值。

在这个原则下,注资抢占具有竞争力的民企,也日益成为地方“PK”的火热新赛道。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合肥可以说是最大的搅局者。

在豪赌赢了京东方、半导体产业之后,合肥重仓进入新能源汽车,先是投蔚来100亿,后来又拿出20亿给零跑汽车,志在必得。

广州大力支持小鹏,又120亿投资宝能新能源汽车;上海国资投资平台联合上汽领投威马100亿元D轮融资,又联手上汽/阿里打造智己……

新能源汽车之都,竞争日趋白热化。

一旦时机成熟,这些投资行为,也能给地方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挺过了最难的时刻后,蔚来等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2020年营收冲到了162亿,完成对赌目标,公司市值也一路飙升到700亿美元。这一次,合肥又赢了。

“关键时刻信心比钱更重要”。

蔚来创始人李斌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合肥市的投资让蔚来在资本市场恢复了活力。

而对于中国来说,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一直被视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最大密码。国资之争,绝不仅仅是资本混战这么简单。

新能源汽车争夺战背后,是一个大国弯道超车的梦想。

目前看来,此次广东国资入股雪松,也是选准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出手。

想当初,雪松接手的中江信托,是一个由“明天系”遗留下来的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在接手的第一天,张劲就曾被数百名愤怒的投资者围在了南昌总部,举着高音喇叭站了8小时。可见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多大。

当时,这家机构的董事会已经停止运作,总计35个产品违约,涉资79亿元。

但到了今天,雪松信托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风险项目兑付问题,牌照相对来说已经非常干净,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凸显。

伴随着大湾区金融产业分工体系日渐形成,当前广东发展最重要的一环是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金融长期以来靠深圳撑起门面,广州、珠海等城市都在谋求提升金融地位,在科创金融等领域也屡有动作。

早在今年4月,广州期货交易所设立,更是赋予了广州打造国际金融枢纽的强信号,示范效应更为突出。

越来越多高端金融要素的聚集,无疑有着相当份量的筹码,将为广东形成完整的国际金融高地提供支持。

一张信托牌照有多珍贵?

在四大类金融机构中,信托牌照是最少的,全国仅仅68家,且银监会明确表态不再新发,就这么多了。

按照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原则,银行、保险、证券各司其职,只有信托,能够非常灵活地横跨各个领域,整合资源。

简单地说,信托类似于“全牌照”,几乎可从事各种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被称为天生的投贷联动载体。

比如,广州就一直在谋求一张信托牌照,此前还参与对爱建信托牌照的争夺,引起广泛关注。

2017年,广州基金曾想用70亿收购上海爱建集团,为的就是信托及证券牌照,最后偃旗息鼓,显然是上海相关部门挡了下来。

直到今天,广州基金所代表的广州市,只是参股了大业信托、爱建集团,确实没有控股的信托公司。

雪松集团本来就是广州第一民企,也是广东重要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必然成为地方政府合作的优先选项。

对广东国资而言,这显然也是情投意合的一次“牵手”。

一张信托牌照,成了雪松逆境翻身的重要砝码。这两年,处理中江信托的复杂危机,已经让雪松步履沉重。

这不仅仅是因为历史遗留风险项目极为庞杂,还关系到天量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接盘中江信托后,雪松设立了专职部门、专职团队,希望能竭力出清遗留的风险和包袱。砸下真金白银,不到一年内就完成了对涉及中科建飞、龙力生物等暴雷事件中卷入的风险项目的兑付。

在2019年接盘当年,雪松国际信托对不良资产计提减值了14.26亿元,导致当年业绩发生较大亏损,合并净利润为-15.34亿元。

2020年,雪松国际信托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根据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数据,其2020年净亏损达12.23亿元。

直到此次出售股权之际,依然有38亿的到期遗留项目未被成功化解。主要为政信类项目,需要与地方斡旋谈判。

面对信托监管快速趋严的大环境,以及政信类项目破局的压力,此时引入广东国资作为强力加持,显然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同时,售出雪松信托控股权带来的百亿级资金,也给雪松控股注入充沛的现金流,激发新的活力。

已经连续3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雪松,在化工制造、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产城融合和文旅产业等均有布局,实力不可小觑。

收购的上市公司齐翔腾达,4年来营业收入增长320%,净利润增长94%;

2020年,雪松控股完成对英国钢贸巨头斯坦科的并购,为中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推进碳中和拓展了新的空间;

在大本营广州,雪松与广州建设共同出资成立城投雪松,占股49%,一举拿下了大源村、洪圣沙地块、永宁街长岗村地块,大力推动旧改……

在超百亿规模资金的助推下,雪松控股依托产业链资源优势,更有把握推进各项业务的突破,加快转型实业+城市综合运营。

卸下包袱后,一个轻装上阵的雪松,将带来更为宏大的想象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