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名字耽误的透明省会,原来我们都低估了它

这个被名字耽误的透明省会,原来我们都低估了它
2021年09月21日 15:03 智谷趋势

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最没存在感的省会,突然之间居然就能和北京、上海、深圳并列——

“北上深合”。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下反应过来,这个”合“就是合肥。

在大国博弈以及原始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中国一举确定了四座城市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而且,合肥是第二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的,获批时间仅晚于上海。

这个名号,可不只是说说而已。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有今年的两会,“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已经上升到国家新时代战略的高度。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直接在硬核科技赛道上承担重要国家任务的四座城市,就是“北上深合”。

那么,合肥究竟凭什么能够天降大任?

江淮小邑完美蝶变

谈起中国最牛的省会城市,谈起中国的科技中心,合肥一定不是你能最先想到的。

说实话,它一直是一座被边缘化的城市。

◆ 论经济基础,合肥在省会城市里面不占优势,更是比不上北京、上海等最先与世界接轨的大都市。2020年,合肥才进入“万亿俱乐部”,比成都晚了6年。

◆ 论政策支持,合肥没有最先赶上趟:改革开放时代,国家将政策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90年代末,我们则举国之力搞“西部大开发”。位处中部地区,合肥吃到的政策红利并不多。

直到200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合肥才终于得到一些照顾。

◆ 论科教发展,合肥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牛。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现,新中国初期,合肥的科技事业基本是一片空白,全市仅有4所中学、17所小学,全市人口的文盲比例高达82%。

可是偏偏是这样一座先天条件薄弱的城市,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承担着国家科研事业的重大期许: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紧接着,合肥建立起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科研机构,科技队伍迅速壮大。

1958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安徽视察期间,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写信,对安徽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沿途一望,生机蓬勃,肯定是有希望,有大希望的。”

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合肥市建立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

在那个艰难的十年,全国的科技事业都趋于停滞,可就在此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迁至合肥,给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近几年,合肥精挑细选、重点投资了一批面向未来的科技企业,收获了“最牛风投城市”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大衍生出来的企业至少上百家,包括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国仪量子等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龙头。

2017年,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比北京、深圳都要早,可见其“江湖地位”之高。

靠着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定力,合肥发展飞快。在智谷趋势统计的全国37座重要城市中,2001-2019年合肥的GDP增幅高达2489%,排名第一。

新中国历史的70多年,亦是合肥从一个“江淮小邑”完美蝶变为“创新之都”的70年。

科技之都怎样炼成

合肥的突飞猛进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衡量一座城市时,我们不能再“唯GDP论”,而是要认识到,不同的城市可以有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换句话说,我们要明白GDP数字背后,到底是靠什么推动的。

如果说深圳是改革开放上半场最耀眼的明星,仅用20年的时间就闯入了全国前四强,那么改革开放的下半场赛道上的一匹黑马,或许就是深耕硬核科技、保障基础技术安全的合肥。

光是看科研硬件,合肥的一系列“国之重器”就让大多数城市望尘莫及:

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全超导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并称合肥的三大科学装置;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存在,也让合肥成为了全国除北京外国家级实验室最多的城市。

图片来源:叶茂,江洪,郭文娟,&龚琴.(2018)

另一方面,合肥还在举全市之力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显示,2011~2019年,合肥的R&D研发经费从最初的不到90亿元增长到了291亿,翻了两倍;R&D经费占全市GDP比重也从2.4%逐步提升到3.1%,是全国城市中的佼佼者。

对待人才,合肥也毫不吝啬。近几年,合肥推出了不少政策,先是“科学中心人才10条”,紧接着是“人才新政20条”等,给出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此发展。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合肥的科技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截至2020年,共有126位两院院士服务合肥科技创新,还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5万人,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190多万人。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双引擎”,合肥正在加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诞生了一系列傲人的科研成果。

比如,合肥在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领域的原创性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墨子传信、热核聚变、智能语音等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世界前列。

在这其中,中科大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合肥贡献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

2020年底,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被认为是量子计算里程碑式的成就。“九章”的身后,就是潘建伟、陆朝阳两位中科大教授的科研攻关团队。

左:陆朝阳;右:潘建伟

说到底,科研创新取得进步的最关键因素,还是要有一群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的人才。

为了支持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事业,2018年,马化腾携手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了“科学探索奖”。

这个奖项,被许多人称为“中国诺贝尔”,每年评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的资金。

中科大与科学探索奖可谓缘分颇深:以“九章”证明“量子优越性”的陆朝阳,正是2019年首届科学探索奖的得主之一;同一年,还有另外两位中科大教授获奖。

今年9月13日,中科大的徐飞虎、朱晓波、秦礼平三位科学家,因为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和地学领域的科研成果,收获了科学探索奖。

其中,徐飞虎在光量子成像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朱晓波参与创造了代表着我国量子计算目前最高水平的“祖冲之”号;秦礼平则曾因她对超新星爆发的研究成为了“豪特曼斯”奖的第一位中国得主,这是国际地球化学界对青年科学家的最高级别奖项。

过去3年,来自中科大的获奖科学家人数已经达到9位,仅次于清华和北大,如果算上曾经就读于中科大的校友们,这个数字就更大了,2019和2020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中,分别有7位曾经就读于中科大。这些青年科学家们在量子物理、行星际动力学、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等诸多基础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大批世界领先的成果,

一些原创成果也在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在一批前沿科学家和顶尖创新团队的带动下,合肥正在积极攻克各类“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中科大为代表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已经成为了合肥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枢纽”。

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给予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一些列战略新兴产业中,合肥涌现出一大批掌握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成果引发全国瞩目。

从“唯GDP论”到“降速提质”,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到了范式转换的关口。下一步,把握住科技创新的风口,合肥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创新发展双轮驱动

当然,一个城市要想在科技领域取得持续发展,光靠顶尖的科学家发光发热是不够的。

中国最高层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比作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强调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激发更多年轻人的创新热情,刻不容缓。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1984年推出了“教师在太空”计划(TISP),将学校教师随宇宙飞船送上太空,回到地球后,这些漫游过太空的老师们会与学生分享旅行的经历。

但是1986年的一起悲剧让这个计划中断了:该年1月28日,高中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芙(Christa McAuliffe)登上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飞行仅73秒,航天飞机于空中解体,包括她在内的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美国“国民英雄”克里斯塔·麦考利芙

199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教师在太空”计划替换为“教育宇航员”计划,要求担任大众科普职责的参与者辞掉学校工作,搬去休斯顿,成为NASA的全职宇航员,经过严格训练才能登上太空。

麦考利芙这样的故事,总让人潸然泪下。在人类对世界无尽的探索中,科学家、教育者们常常要面对巨大的风险和代价,但他们勇往直前。

在中国,科普也对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合肥在这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很早就开始了积极的尝试。

除了扎实的科研功底,合肥也拥有众多全国性的科普教育场馆,其中的合肥科技馆是安徽省最大的科普中心。今年,合肥还对标一线城市,着力建设一批“合肥特色”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提升全市的科学素质。

而作为合肥科研领域的核心,中科大的科普事业同样历史悠久。

许多人不知道,在中科大这所以理工见长的学府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文科院系——科技传播系,培养了大量文理兼通、能将前沿科技有效传递给社会大众的人才。20年来的探索实践,他们的责任感,就在于让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5月22日,中科大通过网络形式举办了2021年科技活动周暨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在校师生的科技成果,并请到了众多科技“大佬”做深入浅出的科普演讲,为全国的科学爱好者们奉上了一道大餐。

合肥与中科大的科普行动提醒我们,当下的科普事业绝不能停留在老先生一板一眼讲课的方式。互联网时代的科普,既要内容扎实,也要形式新颖。

图片来源:赵天宇,李佳柔,&谢栋.(2020)

换句话说,要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使科学具有持久的魅力,就需要在形式和议题上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趣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腾讯X-Talk科学脱口秀为新时期的中国科普事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9月19日,今年首场X-Talk走进了中科大的校园,以当代年轻人喜爱的露天脱口秀形式,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为到访者献上了一场科学盛宴,激发青年对科学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在这次活动中,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山世光,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张筱叶,科幻作家张冉,腾讯即视产品负责人涂思嘉等嘉宾悉数亮相。

一场关于“AI时代单身生活”的思想交锋,在这群理工和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大牌嘉宾中展开。在现场,嘉宾们以不同的维度与视角探讨了空巢青年与AI的关系。

张冉认为,年轻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被动或主动选择独居、独处、高度互联网化的生活状态,就出现了“空巢青年”,这是一股不可逆的趋势。

因此,人如何与AI相处就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青年科学家山世光便以《独居的你,AI拿什么来AI你?》为题分享了单身独居可能需要的AI陪伴诉求,以及如何设计出技术与伦理规范的陪伴型AI产品。

长期从事犯罪学与监狱研究的张筱叶则指出,一个好的AI应该更有人情味,辅助我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让生活更有满足感。

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嘉宾们形成了某种共识,即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要更多从人本身的经验和需求出发,引导科技向善。

未来十年,AI技术将持续发展,并在许多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何让科技真正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这是一个需要更多人来思考的问题。

结语

很多人总是在问,中国有14亿人,为什么就选不出11个足球踢得好的?

那是因为,中国的足球人口比日本、韩国少得多。

科学想要出成果也同样如此。当985的高材生天天想着去金融、IT行业赚快钱,中国搞基础研究的必须在外国才能得到心无旁骛的环境的时候,中国科学探索大厦的根基就不那么牢固,科研也不可能实现厚积薄发。

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科研与科普两条线,让合肥成为了中国城市的一个“另类“。而在别的城市不注意的地方专注,现在则在回报这个城市,成为它未来发展的基础。

“X-Talk”这种创新的科普形式、“科学探索奖”对科技人才的认可和支持,这些助力打造创新生态的活动,都是让我们重新学会专注,不在乎眼前的一城一地,而关乎未来的星辰大海。

我们希望能做到专注的中国城市、企业、科学家越来越多,这或许就是未来十年中国大地上最值得期待的事。

参考资料

赵天宇,李佳柔,&谢栋.(2020).微博应急科普的现实图景与优化策略——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证研究.科普研究,015(002),27-34.

叶茂,江洪,郭文娟,&龚琴.(2018).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上海张江、合肥为例.科学管理研究,36(04),11-14.

李红兵.(2019).合肥:创新之都的完美蝶变.安徽科技,No.360(02),7-1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