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忙于各种宫斗的时候,大洋彼岸的这个男人…

在乾隆忙于各种宫斗的时候,大洋彼岸的这个男人…
2018年09月11日 23:34 智谷趋势

◎作者 | 遇言姐

◎来源 | 遇言不止(Yuyantalks)已获授权

最近热播的两部后宫剧,主角都是乾隆和他的女人。网上就这两部戏的三观、制作、剧情、美工、人设,各种互撕。主流观点是:《延禧攻略》更具现代性、《如懿传》更有时代感。

遇言姐说,不管桥段清奇还是暗黑、不管人物爽利还是隐忍、不管服装多么精致华美、不管拍摄多么细致入微,我都看不下去这两部后宫剧,因为它们的核心是对男权和臣服的明贬实褒、心向往之。

▲清宫戏,走了四阿哥胤禛,还有四阿哥弘历

作为距现今最近的一位坐拥“盛世”的皇帝,乾隆寿命长、喜热闹,没事就下个江南,针对乾隆的戏说特别多。

然而,真实的、横向比较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子呢?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第一印象是触目惊心的贫困。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是泥巴墙、茅草顶。消瘦憔悴,满面愁容的仆役们对接到的残羹剩饭千恩万谢,甚至争抢我们用过的茶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泰晤士河畔的城镇相提并论。

这并非约翰·巴罗傲慢自大。

▲约翰·巴罗的本人画像

根据记载,在工业革命前,也就是乾隆初年,一名普通英国农夫的日常餐点为牛奶、面包、猪肉、奶酪、土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至1808年,也就是乾隆去世后的第10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中又加入了黄油、白糖、茶叶、啤酒。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平民所不能想象的。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是封建时代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时期。然而,这个千年盛世在已经敲响了蒸汽时代的钟声的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

行驶于内河时,英国使团发现,官员强征大批百姓拉纤。“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百姓被鞭打呵斥,仿佛他们是一队马匹。”

乾隆盛世的秩序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而同时代的欧洲,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已经不止于萌芽。

乾隆13年,孟德斯鸠发表的《论法的精神》成为三权分力原则的思想源泉;乾隆41年,《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宣布了全球第一个非君主制国家的成立;乾隆5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1795年,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乾隆皇帝65岁那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当中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伟大篇章: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50年来,这段振聋发聩,充满前瞻的文字是灯塔一般的存在。威尔·史密斯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最为感人的桥段正是来源于此。当那位走投无路的黑人单身父亲带着儿子夜宿公厕时,他说:

那一刻,我想起了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 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述。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 那部分放进去的?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There is no "y"in happiness, there is an "I"

是啊,遇言姐也在想,是什么样的高瞻远瞩、什么样的庄严信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得以令那些与乾隆同时代的人类能够将“追求幸福的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写在一起,相提并论,彪炳史册。要知道,彼时的大清朝还在纠结称谁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独立宣言》最年长的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比乾隆皇帝还要大上5岁。这位美利坚奠基人,避雷针和双目眼镜的发明者在1723年(雍正元年)时便在镇报上发表文章称:“没有思想自由就不会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不会有公共自由。”

▲华盛顿骑马像和乾隆骑马像。他们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

《独立宣言》发表13年后,华盛顿将军成为第一任总统。他比乾隆小21岁,与乾隆同一年(1799年)过世。

当选总统时,华盛顿一度拒绝过2万5千美元的年薪,只因他认为总统应该经济独立、无偿服务。要知道作为大农场主的华盛顿,现金流并不充裕,当选总统时还得借款600美元以搬家到首都。

2005年,“最伟大的美国人”票选中,华盛顿位列第4。许多人在得知乾隆和华盛顿同年去世这一冷知识时,都大吃一惊。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前者是一个遥远的古代人,后者则是一个昌明的现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所传达的价值观,我们至今仍觉得亲切。

历史已是如此不堪,层出不穷的各种戏说则更是low到爆。剧本作者毫无下限地意淫和猎奇,将本就狭隘、愚昧的大清朝三观拉低到无以复加的境况。

作为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尚且展现了原本你死我活的女人们在大难临头时互相救助,看淡争斗,宣扬的是人性向善。

自此之后,《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这些跟风之作一个比一个下作,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计谋拙劣、强行尬斗。七八十集都是互相投喂麝香、水银、毒蛇,男男女女都是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深井冰。

这些电视剧打着独立、同情、逆袭的旗号,本质却是对权力的无限崇拜、对臣服的沾沾自喜。伪装成折射“现代女性”观念的爽剧《延禧攻略》中,最后一集乾隆问璎珞“看众人俯首帖耳感觉如何”,腐朽本质瞬间爆棚。《如懿传》中,皇帝视所有女性为工具,惩罚侍女阿箬脱光在床前跪着,遇言姐只能说,作者你比乾隆本尊还变态。

动辄强调“万人之上却也是无人之巅,没有人陪着朕,朕觉得很孤单”,圈地自萌的唏嘘感慨貌似无奈,实则是作者对附庸权力的向往。

最令人无语的是,历史上的乾隆好歹还有些“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缅甸”系列“十全武功”,而在宫斗剧中,工作量严重不饱和的皇帝亲自加盟撕逼且不亦乐乎,带领着一群菜鸡互啄。

妃子因为几块炭吵架他管,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他管,甚至亲手做起了专供如懿使用的绿梅粉,这是要开淘宝店的节奏啊。一个皇帝居然色诱侍女,让人脱光了在床前跪了三年还没查出问题所在。真是要手段没手段、要事业没事业、要三观没三观。

▲皇上手工制作,香粉限量发售

纵观世界,在爱新觉罗· 弘历出生以前,世界就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18世纪,世界文明的大潮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限制君主权力,而当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人们普遍自私、冷漠、卑微。

乾隆和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定义。

乾隆最广为人之的是“高寿88、十全老人、有名有姓的妻妾38人、生了27个娃、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野炮无数、宠爱和珅。”

华盛顿的标签则是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引导美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自愿放弃连任权力,宣布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自由。

乾隆和华盛顿宛如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更可悲的是,200多年后,人们对乾隆那段历史的关注点仍然是情爱、争宠、制衡、夺嫡,就算是所谓的正剧,也不过是止于“术治”的层面。

没有信仰、没有救赎、没有反思,只有暴力和权贵才是唯一的价值,里里外外无非是丛林法则的再现。应该说,这是借古装剧的保护,抒发对权力和依附的向往。

历史已经不堪,戏说更是low爆。

康熙、雍正、乾隆,各位和我一样已经看够了这祖孙三位的请举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