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成为地球经济中心,张五常会被打脸吗?

深圳将成为地球经济中心,张五常会被打脸吗?
2019年04月22日 22:12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旺角黄局长

张五常不是一个普通的“知名经济学家”。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在厦门,一位姓习的副市长请我和太太在鼓浪屿的一间古老的大宅的后园进午膳,谈得好,过了两天先生又再请我俩进晚膳。

在整个华人世界中,能与关键人物共进晚餐,对上话的学者,还是很少的。这样一个人物,一举一动都格外引起外界关注。

4月20日“大湾区与深圳的未来”高峰论坛上,素有“狂生”之称的张五常又发表了一番惊人预判:

八年后,深圳一带会超越美国硅谷

假以时日,深圳一带将会超越上海

有朝一日,深圳会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三十年前,张五常曾推断上海的经济将会超越香港,很多人觉得不可能,后来的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这个喜出狂言的老人家,似乎总有超越常人的精准判断力。那么,今天他对于深圳的断言真的会实现吗?

在你黄局长看来,深圳要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可能性,只有两种。

01

自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大国的兴衰更替是常有的事。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一个个轮流做霸主。

现阶段,中国GDP为 1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5万亿美元的66%,排名世界第二。

深圳有朝一日要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

就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必须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在内部诞生一个全球级别的商品、货币生产交换中心。

就像日不落帝国时代的伦敦,美元霸权时代的纽约一样,都是在英美两个国家成为世界第一之后,才具有主导全球贸易体系运行的能力。

按照多数机构的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取代美国经济火车头的地位。

乐观的看,中国确实不排除出现一个宇宙经济中心。

但这里边,有两个事情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

第一,要拿下这个全球经济中心的宝座,必须等到中国经济规模碾压美国很久很久之后,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GDP只超过一点点是没有用的,还得是长期超越,远远领先。最好是相当于美国体量的两倍。

像1894年,美国GDP就超越了英国。但直到二战打完,美国GDP单占全世界56%、美元取代英镑之后,美国才真正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也是在那个时候,纽约才逐步取代伦敦占据全球城市体系的最顶端,成为全球资源的控制中心。中间相隔了半个多世纪。

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因为总量的超越,并不是全面胜利。你还必须得夺取贸易规则制定权、全球货币铸币权等等等。

所以,中国要产生一个全球经济中心城市,至少也要等到下一个世纪。

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切都非常顺利的前提下。事实上,中国的GDP一旦超越美国,要继续将美国远远抛在脑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到了一定临界点之后,中国的增速一定会慢下来。

第二,即便中国当了老大,也不一定是深圳代表中国拿下经济中心。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地方,叫做上海。

当中国变得超级强盛的时候,实际上有形之手的调配力量,可能比今天还要再高。虽然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局面,但它确实可能会存在。

经济中心让谁来当,受到国家意志的影响。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千年大计里,深圳的定位略显尴尬。最能反映上峰想法的发展规划纲要中是这样说的——

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的潜台词,就是区域性的,非跨越国别的。而在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上海是“国际经济中心”。

虽然市场力量也在深刻重塑着中国几大超级城市的面貌,但国家意志同样不可小觑。纵观过去40年,国家意志往往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以帝都为例,上个世纪刚解放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工业总产值不到天津的三分之一,上海的六分之一,非常弱势的样子。

从地缘、气候、人口等初始条件来看,北京远不如万里长江的出海口上海。但没用太长时间,今天北京的GDP已达到惊人的3万亿,几乎快逼近上海了。

如果北京不是首都,集中了全国最好的资源,今天的北京还会如此强悍吗?离开了大国权力中枢这一层黄袍,帝都的经济还能如此逆天吗?

答案恐怕是不会。

所以,深圳能否超越上海,代表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关键还要看另外两个因素。

一个是深圳跟香港的融合关系,能不能真正一体化,借助香港的金融资源、服务贸易而全面升级自我。这是大的趋势,你黄局长比较乐观。

一个是深圳跟北京的远近关系。上不上科创版,给不给自贸港,是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都取决于北京的态度。

这个方面深圳有点吃亏。因为深圳离北京实在是太远了,它挨着香港澳门,思想活跃,不可控因素实际上也会更多一些。而上海已成功被塑造成一个保守稳健型的城市,经受了大半个世纪的考验。以至于很多时候,深圳的政策大礼包总是滞后于上海。

两年前,张五常带着几位西方朋友到深圳南山的海旁一行,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记着我说的吧。你们这一剎那站着的土地,就是这一点,分寸不差,有朝一日会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

他说,“三十年前我推断上海的经济将会超越香港;今天我推断深圳一带将会超越上海。困难重重,沙石多,但假以时日,我应该对。”

暂且不论预言对不对,这困难重重,是肯定有的。

02

深圳会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第二种可能性,是深圳放弃了这样一种模式:跟在西方世界的屁股后头,亦步亦趋。转而去寻找一种弯道超车的路径。

工业时代,伦敦抓住了机械化浪潮,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源地。

金融时代,纽约牢牢抓住了金融命脉,成为影响全球事务的顶尖城市。

科技时代,硅谷是深耕半导体、互联网,成为引领人类命运的科技圣地。

而中国几大一线城市,历史上没有哪一次是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当中国推出128GB内存条的时候,美国出了512G的3D XPoint内存条。

当中国将芯片制程工艺推进到28nm的时候,美国已经到了7nm的境界。

当美国癌症特效药实验成功的时候,中国还在等着专利过期制造仿效药……

今天华为的5g专利已经占了世界总量17%多,排名各大电信巨头第一,而5g是被视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载体和工具,这方面深圳具有强劲实力。除此之外,中国一线城市的每一次技术推进,都会遭到更高水准的反击,更加艰巨的攻克难关。自始至终,都落后于世界第一流的水平。

深圳要“八年后超越硅谷”,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就必须牢牢抓住下一代技术的大浪潮。率先单点突破,形成护城河,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下半场。

别的不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现在已经进化成这个样子了。八年后又会是怎么样的?

深圳相关的硬核技术,能够在动态竞争中追赶上吗?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了。

03

在4月20日的高峰论坛上,80多岁的张五常回忆起了几番深圳往事。

我第一次到深圳是一九四八年的夏天。那时广州疏散,我的大哥带我回港,途中遇上十号风球,火车到深圳要停下来。大哥带着我在深圳找留宿一夜的地方。在狂风暴雨中步行,见到一间卖米的小店子,大哥说:“这间房子要倒下来了。”果然,整间房子塌下,还竖着的是一个曲尺形的用作称米的磅。

我第二次到深圳是一九八二年回港任教职后不久,那是一别三十四年了。记得罗湖当时有一间电影院,满街都是单车,一辆汽车也没有。据说当时深圳有二十万人。三十七年后的今天上升了一百倍。

这位一生放荡不羁的老人家,见证了中国从一个濒临崩溃的孱弱国,成功转型为世界工厂。这种巨大的冲击感,这种深刻的亲身体会,可能让他早已习惯了层出不穷的“中国奇迹”,进而对深圳的未来抱有大胆的预言。

实际上,中国模式屡次创造奇迹,是建立在解放精神禁锢的基础上的。并不是中国的制度安排上有多么特殊,而是每次改革推不下去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天空回荡,“如果要杀,就先杀我好了”。

过去四十年,深圳从小渔村脱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源于对旧有机制的毁灭后重生。每一次解开枷锁,深圳总能激发出更多的活力。

所以,深圳能否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可能也需要顶层设计的变革。

比如说用零关税,倒逼国内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集中精力于更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比如说取消外汇管制,让国际资本可以直接孵化深圳本土的科创项目……

深圳要求的其实并不多。你说对不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