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大湾区,闷声发大财!这个隐形冠军浮出水面

领跑大湾区,闷声发大财!这个隐形冠军浮出水面
2019年09月20日 19:12 智谷趋势

◎作者 | 顾天杰

◎来源 | 叶檀财经(tancaijing) 已获授权

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小城市,重点关注排名蹿升速度快,细分领域拥有隐形冠军企业的中小城市。

筛选城市的范围,从70个城市拓展到332个县级、地级市,为了公平起见,剔除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

粤港澳大湾区,有个传统制造业大市,排名迅速上升,四个分项排名,挤进了全国前十!

它叫东莞。

从2008年以来,东莞主营业务年收入超100亿的企业,从零起步,到现在已经有了12家。2016年以来,东莞投资在6亿以上的项目多达171个,总投资3760亿,预计建成后新增产值1.15万亿,几乎等于再造一个东莞。

东莞新定位,中国智能制造转型的最佳试验田。

传统制造、陶瓷、家电、机器人、5G甚至情趣用品,无论高端的、低端的、山寨的、原创的企业,都集中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制造之都。

它们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原始森林大逃杀,所有企业的目的都一样:对抗国际产业链转移和分工规律,将生产环节和利润都留在当地。

最后的赢家,才能帮助东莞建成一套全新的工业制造体系。

我们的五个判断标准不变,分别是:

1. 国家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

包括各大城市战兴行业占比,上市公司数量和行业总公司数量。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规模、增速。

部分城市细分为战兴工业,战兴服务业。我们更看重战兴服务业占比高的城市,能够承接产业、带来就业、真正吸引人才入驻的城市。

3. 城市产业创新基因。尤其是这个城市过去的工业基础体系,未来的产业升级方向和路径。

4.寻找有特色的创新力城市,拥有隐形冠军企业。

这些城市可能人口不多,GDP增速不快,房价没有猛涨猛跌,却在某一领域达到全国,甚至全球领先水平。

5.发展高科技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储备,包括当地的大学、科研院所数量,和引才力度。

公司数据来源于天眼查,引才、高校、GDP和消费等数据,来源于统计公报和政府部门开放数据库。

我们会在一年一檀上发布最具创新力的城市排名,发布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榜单,以及两到三份子榜单。

科创时代最有创新力的城市,值得年轻人拥抱。

01

东莞制造被逼到角落

改革开放后,东莞利用临近香港的优势,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大力招揽港籍东莞同胞回乡投资。

东莞市招商引资创新办公室的袁东杰回忆,当时交通不便,村干部就背上装满材料的麻袋,坐船或者开拖拉机赶到罗湖口岸,看到像香港商人模样的人就冲上去交谈。

东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对外加工办公室,推行一条龙管理服务模式,就是现在我们听到的“最多跑一趟”办事大厅。30多年前已经成型,东莞真是领风气之先。

东莞市展览馆里,还原了一座上世纪70年代的会堂,展示的是三堂经济,就是早期利用饭堂、会堂、祠堂作为厂房,承接外商投资办企业,最高峰时期,80%的农村靠三来一补赠钱。

东莞第一次转型,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招商引资转移重点,全面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产业结构从毛织、塑料、玩具、家居等转向电脑、手机制造,电子信息一跃成为支柱产业。

隐形冠军大规模浮出水面,是在2014年前后。

根据国统局数据,从2011到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一路下滑,从10.8%降到5.9%,直接腰斩。东莞原来的成本、产业聚集优势大幅缩减,无数传统制造公司直接破产,成为经济巨变中的一个个小注脚。

东莞决定第二次转型,分三步走,一是内外并举,二是企业智能改造,三是产业集群。

首先是降低对外依赖。

根据东莞市统计年鉴,全市经济外向依存度从最高点433.8%,降低到目前的161.8%,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从过去的出口为主,变成出口和内销各占一半。

其次是产业智能化。从2014年开始,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计划,到现在,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37倍。

然后是产业集群。长安的智能手机、厚街的家具、虎门的服装,从单独分散的品牌,转向规模化集群。

曾经有檀香问:为什么很多日本马桶盖都是东莞厂家生产的,中国人却还是要跑到日本去买?

原因很简单,国内价格战激烈,按照日本标准生产,肯定是卖不到日本那个价格的,这是看起来国内马桶盖不如日本的核心。

过去的东莞,抄袭模仿、过度销售和简单复制,现在尝试寻找中国智造的另一种答案。

02

没想到吧,东莞在这些行业全都是隐形冠军

根据天眼查数据,东莞九大战兴产业排名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第4)、高端装备制造(第8)、新材料(第5)、生物(第15)、新能源车(第5)、新能源(第14)、节能环保(第12)、数字创意(第26)和相关服务(第19)。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车企业数量占比,全部位居全国前五,还有众多隐形冠军企业。

发家于东莞的拓斯达,一开始建立在大岭山镇,创始人吴丰礼是退伍军人,做了几年注塑辅机设备后,发现企业机械臂需求很大,转型生产机械臂,第一代是90度直角机械臂,是注塑标配设备。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分别是伺服系统、减速机和控制器,拓斯达目前已掌握伺服和控制技术。

一位高管说,拓斯达没有进入减速技术领域,因为国外有现成的,直接买就行。

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关键零部件的精细度、耐用度有严苛要求,不是一家公司能解决的。

国内当时工业基础材料加工、生产都跟不上,考虑到客户需求和成本,不值得去攻关。到了2015年,拓斯达正式研发上市六轴工业机器人。

一句话总结,东莞企业的技术创新目的很明确,目标很直接,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要挣钱,每一项投入和产出,时刻接受市场考验。

短短三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生巨变。

2015年机器人概念兴起,各类企业主要是在推广机器人本体,大谈自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这一年中国制造开始对标德国工业4.0。

2016年市场纷纷转向集成商,机器人企业开始注重细分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不再重点强调核心零部件和技术,这是一个大转折,市场终于发现,炒得再热,和国外企业的差距依旧很大。不如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市场。

我们长期看好东莞、佛山这样城市,有人说,你是看好当地房地产吗?跌了算谁的?

听清楚了,我们看好的是当地的经济。

中国一时半会儿掌握不了多数核心科技,那就像机器人产业一样,从零部件集成做起,解决客户最紧急的问题,珠三角是足够大的试验田,既有最大的市场,也是产业聚集中心。

主营锂电池生产设备的东莞科硕机械,创业初期规模小、产品性能一般,产值不足一千万元,后来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合作,产值一路增长到3000万元以上。

华中科技大学工研院,拥有600多项技术,为东莞7000多家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改造等服务,成功孵化100多家企业。

在东莞,类似的产学研一体化研发机构有27家,它们正在成为产业生态源头的发动机,让顶尖技术有真正落地的机会。吹牛没用,市场认账出钱才有用。

东莞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加上市场反馈,总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03

松山湖太幸福

松山湖不止有华为,却因为华为的搬迁入驻名声大震。

松山湖年均气温23℃,绿化覆盖率超过60%,宜居。更重要的是,宜业。

从2012年9月起,东莞政府出台松山湖禁地令,不再新增商住用地,对于园区敏感区位、不宜作为住宅用地的,争取调整为产业配套用地。

我们去松山湖,绿树掩映的一幢幢小楼里,看到的是高端制造业。我估计,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转型成功,应该到处都是松山湖这样的吧。

松山湖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占据粤港澳规划有利位置,简直是为了东莞产业升级而生的。

松山湖在14个重点先行、产城示范区里,占据3个,分别是松山湖生态核心区、中子科学城和东莞火车站区。重点产业是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现代服务业。

华为入驻松山湖顺理成章。

华为之前我们参观过,几乎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欧洲小镇合集。耗资超过100亿,占地1900亩,总建筑面积大约126.7万平米,有一万多员工办公,主要是研发部门的人员,未来总员工数量预计超过两万五千名。

能在东莞松山湖工作,那真是太幸福了。

大家看好,副作用是房价上涨。从2015到2016年,松山湖一手房价格从1.2万涨到2.1万,上涨77%,2017年到2019年涨幅回归平稳。

除了华为,松山湖引进的龙头还有宇龙通讯、生益科技、漫步者。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产业,大疆科技、固高科技、盈动科技、东阳光药业、广东博迈、广东红杉、东莞新能源等企业先后入驻。

已经登录创业板的佳禾智能,在4年内完成营收从0到8亿的跨越,是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隐形冠军企业或许没有被大众熟知,但他们在细分领域的超高壁垒,才是东莞经济护城河的终极保障。

—这里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