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把握国运的城市,这次又变成了新基建狂魔,北上广深杭急了

最会把握国运的城市,这次又变成了新基建狂魔,北上广深杭急了
2020年04月30日 20:19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朝阳

备受关注的2019年GDP城市排名出炉,冲最前面的不是一线的北上广深,也不是杭州、程度、西安、重庆这些城市网红,低调的长沙以8.1%爬升到第二。

长沙,再次惊掉了国人的下巴。

站在国运的十字路口上,中国很多风向都在转变。深圳的房价,帝都的复苏、杭州的发力、天津的着急……

没有中心城市的天命,没有九省通衢的地利,这个城市却一次次开挂,走出了逆天改命的主角之路。

历史不止一次证明,长沙是一次次大潮中,最会把握国运的城市。

它参透了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只有抓住历史进程才能逆袭,进入21世纪后,每一次大放水都会有长沙跃动的身影,“基建狂魔”的身后总是有长沙在支撑。如今,长沙又向着新基建第一城狂奔。

疫情最艰难时刻过去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复苏,保就业,保经济,保民生……

一位已故领导人早就把长沙写明白了,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城市如此,人亦如是。

规则变了

4月20日,长沙成为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开通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城市。

市民只要通过百度app、百度地图,就可以预约无人驾驶出租车免费乘坐。虽然第一批投入使用的出租车仅45辆,但整个“新技术流”已初具模样。

这是一个预言——

互联网革命下半场,杭州曾领尽风骚;而新基建大潮涌起,长沙最可能一飞冲天。

长沙的故事始于与百度的惺惺相惜。

一个从BAT神坛上跌落,苦苦寻找着新的增长极;一个在中南大地汲汲营营,试图跻身中部龙头的潜力股。

结果,百度完成了一次大反转,成为国内第一个向公众开放无人出租车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长沙成为第一个有智能无人车交通落地的城市。

无人车被视为未来技术的集大成者,5G、大数据、云、自动识别、城市智脑等等,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

百度其实一开始并不被看好,谷歌、苹果这样的国际科技巨头起步在前,上汽、宝马、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大佬衔枚直追,更有滴滴、高德这些顶流平台赤膊杀入,连远在天边的贾老师都都在空气造车。

无人车不止拼科技,还拼资本,更非只靠烧钱就能成功。决定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企业本身,更在与之合作的城市。

如果不能看穿这一点,就无法参透无人车的全球竞争中,为什么是长沙领先了这一局。

无人出租车,商业逻辑还是其次,政府支持的力度才是第一位的。为什么?

1.从技术上说,无人车头部企业的技术差距并不大,但要拍胸口说技术成熟了,没有谁敢,原因在于实测太少。

无人驾驶面对的道路、自然、突发情况太多,需要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不断积累数据和打磨,才能够走向成熟。而实地技术测试卡住了很多企业,涉及安全大事,必须要地方的批准。

谷歌的无人车技术全球领先,但因为测试中发生事故受到地方民众抵制,测试进度大大推迟。

截至2019年底,国内至少有22个城市发布了自动驾驶测试政策,其中只有6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沧州,下发了载人测试的牌照。

丰富的测试环境,获取海量实际数据,才是无人车技术落地的关键。

2.从运行上看,无人车一上路就牵动全身。

法律交规需要做出完善,地方针对实情要出政策,无人车的测试、经营等都需要牌照。

更难的是,领先技术需要先进基础设施,聪明车需要配智慧路。

无人车上路需要庞大的城市配套设备、交通大基建、新基建,这部分不可能由企业完成,必须地方政府主导建设。

而无人车最终走通商业闭环,还需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庞大市场需求,地区选择至关重要。养成一个地区居民习惯无人车出行,是漫长的过程。

没有一个倾力支持的城市,寸步难行。

百度落地一周之后,高德也加速追赶,在上海落地了AutoX的无人车测试。

百度想当无人车巨佬,必须要找到城市合作者,一起来唱这首歌。

长沙,就是这个敢吃螃蟹的城市。

李彦宏去年跑去长沙揭牌时候说:

“当我们有这么多的数据、基础设施、有政府敢为天下先的理念,很多困难、场景、问题我们会先遇到,先解决从而成为领先者。”

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则变了。

新基建绿灯长亮,所有城市都盯着这块蛋糕,比的就是谁敢在新浪潮里游泳。

长沙又一次抓住了潮水的流向,新技术让杭州成就了电商王国,现在长沙很可能会成为“无人驾驶王国”。

路在脚下

我们看重长沙,不单是为一个无人车,更是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新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浸入,会爆发出远超当年移动金融、电商与杭州结合的想象力。

在中国腹地,和其它城市相比,长沙从来就不那么突出。

武汉是九省通衢,长江黄金水道和京广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郑州从清末就是铁路要冲,建国以后更是中国铁路心脏,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

就连隔壁株洲市,也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在普通铁路时代,是京广线与沪昆线交汇的重要节点。

长沙人民也是三湘四水上游荡的浪子,却苦于没有地利,叫得响的除了一碗卖到全国的臭豆腐,还有就是时常沉默的“大国重器”。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以这两家巨头为代表,长沙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世界最大装备制造基地”。

装备制造业是长沙的基本盘,从上个世纪延续至今,中途衰退了很多次,但长沙都没有放弃,终于等到了基建狂潮到来。

凭借自主创新,长沙有了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亚洲首台千吨级全路面起重机,全球最大3600吨级履带起重机……

硬核长沙,把这些大家伙输出全世界。

上一波大基建中,长沙以装备制造者的角度切入,吃尽了时代红利。

单说交通大基建,从四纵四横、八纵八横,到“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提出十纵十横的大交通、大枢纽工程。

那么多铁路、公路、机场、港口、航道、管道项目,每一个都让长沙沾了基建油水。

高铁普及之后,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长沙火车南站交汇。长沙、株洲、湘潭深入一体化,长沙的交通枢纽地位也一步步地追上了武汉、郑州的枢纽地位。

上海和长沙是中国唯二有磁悬浮落地的城市,浙江放了千亿修沪杭磁悬浮做表率,长沙有制造商的近水楼台,大概率也会继续推进磁悬浮项目。

长沙和上海同时还是中国唯二有无人出租车上路的城市。长沙更是在湘江新区大手笔投入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建了100平方公里城区、100公里高速路的智慧基建,为无人车成熟落地铺路。

长沙的厉害,既靠自己的奋斗,更靠历史进程。

长沙把握国运的力量曾造就了新中国,大基建的时代又让它一举腾飞。

如今新基建大潮,长沙也必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浪遏飞舟。

它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绝不会止步于“自动驾驶第一城”。

只有不断自己加码,才能在中国区域博弈中活得更好。

未来新基建第一城,长沙已经冲到最前列。

鼎立中部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4大城市,武汉、郑州、长沙、合肥,都被赋予了引领中部崛起的厚望。

战略实施14年,几个省会快速崛起,武汉领先一个身位,但中部没能形成长三角、大湾区级别的城市群。

这十几年,长沙的GDP也开了挂一样疯长。

2001年,长沙的GDP只有728亿元,放在全国省会里平平无奇,远不如武汉、郑州;2017年长沙GDP破万亿,增幅高达1300%。

如果是看相对排名变动,上升幅度更是全国第一。

长沙就是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没有太多政策倾斜。

就算是万亿俱乐部的一员,超过西安、东莞、哈尔滨、济南等城市,但别说是9大国家中心城市,连副省级城市的名头都没有,用俗话说就是“不具天命”。

如果没把握一次次风口,仍旧会平平无奇。

2019城市GDP排名出炉,武汉毫无疑问是中部第一,稳超杭州、天津两大城市;

而这两年长沙GDP大挤水,数值波动大,虽以8.1%的经济增幅引领榜单,但还是让拉锯多年的老对手郑州,以15亿的微弱优势反超上来。

郑州雄踞中原,搞自己的中原经济区,影响力辐射到洛阳、开封、商丘、晋城、邢台,涵盖1.7亿人口,近7万亿GDP。

一直强调中原文化、华人祖根的郑州,可以说是血统纯正、天命在身、地利纵横的典型。

郑州既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中部交通枢纽“火车王国”;依托全国经济第五、人口大省河南,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示范区。

2016年郑州入选9大国家中心城市,和武汉并列中部双雄,变得特别有底气,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特大城市的官宣喊得响亮。

但是,郑州成于富士康,却无法摆脱工厂模式。富士康当年能从深圳搬去郑州,也能为了更低的生产、贸易成本再次搬走。

这几年发展迅猛,靠的是房地产经济的膨胀,城市快速膨胀,配套和管理跟不上。

2016至2018年,按照房地产开发投资/GDP来计算房产依赖度,郑州每年都在全国排3-5名,比武汉、杭州、成都都要高。

合肥就很聪明,是个计划通。

它的定位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务院批定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以中国科大为中心延伸出的科研产业群,打造了一个顶尖的科技供应链。

在城市产业竞争中,只靠一个生产加工环节就能做大的时代过去了,能配套完整产业供应链的城市,才有更多机会。郑州就被这一关卡着。

合肥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新兴产业落地,比如刚刚公布的蔚来与合肥合作。

在区域战略上,合肥已经与中部地区脱钩,全面拥抱东部长三角城市群,但又时不时在中部战略露个面,维持存在感。

合肥退群后,中部城市序列里,地位提升起来的,是一直被忽视的江西南昌。

最后,中部崛起只剩下武汉、长沙、南昌,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共同组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同成渝城市群争夺中国经济第四极。

长沙在区域格局中愈发重要。它完备的制造业供应链,将是吸纳产业集群的金字招牌。

实力是要靠自己给的,没有天时地利的长沙,却是一座中国最独特的城市。

在其他城市向深圳、杭州看齐时,长沙已经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人城合一

长沙是中国房住不炒做得最好的城市。

没有看穿中国经济格局、把握国运起伏的能力,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最新公布的《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排名》中,长沙光荣垫底,是中国主要城市中的房价洼地。

房价收入比,顾名思义衡量房价和收入的标准。数值越高,房价泡沫越大,数值越低,房价更健康,居民购买力更强。

深圳以35.2高居榜首,联系最近搞出的炒房动作,引发高层监管,也就不难理解了,惯性使然。

长沙是比值是最低的,仅6.4。

在房、地、人的关系处理上,一片香港模式的内地城市中,长沙是最靠近新加坡模式的。

新加坡一手摁房价,一手揽人才,这是它从弹丸小国跻身世界大国的根本国策。

全国城市都在“杭州化”,一个个都是卖地狂魔。土地财政根深蒂固,早就尾大不掉,逼各地楼市只能继续“香港化”。

长沙一直是价格低洼,加上最严的限购政策,对土地财政依赖低。只要继续房住不炒,就能把房价稳在其他城市看不下去的低位。

简直是炒房客的终结者。

脱钩土地财政的经济模式,是长沙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安居乐业的要旨,每个湘水之滨的人都有体悟,长沙也是唯一连续11年获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房价问题是中国城市的最大难关,人、地、房的平衡问题,长沙已从源头上解决了大半。

各地抢人大战,如果不能解决住的问题,就没有根本改变,落户门槛再低也是空谈。

城市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

北上广深因人才而起,又因房价而生“逃离北上广深”。人才用脚投票,比什么都直接。不解决安居问题,高压还会向下一级城市传导。

长沙是最早加入抢人大战的城市之一,也是最先把落户门槛降到本科的城市。

“人才新政22条”全国闻名,只要落户长沙就有最低6000元/年的补贴,甚至可以先落户、后就业。

长沙用真金白银,用土地财政,用短期经济增速,换来了一支“新湘军”。

惟楚有才,名不虚传。

长沙骨子里有一股逆天改命的势头,没有天命地利,风光过也沉寂过。

一次次把握国运,深谙安居乐业的永久命题,才让它一路至今。

如今又是大拐点,谁先摸准时代脉搏,才有未来。

长沙如此,中国如此,个人也是这样。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