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竟让人如此感动

深圳,竟让人如此感动
2023年03月21日 20:36 智谷趋势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黄狮虎 宁侃侃

谈到深圳,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搞钱之都”。

想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华为和比亚迪、密布全城的地铁、还有刚刚宣布回归的全球顶级科学家……

这些当然没错。但如果你驻足深圳的时间更长,还会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炽热的文明温度。

你会渐渐发现:

深圳,竟让人如此感动!

“来了就是深圳人”。

去年的公务员省考后,一条短信刷了屏。这则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的“落榜通知”,一时感动了无数考生。

短信用诗意的语言,对考生表示了感谢:

拳拳盛意,感莫可言。报考公务员只是通往成功的千百条道路之一,年轻的深圳永远向您敞开怀抱。

看看这语气。只不过是来参加一场考试,深圳已经把你当“自己人”了。

不少收到这条短信的考生,感慨被“狠狠暖到”。

一位应届毕业生陈立江说,虽然落榜,但收到这条暖心短信,“心里特别感动”。

虽然与公务员岗位失之交臂,但他最后还是在深圳南山区找到了工作,与这座温暖的城市结缘。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深圳“暖男”的一面,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

很多网友还记得,去年的疫情之中,一位叫“Prnliy”的网友在深圳市卫健委公众号文章评论区留言反映:昨晚9点在龙华中心医院做的核酸,产妇等着住院要核酸证明才能入住,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啊?12小时了。能不能优先安排……

仅仅6分钟后,深圳卫健委回复道,“电话发我”。

这个回答,几个小时内就收到了上万个点赞,话题#深圳卫健委让无法住院产妇电话发我#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短短四个字,让无数人看到一座城市的担当与温度,增加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智谷趋势注意到,今年深圳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地写入了这么一句话:

“设身处地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人员、公交司机、的士师傅、产业工人等群体排忧解难”。

过去一年,深圳竟然有近7成的财政支出,花在了教育、卫生等民生上。民生目标六成都超额完成——

计划新增床位1200张,实际上翻倍至2600张;

计划社康中心新增全科医生800人以上,实际新增1400人;

计划筹建保障性住房11万套,实际筹建了11.74万套;

有的人在疫情中找借口、打折扣,深圳这个“耿直boy”,却翻着番儿,加码完成民生任务。

种种温暖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文明底蕴。

这样的城市,怎不让人心怀敬意,心生感动?难怪深圳可以连续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果然是底气十足。

事实上,“文明”早已是深圳的一面金字招牌。

对很多深圳人来说,文明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行走在深圳这座城市,可以看到,处处闪现文明之光。

再说几件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事吧!

前两年,有一位深圳车主杨先生,路口转弯时,在斑马线前主动停车礼让。结果,两位穿着校服“赶路”的小女孩,一边奔跑着过马路,一边礼貌地向他深深鞠躬。

这暖心的一幕被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也在网上刷了屏。

大家被两位小女孩一边跑一边鞠躬的“疯狂点头”,给萌翻了,纷纷点赞“可爱”。

不少网友们表示,“这就是深圳”。

今天,在深圳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

深圳司机,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已成常态。当被礼让的行人挥手致谢,司机也挥手示意“不客气”。

车辆和行人相互致礼,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这几年,深圳这座城市上演了无数的“暖心一幕”,汇聚成了文明的洪涛大浪,生生不息。这些场景,让无数人印象深刻:

深圳一小车失控堵塞干道,三十多名市民配合警察,将被车辆撞偏的护栏推回原位,仅用13分钟恢复交通。

深圳一男子跑步突发疾病倒地,4位市民接力用2台AED 将其救回。

90后小伙子黄坷在积水路段看到一辆白色轿车被困在水中,随即以身涉险,设法营救,在雨中成功将被困女车主救了出来……

还有双膝跪地,为孩子们进行核酸检测的护士杨海萍。

这一幕幕文明场景的背后,是深圳市民的热心和高素质。

事实上,在这座年轻的城市,“志愿者”已经成为一个光荣而普通的称号。

一袭红色马甲,一脸灿烂笑容,一次暖心服务……到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

唐治红是来自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的一名志愿者,近十年,他身穿红马甲,巡河护河,微笑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达9179.9小时。

图说:唐治红朋友圈的“志愿范儿”。

在深圳,像唐治红这样的志愿者们还有很多。

他们下沉城市的各个角落,督促垃圾分类、社区服务、护河巡河,为这座城市的美好努力。

截止2022年底,深圳已注册志愿者数量为351万人,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

深圳,是当之无愧的“志愿者之城”。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的包容、开放特质,让这里成为中国内地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服务精神,早已在深圳蔚然成风。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这样评价深圳:

“温度、速度、高度、力度、广度,不就是吸引越来越多人来到这座城市的理由吗?无数四面八方的人开始生活在这里,把异乡当成了故乡,他们成了深圳人。”

“深圳爱你,越来越多人会爱深圳。”

怀着对深圳的这份爱,很多人也奉献出自己的一腔热忱。这片土地,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崇尚“真善美”的人士。

截至2022年上半年,深圳已产生6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5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1名广东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6名“中国好人”、84名“广东好人”。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歌手丛飞的故事,就感动了无数人。

这位义演300多场的普通歌者,把自己的主要收入,都捐给贫困的失学儿童和残疾儿童。先后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儿童183名,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义工服务超过6000小时。

直到今天,丛飞乐观奉献的精神,仍然是深圳人的一座精神明灯。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的“文明范儿”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仅有人情温暖、志愿文化,还在社会治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我对深圳最佩服的地方。

同样从一件简单的小事说起吧!最近,有网友拍到了深圳湾发生的震撼一幕,有鸬鹚生吞大鱼,鱼比鸟的脖子还粗。

这个生动的视频,很快就引爆了播放量。

你可能会说,不就是鸬鹚吃鱼吗?有什么稀奇呢?可是,要知道这个地点,可是在深圳湾啊!

作为“春笋”所在地,这里是深圳城市的“封面”,总部大厦林立、高楼处处。但它同时也是每年候鸟季鸬鹚群的栖息之地。

在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数千只鸬鹚起飞,略过海面的红树林,与城市CBD的天际线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幕,正是现代文明的应有之意。

深圳保护了大片大片原生态的红树林,在河口、内湾平缓的泥质滩涂上,潮起潮落间,浮游植物生生不息,鱼类、底栖动物、昆虫大量繁殖,才吸引了无数迁徙的候鸟。

生态文明,是深圳人珍视的城市宝贵财富。

此外,在运用科技、文化来营造城市文明方面,深圳也下足了功夫。

比如,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深圳利用北斗高精定位技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针对行人闯红灯、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等行为,深圳建设多条新型“智慧道路”,进行智能执法,全力破解交通管理“顽疾”。

深圳还率先推出“秒报”“秒批”智慧政务新模式,得到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在全国推广。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多次排名全国第一。

在深圳,市民可享受“十分钟文化圈”,离家不远有图书馆,在街角设有图书柜,24小时运营的书吧和各样新兴书店让阅读更方便。深圳还设有7座博物馆,9座文化馆(含分馆),54个文化广场。

现代文明的便捷、高效、精准,在深圳同样得以充分体现。

从2003年启动评选至今,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表彰活动迄今已经六届,是目前公认的竞争力最强、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国字号”城市品牌。

图源:微博@行者老湖

已经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深圳,近日又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座城市从小渔村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在短短40余年时间实现GDP上万倍增长,跻身全球城市强者之林,靠的不仅仅是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还有文明的力量。

她可以超越一时的成果,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让城市一往无前。

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中,深圳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如今,深圳以更高标准迈向文明新高峰,以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底气,以及强烈的信心和使命感。

祝福深圳,能摘得“皇冠上的明珠”!愿这座可爱的城市,创造更多的感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